谢瑞霞,李 融,郑 智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浙江 温州 325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信息化的深化,我国老年网民规模呈现几何级增长。这部分与时俱进的老龄人群正是“活到老学到老”理念的拥趸者,与此相对应的老年人专用学习网站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状态;探索此类网站建设的模式和规律,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1月《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0岁及以上的网民所占比例由2011年底的0.7%提高到1.8%,提升幅度远超其他年龄段,呈现以下主要特征:所占比例偏小;绝对数量庞大;增长速度加快。
课题组在温州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学习苑发放了12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84份,年龄范围在51-88岁之间。选择这个调查样本的原因如下:一是因为温州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对外开放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和网络普及率较高,2013年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温州榜上有名;二是温州老龄化水平2009年就已经达到16.15%,超过全国平均值;三是老年大学学员求知欲强,接触网络媒体的可能性和主动性比一般老年人超前,受互联网的影响更大。
广大老年人群只有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后,才会更注重追求提高生活品质,丰富精神生活,渴望享受信息时代数字生活的便捷和乐趣。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老年学员中,有706人(65.1%)平时有上网;有310人(28.6%)的人虽然还没有上网,但是打算学习并上网,是潜在网民;只有68人(6.3%)的人不考虑上网。通过调查可知调查对象中接近94%的人正在或者将要与互联网亲密接触。
1.年龄分布
本次随机调查的老年学员中,51-60岁的学员有356人,61-70岁有493人,71-80岁有207人,81岁以上有28人。体现了51-70岁老人是老年学习的主力军,他们不愿意与社会脱节,渴望获取外界信息和新的知识,保持“耳聪目明”的状态。在这种心态下,互联网作为一种沟通的有效途径,就很容易走入他们的生活。本次调查60岁以上人口占了调查对象的67%。众所周知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视听能力显著下降,记忆力减退,而上网需要手动键盘输入文字,主动键入网址域名,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和技术,这些要求成了老年人上网的阻碍。在座谈会和随机走访的过程中,大量老人提出网址域名纯数字化、页面图片文字醒目和上网提供手写输入的要求。
2.性别分布
本次调查事先与调查对象声明是对老年人上网进行调查,由调查对象自行决定是否接受;最终回收的问卷统计数据中,男性455人,女性629人,呈现的比例为42%:58%。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可知,2012年中国男性网民和女性网民的比例为55.8%:44.2%。根据2009年3月《财富》杂志的报道,老年女性更加钟爱新技术;专门关注Facebook的科技博客Inside Facebook的数据显示,在Facebook所有新增的美国用户中,55-65岁的女性是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可见相对于老年男性,中国的老年女性与美国的老年女性均对互联网的兴趣和热情明显要高。根据《互联网周刊》的调查,男性网民和女性网民在实用知识类信息的需求上没有差异,男性网民更愿意在网络上分享时事新闻、语录笑话、商品信息和好友动态类信息;女性网民则喜欢在网络上分享影音娱乐类和文学艺术类信息,包括视频、文章、日志和相册等。老年网民中女性比例超过50%,在设计老年人专用学习网站时需对这一群体需求做更多的考虑。
3.学历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中老年学员的学历分布情况如下:小学学历64人,初中451人,高中352人,大专及以上为217人,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比较,情况如下图:
从学历结构上看,老年网民高等教育以下学历占了将近80%,这就要求设计老年人专用学习网站时,要丰富易懂,呈现普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
1.老年网民的上网时间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中有706人平时上网。老年人的生活一般比较有规律,在接触互联网后,感受到上网带来知识面的拓展,心理需求的满足,便会逐渐将上网安排为日常生活中的固定行为。表中数据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老年网民尽管休闲时间较多,但每天都上不超过2小时,这是由于受到身体健康的限制,久坐在电脑前,老年人的腰、颈椎等部位无法承受,而且眼睛手指酸痛。所以上网频率高,但每次上网时间长度不长,是现阶段老年网民上网时间的主要特征。根据这一时间特征,在老年学习专用网站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如何减轻老年人上网的手眼负担和腰椎负担,如何以2小时为单位进行学习过程的设计和学习资源的组合。
2.老年网民的上网行为分析
在上网的706人中,有648人(91.8%)希望通过网络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交流。网络交流的软件首选是聊天工具;其次是电子邮件;第三是网上论坛。在访谈中,许多老人也表达了老年人专用学习网站应该设置交流平台的愿望,可见老年学习平台交流平台的设计要充分考虑。
3.老年网民学习资源选择的分析
