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莲 高继东 常 琼 韩吉祥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青海 西宁 810001)
有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慢性肾功能不全在缺乏经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条件下仍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透析的终末期肾病与外周动脉疾病之间的关系,而对于非透析的早期肾功能不全患者外周动脉疾病患病率及相关研究鲜有报道,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试验已经证实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是一种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1〕。本研究以早期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baPWV在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中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寻baPWV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于我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300例60岁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60~88〔平均(73.2±12.9)〕岁。排除急性和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脑卒中、1个月内有过手术史或外伤史者等疾病。其中符合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的250例,其余肾功能正常的50例作为对照组。25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有吸烟史者125例,患有高血压81例,糖尿病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52例,冠心病54例,低蛋白血症12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定义应用Cockroft-Gault公式。
1.2 方法
1.2.1 一般检查 病史均由患者本人提供,调查患者的年龄、吸烟、家族史,并测量血压、身高、体重。
1.2.2 生化检查 就诊次日清晨空腹抽血进行各项生化检查,包括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总胆固醇(TC)、血尿酸(UA)、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尿微球蛋白(β2-MGT)、尿白蛋白(Alb)等。
1.2.3 baPWV检测 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VP-1000,日本科林公司)在25℃左右的室温下测定患者肱动脉-踝动脉baPWV。以右侧的测定值为标准,两侧有良好的相关性。baPWV≥1 400 cm/s被认为动脉硬化〔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应用Pearson积差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
2.1 患者动脉硬化情况 300例患者中患动脉硬化224例(74%),无动脉硬化76例(26%),其中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动脉硬化216例(86%),无动脉硬化34例(14%)。
2.2 baPWV与动脉硬化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baPWV正常组和baPWV升高组比较,两组年龄、吸烟、高血压史、FBG、血UA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见表1。
表1 两组baPWV及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baPWV及相关指标比较(±s)
与baPWV正常组比较:1)P<0.05;下表同
组别 n 年龄(岁)BMI(kg/m2)吸烟史(年)冠心病史(年)高血压史(年)糖尿病史(年)FBG(mmol/L)TC(mmol/L)TG(mmol/L)LDL-C(mmol/L)UA(mmol/L)baPWV正常组 76 71.35±3.50 24.08±3.07 10.20±3.21 11.20±3.50 8.32±2.35 11.20±4.32 5.52±0.45 2.10±0.19 4.42±1.02 2.76±0.35 348.90±24.35 baPWV升高组 224 78.00±5.401)24.35±3.20 13.34±3.051)14.49±2.32 13.45±3.121)11.42±1.24 9.05±2.121) 2.5±0.24 5.14±0.78 2.90±0.12 625.78±34.091)
2.3 baPWV正常组和baPWV升高组临床指标比较 与baPWV正常组相比,baPWV升高组高血压、糖尿病、COPD发生率高(P<0.05)。而两组间冠心病、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则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2.4 baPWV与肾功能指标的关系相关性分析 患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baPWV与BUN、Scr、β2-MGT及低蛋白血症呈正相关性,而与Ccr呈负相关。见表3。
表2 baPWV正常组和baPWV升高组临床指标比较〔n(%)〕
表3 baPWV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5 不同程度Ccr患者的baPWV值 根据Ccr水平将肾功能不全患者分为两组,Ccr值 30~59 ml/min组 baPWV为(1 730.4±384.3)mm/s,明显低于 Ccr值0~29 ml/min组的baPWV〔(2 809.2 ±512.4)mm/s〕,t=16.957,P<0.001。
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是许多慢性肾脏病尤其是终末期肾脏病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慢性肾脏病快速发展的诱导因素和肾脏病患者最主要死亡原因。最近发表的肾脏疾病早期评估计划(KEEP)显示慢性肾病患者发生致死或非致死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远远超过肾病进展的危险,进一步表明了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慢性肾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的人数要多于演变成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死亡人数。动脉弹性的改变要早于其结构改变,只有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才能延缓和控制心血管病的发展。目前,有很多临床检测动脉弹性的方法,临床研究证实,PWV能够很好地反映患者动脉僵硬度,主要包含动脉顺应性和动脉扩张性两个方面,分别代表动脉内瞬间压力变化引起的动脉容积绝对改变和相对改变,是评价动脉弹性的经典指标。许多大规模循证医学研究表明,PWV升高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显著提高,尤其在老年人中更是明显。
baPWV检测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反应患者动脉僵硬度的方法,能够更为简便地反映外周动脉管壁特性,是动脉硬度的指标器,并被视作反映血管损伤的表征〔3〕。血管僵硬度影响脉搏波传导速,则脉搏波传导速度随着血管僵硬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影响血管僵硬度的所有因素都会影响PWV。王向明等〔4〕报道,baPWV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有关,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能够调节动脉僵硬度。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baPWV平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蔡洁等〔5〕的研究也发现,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损害与下肢外周动脉疾病密切相关,与本研究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表明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病因是肾血管硬化,肾功能减退会导致下肢血管的动脉硬化,也预示着老年人发生全身血管动脉硬化疾病的可能性增加。
低蛋白血症不仅是营养不良的临床表现,而且是机体存在慢性炎症的一种表现,而慢性炎症则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Chen等〔6〕报道baPWV与低蛋白血症呈负相关性,认为低蛋白血症与下肢动脉病变相关,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现代研究发现,连续测量血清白蛋白能够更加准确预测慢性炎症和临床事件。另外,下肢动脉病变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病变程度呈负相关,进一步说明低蛋白血症与动脉硬化相关,影响了患者PWV的检测结果。事实上,吸烟一直被认为是引起人体动脉硬化重要因素之一。Taylor等〔7〕研究发现吸烟可能是导致PWV升高的因素之一,吸烟10年以上可以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这与本研究中的结果一致。
临床研究发现,baPWV异常往往比下肢动脉病变的临床表现更早出现。因此,baPWV可以用来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病等多种疾病。在国外,baPWV已经被广泛用来预测各种疾病,并且发挥了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而在国内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baPWV分布的详细资料仍十分缺乏。因此,在我国进行多中心、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迫在眉睫。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利用baPWV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预测和早期检出肾功能不全疾病,从而制定科学规范的预防措施,并进行疗效评估等工作。
1 王 宁,余振球.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血压负荷关系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4):425-7.
2 蔡穗珍,黄守清,潘金泉.778例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9):1094-6.
3 刘 莉,赵洪林,宋 崑,等.体检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特征分析〔J〕.天津医药,2012;40(2):122-4.
4 王向明,褚 明,钱 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25-6.
5 蔡 洁,张 蕴.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踝臂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4):647-9.
6 Chen SC,Su HM,Mai HC,et al.Associated risk factors for abnormal ankle-brachial index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a hospital〔J〕.Kaohsiung J Med Sci,2008;24(9):473-80.
7 Taylor CA,Humphrey JD.Open problem in computational vascular biomechanics:hemodynamics and arterial wall mechanics〔J〕.Comput Methods Appl Mech Eng,2009;198(45-46):35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