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 符文彬 王 谦 张继福 (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120)
艾灸在治疗呼吸疾病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笔者观察背俞穴应用艾炷灸,其阳性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治疗是否存在相关性。
1.1 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2012年2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门诊治疗,符合COPD稳定期的患者共53例,病人来源为招募患者。其中男34例,女19例,年龄50~75〔平均(63.8±4.8)〕岁,平均病程(6.1±2.3)年。经艾炷灸背俞穴治疗,记录艾炷灸后腧穴局部皮肤红晕(直径>2 cm)为阳性反应点。
1.2 方法
1.2.1 纳入标准 ①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草案)》〔1〕拟定的诊断及分期标准,符合COPD诊断标准中稳定期的患者,并排除肺心病;②年龄40~75岁;③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④受试者神志正常,言语清晰,行为配合,能正确表达灸感。
1.2.2 排除标准 ①排除及剔除标准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②肿瘤、真菌、结核、过敏等因素所致的慢性咳、痰、喘患者;③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病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⑤不愿接受治疗措施或因精神病不能合作者。
1.2.3 辨证分型标准 COPD稳定期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相关章节标准所确定的条件,并结合临床实际。初步拟设2个基本证型:肺脾肾气虚型,共20例,主要临床表现:久咳久喘,咳声低微,咳痰清稀,痰少,胸闷,气短乏力,动则尤甚,唇甲发绀,舌淡苔白,脉多细弦。气虚痰瘀阻络型,共33例,主要表现为:天气变化加剧,咳声频作,气短,咯痰稀白,纳少神疲,面色晦黯,舌淡苔薄白,舌下脉络瘀紫增粗,脉滑细。中医辨证诊断需经两名资深中医师各自进行辨证,并获得一致结论后确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4 治疗方法 按《指南》〔1〕制定,给予解痉平喘、止咳祛痰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予艾炷灸背俞穴。(1)取穴: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均双侧取穴,穴位定位按照全国统编教材《针灸学》(第6版)定位〔3〕。(2)艾炷灸:选用优质艾绒,制作底面直径0.6~0.8 cm、高0.6~0.8 cm的圆锥形艾炷。穴位皮肤上涂以少量万花油,将艾炷置穴位上以线香点燃,可在灸处附近皮肤作轻微抓搔和拍打,以分散灼痛感,待患者不能忍受时撤去残炷,更换新炷,每次5壮。艾炷灸治疗时,患者取俯卧位或骑坐位,暴露背部,由上至下操作,即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顺序。(3)疗程:每天治疗1次,5次/w,疗程4 w,共治疗20次。(4)艾灸意外及处理:艾灸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若局部出现小水泡,不作处理,待其自然吸收,嘱患者勿搔破,防止感染。
1.2.5 疗效观察 (1)观察指标:以背俞穴位局部红晕直径>2 cm作为阳性反应点,统计阳性反应点出现的穴位次数。不论单侧、双侧出现反应点均记录该穴点阳性反应,以双侧穴位计数。(2)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以证候积分改善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为标准,判断综合疗效。证候积分改善率≥95%为临床控制,70%≤证候积分改善率﹤95%为显效,30%≤证候积分改善率﹤70%为有效,证候积分改善率﹤30%为无效。(3)临床症状与体征观察指标:中医证候疗效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将症状、体征制定疗效评分表:咳嗽:正常:无咳嗽,0分;轻度:白天间断咳嗽,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2分;中度:白天咳嗽或见夜里偶咳,尚能坚持上班,4分;重度:昼夜咳嗽频繁或阵咳,影响休息和睡眠,6分。咯痰:正常:无咯痰,0分;轻度:昼夜咯痰 10~50 ml,2分;中度:昼夜咯痰51~100 ml,4分;重度:昼夜咯痰100 ml以上,6分。喘促:正常,无喘促,0分;轻度:偶发,不影响睡眠或活动,2分;中度:喘息日夜可见,尚能坚持工作,4分;重度:喘息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及活动,6分。哮鸣:正常:无哮鸣,0分;轻度:偶闻或见于咳嗽、深呼吸时,2分;中度:散在,4分;重度:满布,6分。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肺脾肾气虚组临床控制2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气虚痰瘀阻络组临床控制1例,显效 13例,有效14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84.85%;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肺脾肾气虚组喘促症状积分小于气虚痰瘀阻络组(P<0.05);气虚痰瘀阻络组咯痰症状积分小于肺脾肾气虚组(P<0.05)。见表1。