针对老年网民的网上学习,调查问卷给出了三个相关的问题:
(1)您如果上网学习,会选择哪种形式的课件。从目前我国老年网站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文字资源在每个网站上都有,建设得较好并且访问量较大的老年网站基本上都有视频学习资源,但是视频的质量有好有坏。通过访谈,得知老年学员平常对网络视频资源接触不够多,反映日常接触的学习视频资源清晰度不够高,看起来比较吃力;同时老年人听力退化,对于计算机的音频播放设备播放流程不是很清楚,感觉有一定困难。
(2)如果建立一个专门让老年人学习的网站。从调查问卷中可以得知老年最欢迎的网络知识是“养生保健”,其次是“本地新闻”。老年群体对健康保健信息和身边新闻的关注,同样会延伸到网络媒体上;同时由于互联网的传播与更新速度快,即时刷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老年网民可以迅速把握时事动态,积极参与话题讨论。
(3)您平时上网一般看什么内容。根据座谈会和走访得知,目前老年网民平常上的最多的网站并不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网站,而是各类门户网站和新闻网站,如新浪、搜狐、腾讯等。出于休闲娱乐的目的,老年人对课程视频的关注度不是很高,但是喜欢观看网络上高清的娱乐影视节目。
老年人口是一个特殊的互联网受众群体,由于客观生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了不同于儿童、青少年和中年人的特殊的生理上的信息接收特点。因此,网站要从细节出发,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来专门开发产品和设计页面,才能切实关心、鼓励老年群体接触互联网络。
1.网页信息输出、输入无障碍设置
在网页内容信息输出的视觉和听觉方面,应进行网页的无障碍设置。视觉的无障碍设置应实现老年人对网页方便自主的视觉设置,包括文字缩放、页面缩放、对比度调整、纯文本模式和辅助线等功能。听觉的无障碍设置应至少提供语音个性化调整、网页朗读功能、弱视辅助功能。
互联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要面临文字信息输入的问题,50岁以上的老年人掌握拼音输入法和五笔输入法都有一定难度,手写输入可以使老年人不用担心记不住键盘符号和复杂的拼写输入方式。尽量使用全数字域名,使老年人方便输入。
2.网页排版简洁直观
由于老年人视觉上的变化,长时间阅读计算机屏幕的文字容易视疲劳。因此,在网站的设计开发中,要尽量选择大号的字体,大块的图片,高清的视频,左对齐的编排方式,文字颜色避免使用相近色。另外,文字和背景最好选择黑色和白色,尽量保持网页的朴素大方,简洁明了,杜绝眼花缭乱的排版,繁琐的链接等,使老人们一旦进入网站就能明确目标,轻松寻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3.网站导航显见易用
为老年人设计的网站要考虑导航的使用需求,网站的组织要简单直接,尽可能用明细的循序渐进的导航程序,只用单击就能打开信息;在网站内部使用统一的导航标志,尽可能将正文和符号结合起来,使用大按键,减少鼠标的精细运动;少用下拉菜单;避免正文自动滚动,如果要用手动,每一页上要有特殊的滚动标志;要有前一页和下一页的按钮,要提供网站地图,利用正文中的符号做超链接。
老年人视觉信息加工的速度下降、反应潜伏期加长、处理信息时间变慢、完成脑力工作的能力也有所下降;同时鉴于生理特点,老年人一般上网单位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网站的信息要用尽量保持文章短小、形式简单的语言书写,视频资源应强调“时间碎片”和“微课程”的概念,短小精悍,长度尽量控制在一般人注意力持续集中的10分钟之内。
鉴于目前老年网民的学历构成以高等教育以下为主,网站上的学习资源应该容易被大众接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应对专业性技术性词汇给予详细解释,在运用图片、音频或视频时,要提供有标题的文字、正文予以解释;网站除了静态文字注释之外,还应组织专业人员提供实时或非实时的各类指导咨询。
人际交流是老年网民网络需求的重要内容,各项调查都显示老年人喜欢论坛和聊天工具进行交流。在老年学习网站上,通过改善文字输入环境提高老年人的非实时交流,通过培训拓展老年网民的语音输入能力,也应该是今后网站交流平台考虑的一个技术节点。
老年人是极度关注新闻时事的群体,因此,网站要加大各类新闻板块内容,特别注重内容的“平实”、视角切入的“平等”和语言表达的“平和”,做好深度分析以及追踪报道与老年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信息。另外,老年人对健康保健的重视使目前各老年网站都突出这一版块的内容,如何在资源选择上使这块内容做出特色值得思索。
综合国内老年受学生热捧的科目和日常网络浏览内容,老年学习网站在资源选择上,可以初步分为以下几项主要内容:音乐、养生保健、舞蹈、本地新闻、音乐影视、电脑科技、寻医问药、书画、摄影、娱乐时尚、体育竞技、英语、诗词、传记、乐器。
目前在1084份调查问卷中,有471人(43.5%)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来访问网络资源,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这一比例还会上升。全屏触摸式上网终端和屏幕手写板功能不仅能让老人充分利用“时间碎片”随时随地学习,还能有效解决老年人脊椎老化带来的坐姿问题和长时间看屏幕的手眼劳损问题;所以网站的多终端设置势在必行,老年人专用学习网站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移动终端所适配的操作系统问题。
[1]施明利,朱军.网络学习资源设计探究[J].继续教育,2010,(5):35.
[2]刘丹,冷亮.纵观网站建设和管理的持续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财富,2008,(7):157-158.
[3]蹇洁,温平川,刘显忠.社区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范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9-29.
[4]李萍.浅议网络与老年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