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发展探要

2013-09-20 06:24
图书馆学刊 2013年9期
关键词:上海图书馆笔者文献

郭 玲

(天津市北辰区图书馆,天津 300400)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图书馆从最初的原始卡片目录,重在藏书的传统图书馆发展为机读目录,以藏为主、藏用结合的自动化图书馆;再到以元数据为基础,以用为主、藏用并举的复合型图书馆;时至今日,已逐渐发展成为以资源为基础、基于用户和集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纵观图书馆发展历程,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管理技术一直在向数字化、智能化逐步发展。

1 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

1.1 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的本质是由多媒体制作的、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信息系统,是用数字技术整理和储存大量文献的图书馆。它涵盖了信息资源的整理、加工、储存、传输、检索、利用等过程,同时将不同载体、不同来源的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信息,供互联网用户随时查询和利用。数字图书馆较之前类型的图书馆最大的进步是它以互联网为基础建设了一个可共享、共建、扩展的巨大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了图书馆虚拟化,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甚至可以实现网络检索信息中心和跨馆无缝链接。

数字图书馆以存储文献信息为目的,借助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管理模式,创造信息分类和精确检索系统,自动整合文献信息,让人们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数字图书馆主要以数字化即电子版的服务为主。虽然较传统图书馆模式有很大的突破,但缺少基础的、必要的、智慧化的服务。

1.2 智慧图书馆

1.2.1 “智慧”理念

大约在2009年初,IBM公司率先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即将新一代的IT技术投放到各行各业之中,通过给人们生产生活中所需要的不同物体装配传感器,并联接成一个“物联网”,再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数字信息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联结,以达到智慧状态。智慧地球的实现,可以帮助医疗、企业、城市、教育、信息等都实现智慧化。智慧地球的理念一经提出就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巨大反响,在此概念下,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发展智慧图书馆。

1.2.2 智慧图书馆理念

欧美等地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曾率先提出并实践了“智慧图书馆”的理念。2003年左右,芬兰的奥卢大学图书馆在Rotuaari项目中提供一项名为“SmartLibrary”的服务。与此同时,奥卢大学图书馆的学者也发表了相应的论文,论文中指出SmartLibrary是一种可以帮助使用者搜索到所需信息和文献的、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可以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

同一时期,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图书馆学者们也就智慧图书馆与智慧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加拿大渥太华的多数博物馆和公共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成立了“智慧图书馆联盟”,只需一个搜索引擎,读者可以浏览所有联盟成员的信息和文献。至此,世界范围内的图书馆界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从技术层面转向管理、服务和智慧社区建设,深入到智慧图书馆的本质层面。

自2005年,我国图书馆学者也将研究由数字图书馆转向智慧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借助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建立了智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创手机移动图书馆服务以及馆间合作智慧查询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上海图书馆网络智慧化服务平台

2011年,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的董晓霞、龚向阳、张若林、严潮斌4位学者发表了论文《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文中以图例的形式指出智慧图书馆就是综合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和感知智慧化,这也说明了智慧图书馆的载体为数字化图书馆。

笔者认为,如图1上海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所示,图书馆智慧型服务是建立在数字化图书馆基础上,是以数字化为载体的智慧化服务。先前,为了考究智慧图书馆的起源与方向,笔者在百度百科以及维基百科中进行相关信息的搜索,发现即使到了今时今日,仍旧没有设置智慧图书馆的专业词条。这从侧面证明了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并不成熟,也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纵观国内外对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可以判断,全球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2 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

“智慧图书馆”的发展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技术是为应用而服务的,笔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智慧型图书馆在硬件技术上已经不是主要问题。智慧图书馆需要重视对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和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既要重视对于文献、信息资源的智慧管理,又要重视与使用者的双向互动的服务。智慧图书馆的表面特征常见而多样,使用户和图书馆馆藏文献相互连通是智慧图书馆的基本要求之一。

笔者认为,建立智慧型图书馆应该首先明确组织信息是建立智慧图书馆的基础,建立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是关键,开放服务、打破时空限制是智慧图书馆普及成功的命脉。

2.1 组织信息是建立智慧图书馆的基础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实现信息相连是发展智慧图书馆的根本,智慧图书馆建立在数字信息基础之上,所以实现信息连通需要创建、整合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献感知服务系统。就目前而言,图书馆中的数字信息包括电子书籍、网络文献、多媒体文献等。信息的连通是建立在多家图书馆馆藏文献联盟之上,要求馆际间的文献、书籍、信息进行跨部门、跨国籍资源共享,要实现跨系统信息整合、跨媒介深度联接、跨馆际文献资料公联,图书馆之间也要建立起固定的联系。如图2所示,以上海图书馆的智慧图书馆为例,其主要涉及的文献合作联盟在国内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而国外的有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等。

图2 上海图书馆数字资源合作图书馆

在图2中可以看到,上海图书馆为了方便读者,提供了“一卡通借阅”功能,在其联盟中的230余家图书馆中实现了一卡借阅,读者通过一张卡可以在任何一家与其有联盟关系的总、分馆中借阅,实现了跨空间信息连通。读者随时随地都可以获得文献存储和流动的最新情报,图书馆提供给读者印刷文献、电子文献、网络文献等任何类型信息的检索、借阅、复制及流通。

2.2 建立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桥梁是关键

信息与人的连通是发展智慧图书馆的重要环节,信息资源是为用户而服务,智慧图书馆发展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为用户提供方便的信息知识服务,比如参考咨询,这就是智慧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主要表征活动。