2.3 两组穴位阳性点比较 两组均以肺俞穴阳性率为最高(P<0.05)。两组间肺俞、心俞穴阳性率比较无差异(P>0.05),但肝俞、脾俞、肾俞穴阳性率比较组间有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肺脾肾气虚组比较:2)P<0.05
组别 咳嗽 咯痰 喘促 哮鸣肺脾肾气虚组(20)治疗前 4.50±2.07 3.36±1.75 4.11±1.85 2.97±1.42治疗后 2.15±1.311)2.18±1.231)0.81±1.211)3)1.21±0.851)气虚痰瘀阻络组(33)治疗前 4.67±1.85 3.58±1.64 3.76±2.32 3.12±1.66治疗后 2.07±1.201)1.51±0.751)2)1.39±0.871)2)0.88±0.531)
表2 两组穴位点阳性反应率比较〔n(%)〕
COPD稳定期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病位首先在肺。肺俞穴与肺脏相通,依气街理论,手太阴肺经通于胸,其气输注汇聚于胸前及背俞,故胸满、咳喘,可取与胸气街相应的肺俞穴治疗。《张氏医通》称“冷哮灸肺俞。”肺俞穴不但是邪气侵入肺脏的部位,也是反映病证,接受刺激达到治疗作用的特殊部位〔4〕。本研究中证实两组患者肺俞穴阳性反应率均最高,并有一致性。
肺脾肾气虚是贯穿于COPD稳定期的基本病机,随着病情反复,病程迁延日久,正虚难复,肺虚不主治节,气虚推动无力,血行不畅停而为瘀,进而瘀阻血脉,发展为气虚痰瘀阻络,累及五脏〔5〕。从穴位阳性点表现,肺脾肾气虚组依次为肺俞、脾俞、肾俞、心俞、肝俞,气虚痰瘀阻络组依次为肺俞、脾俞、肝俞、心俞、肾俞。腧穴既是针灸治疗刺激点,更主要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沟通体表与体内脏腑的联系。在背俞穴的临床应用中,因背俞穴为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的部位,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临床上最能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它既有治疗相应脏腑病变的作用,又有通过相应部位的阳性反应点,对相应脏腑病变进行诊治的作用〔6〕。五脏背俞穴组间比较,肺脾肾气虚组的脾、肾阳性率均高于气虚痰瘀阻络组;而气虚痰瘀阻络组肝俞穴阳性反应率高于肺脾肾气虚组,提示不同的临床症候其脏腑虚实关系有不同。
艾炷灸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应用广泛,本研究表明艾炷灸背俞穴治疗COPD缓解期,肺脾肾气虚组与气虚痰瘀阻络组两组疗效相当。但肺脾肾气虚组喘促症状改善优于气虚痰瘀阻络组,而气虚痰瘀阻络组咯痰症状改善优于肺脾肾气虚组,证明同样的艾灸刺激对于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有不同的治疗作用,可以进一步探讨怎样给予不同穴位以不同针灸刺激产生最佳的临床疗效。目前,人们对腧穴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腧穴的字面诠释与临床应用,临床医生多注重腧穴配伍、辨证选穴,临床研究局限在基于腧穴是一种固定部位(静息态)的效应研究,尚未充分认识到腧穴治疗效应产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当人体处于不同机能状态(健康或疾病状态)时,腧穴呈不同的状态〔7〕。观察同一疾病中患者不同的腧穴反应,指导临床治疗时的穴位选择,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从而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并采用规范的刺激应用于穴位,有利于针灸的临床治疗与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指导研究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8.
3 孙国杰.针灸学〔M〕.第6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26-31.
4 吴兆利,张庆荣.肺俞穴的古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4):504-5.
5 剡 雄,高 峰,吴 蔚,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中医证候特点——附1162例文献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11):844-5.
6 符文彬,许能贵.针灸临床特色疗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86-8.
7 陈日新,陈明人,李巧林.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肺俞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1;42(33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