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军,刘宏玲
(1.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一中医院脑病科,重庆400080;2.重庆市酉阳县人民医院,重庆 酉阳409800)
2007年11月至2012年11月,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9岁,平均(55±6)岁;合并高血压40例,高血脂18例,糖尿病21例。对照组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48~76岁,平均(54±6)岁;合并高血压13例,高血脂20例,糖尿病20例。两组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参照《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包括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腔隙性梗死。中医诊断依据《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3]辨证为气虚血瘀证。经脑CT或MRI确诊,发病1~14天。排除风、火、阴虚、痰阻其他证型,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多发性硬化、脑肿瘤等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排除因为外伤、手术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者以及合并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及精神病患者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者。
两组均参照2000年全国脑血管病专题研讨会通过的《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4]给予西药治疗。拜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日1次,用28天;胞二磷胆碱钠0.5g静滴,1日1次,用14天;降纤酶10U静滴,隔日1次,用4次。同时对症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
对照组另用补阳还五汤。黄芪60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赤芍10g;治疗组另用补阳还五汤加辛温通阳药。黄芪60g,当归15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10g,赤芍10g,制附片15g,桂枝15g,白芥子10g,细辛5g,葱头5g。均加水1500mL,煎取600ml,分3次口服,1日1剂,4周为1疗程。
治疗2周及4周观察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5]评定。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依据NIHSS量表分值变化评价。评分减少46%以上为显效,评分减少l8%~46%为有效,评分减少18%以下为无效。
数据库建立及分析均使用SAS6.0软件完成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自身前后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大多数属于中风中经络,多从气虚立论,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提出“人年逾四旬,气虚血衰者有之,多有上疾”。强调发生多为气虚之体,指出中风与气虚、痰瘀有密切关系。王清任《医林改错·半身不遂篇》谓:“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若元气一亏,经络自然空虚,有空虚之隙,难免其气向一边归并,如右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左,则右半身无气;左半身二成半归并于右,则左半身无气,无气则不能动,不能动名日半身不遂”。明确提出了中风是因元气亏损,经络空虚,气向一侧归并而致半身不遂。指出“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是气虚血瘀所致中风的重要病机,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疗效可靠。观察发现,大部分气虚血瘀型中风患者除了有气虚表现以外,还常有形体肥胖,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乏力神疲、舌淡苔白、舌体胖大、脉沉细等阳气不足的表现。阳气具有温、养、化、通之功能,气虚血瘀型中风单纯益气活血不能解决温化不足,因此在补阳还五汤基础上加辛温通阳的制附片、桂枝、白芥子、细辛、葱头等,可温补耗损不足之阳气,同时温通经脉,使益气活血之功更显,疗效更佳。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29(6):379-38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3):55-5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组.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64-65.
[4]黄如训,郭玉璞.脑卒中的分型分期治疗(建议草案)[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1,27(1):73-75.
[5]王拥军.现代神经病学进展[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