用户与信息之间的桥梁,笔者认为可以是一个网络系统平台,比如地方或者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如上海图书馆数字服务平台,亦或是自助终端,如深圳图书馆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种自助服务不仅建立在信息与信息的连通基础上,更建立在信息与人的连通,即前线的服务机与后方的服务系统、管理系统等人为因素相连接基础上,这种潜移默化的连接,搭建了用户与信息资源的桥梁,而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智慧图书馆所应借鉴之处。

2.3 开放服务,打破时空限制是智慧图书馆普及成功的命脉

从前文可知,智慧图书馆是建立在虚拟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实体图书馆是以建筑为主题,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着的空间。而智慧图书馆是以虚拟技术为依托而提供数字信息化服务。笔者认为,打破时空的限制,24小时开放服务是智慧图书馆普及成功的关键。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无时空限制的服务,对于图书馆建设而言,已经不再是难题。通过智慧图书馆服务,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浏览、利用图书馆资源,在飞机场、家里、旅途中、办公室等地都可以享受到智慧图书馆带来的便捷,真正实现读者身边的图书馆。比如图1中上海图书馆所提供的“手机图书馆”。除此之外,在国外,美国布劳沃德县图书馆与佛罗里达机场共同合作,为旅客提供万余种免费电子书,读者通过电子设备即可免费阅读。笔者认为,这些都是地方图书馆向智慧型发展所必须借鉴的。

3 智慧图书馆发展策略及建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智慧图书馆在我国发展较晚,但是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部分城市图书馆中已经涉及了智慧图书馆的部分服务功能。笔者基于智慧图书馆以人为本、注重信息建设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发展图书馆联盟合作,建立信息化集群资源

智慧图书馆建立在信息资源集群之上,而对于地方图书馆或者高校图书馆而言,个体的专业水平或者财力与物力是有限的,笔者认为,建立智慧化图书馆,首先需要建设集群化信息数据服务。作为高校图书馆可以进行校际联盟,作为省级地方图书馆可以和省内高校或者国外图书馆进行合作,共同建立信息资源库,而之前上海图书馆的做法值得地方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共同借鉴。比如其与国内高校图书馆(清华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国外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合作,并且推出了“一卡通”服务。图3为笔者通过上海图书馆搜索以“library”为主题的国外论文部分结构截图。

图3 上海图书馆资源服务平台

就普通高校或者普通二线城市图书馆而言,建设规模较大的信息资源库,相比一线城市或者重点高校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笔者认为,在信息集群方面,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本馆资源特点,高校图书馆可以发挥本校专业特长,提供专家参考咨询服务,加大自身联盟资源聚合砝码,从本馆做起,利用省内资源,首先建立省内图书信息资源联盟,以此为基点,跨省发展,再与国外图书馆谋求合作。当然在建立信息资源集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统一资源接口、统一数据标准,确定访问协议标准,地方高校或者地方图书馆可与第三方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发智慧型图书馆终端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方便服务。

3.2 以新定位服务于读者

智慧图书馆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表征为以下36个字:“资料随手可得,信息共享空间;咨询无处不在,馆员走进科学;技术支撑服务,科研推进发展。”智慧图书馆的特点是建立在数字惠民的基础之上。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手机3G网络基本覆盖全国,笔者认为,图书馆可开发移动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以手机版针对特殊用户,允许其“资料随手可得,通过微信与馆员实时咨询”。对于专业性知识,馆内人员设置专家服务,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真正做到以科研来推动图书馆发展。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借鉴国外相关做法,在特殊的场合提供免费的信息资源服务,比如高校,可以在校园内提供移动资源访问,省级图书馆可以与机场或者某个城际交通线路建立合作关系,为旅客提供数字资源服务,打破时空限制,用新的理念服务于读者。

3.3 发展智能化信息服务,为智慧图书馆发展提供支持

发展智慧图书馆除了建立信息资源集成,明确服务理念,打破时空限制外,还应该注重“智慧”二字。在智慧图书馆服务中,笔者认为,“智慧”更重要地体现在快速检索、准确定位、及时知识咨询以及解答等文献知识服务。

知识咨询,及时解答。笔者认为图书馆可以建立信息知识库,建立常见咨询问题数据库,设计模糊信息化检索算法,供读者检索。

快速访问,准确定位。这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化算法基础之上,算法应该以用较少的关键字,搜索出相关性文献资料的多寡以及反应时间作为评价标准。笔者以“图书馆”为关键词,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以及知网提供的数字平台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检索反应结果

从表1可知,国家图书馆的检索智能化效果最好,其次为知网,最后为上海图书馆。在此次实验中发现,如果在检索过程中采用“类型指定”,可以有效缩短与定位时间,提升用户体验,笔者认为,这一点地方或者高校图书馆值得借鉴。

4 结语

文献资源信息与用户的突破时空局限性、快速访问、及时参考咨询解答是发展智慧图书馆的核心,其侧重点在于服务,在于将分散、独立的图书馆信息进行共享。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普及智慧图书馆的道路还很长,所以更多、更好的措施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发现、实践、反馈与改进。

[1] 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

[2] 冯禹丁.IBM抛砖“智慧的地球”[J].商务周刊,2009(7).

[3] 胡敏,陈建民.图书馆价值观的演变及其再认识[J].情报杂志,2007(11).

[4] 张晓青,周晓光,相春艳.数字图书馆个性化定制服务系统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5(10).

[5] 陶慧卿.上海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分布及利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上海图书馆笔者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老师,别走……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9年12月)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数字阅读推广新形式研究
中美公共图书馆社交媒体营销比较研究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