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娜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笔者以CNKI期刊学科数据库“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为检索数据库,检索条件为“核心期刊=Y”并且“发表时间between(2007,2012)”并且“主题 = 学科服务”并且“关键词 =学科服务”,共检索出132篇文献,去除非核心、增刊39篇,得到实际有效的文献93篇。
在这93篇文献中,通过CNKI的统计,对本组文献的关键词、H指数、主题文献的期刊分布、年代分布、机构分布、基金分布加以分析,以期得到学科服务这一主题在2007~2012年以来的发展全貌。
主要关键词是指本组文献中高频关键词(出现排序前10),如表 1 所示。
表1 2007~2012年“学科服务”主要关键词出现的频次
由此看来,高校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在学科服务中是主体,学科馆员是服务的主体,嵌入到实际用户、科研教学中是途径,强调信息生态位的研究。
H指数是指本组文献中至少有H篇文献被引频次数不少于H次,它可以衡量学术文献的学术价值。引文分析可以更好地代表某一主题的学术水平,因为某著者的论文被别人引用的程度可以衡量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影响测度。以下文献是2007~2011年学科服务H指数在14次以上的学科服务文献,如图 1、表 2。
图1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文献的H指数(15)
清华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学科服务架构—学科馆员团队与学科服务支撑团队相结合,研究生开题阶段,文章刊发质量,科技查新服务,为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的新颖性把关。进行学科战略情报分析、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强调从角色定位、团队意识到综合素质培养等方面完善学科馆员队伍化建设”。邵敏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中提出,构建立体化的院系联络体系,引进“图书馆顾问”,建立邮件转发渠道,管理BBS图书馆版,构建立体化联络体系;发挥分馆优势;提供多种增值学科服务,多样化读者培训,编写学科资料,整合学科资源,建立学科网页,参与学科评估调研,为学科资源建设做参谋等,从而合理定位,根据读者需求,以科学发展观对待学科馆员制度,并引进“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王群、江淇的《浅论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提出“资源——技术——服务”统一的原则,围绕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提炼和发展本馆的优势和特色,要有制度保障,协作互动等。武汉大学博士论坛中,刘颖、黄传惠提出“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服务模式——嵌入物理社区和嵌入虚拟社区”。龙雪梅提出“引入学科IC(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理念,建立学科馆和学科数字信息共享平台,提升学科服务水平”。在学科服务实施方式上,采用先在某一重点学科试点,然后逐渐推广的办法,符合我国图书馆馆情。陈廉芳、许春漫在《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中提出“虚拟空间的嵌入式服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将馆藏资源融入谷歌、北京大学图书馆和中科院图书馆将馆藏资源融入百度。此外,还可以将资源融入个人数字图书馆、院系网站、学科主页、社交网站、BBS、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环境中”。刘素清等提出“学科馆员要用心,用户要参与,服务要细致,交流要畅通,学科服务才能真正做好”。王艳秀提出“学科服务,可以说它是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转型,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必然选择和发展趋势”。
表2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文献的被引次数在15次以上的文章
核心期刊来源更能代表学术水平和主题的研究现状。由表3可见,《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杂志》、《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期刊这一主题的发文量较多,这不仅与期刊的出版发行特点有关,也与这一主题的特点即学科服务更偏向实践有关,而在情报类的期刊发文量少,可能与一些情报类期刊的性质(例如:一些计量性的软件等)不太相关,而《大学图书馆学报》、《国家图书馆学刊》的发文量也分别只有5篇和两篇,其阐述了对学科服务研究的学术性、权威性有待商榷。
表3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的核心期刊来源分布
2007年发文3篇,占比例为3.2%;2008年发文7篇,所占比例为8%;2009年发文7篇,所占比例为8%;2010年发文23篇,所占比例为25%;2011年发文21篇,所占比例为23%;2012年发文32篇,所占比例为34%,如图2所示。
图2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的年代分布
2007~2012年,学科服务的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2012年间呈较快的增长趋势,2012年达到顶峰。
关于文献机构分布的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机构成果、理论成果、实践成果等,上海交大16篇、清华大学9篇、南开大学5篇、北京大学5篇、武汉大学4篇、西北师大2篇、北工商2篇,如图3所示。
图3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文献机构分布
由图3可知,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关于“学科服务”的发文量在国内排列第一、第二,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紧随其后。笔者访问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主页,其学科博客是学科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科馆员为核心,体现学科特色,深入学科研究,并使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做一些有益的学科统计、分析工作。为现行学科馆员制度下的学科馆员服务开拓新的服务模式和理念,为学科馆员的深层次服务和科研实践提供一个舞台。学科博客主旨是:“关心您所关注的学科热点,提供您所需要的学科服务。”上海交通大学最新学术成果RSS订制是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和汤森路透公司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按照交大的研究机构、各个院系或学科,以RSS等形式,按月度定期推送交大最新发表的科研成果、各类Top信息。其真正起到了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以及学习讨论中心的作用,在知识传承和衍生创新的过程中,担当“原料”供应和催化触媒的职能。
清华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实行“图书馆顾问”制度,例如图书馆教师顾问的职责是对相关学科的文献资源建设及馆藏调整方向提出参考意见,指导学科服务等。而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的特色则实行学科工作组,并列有学科服务资源使用指南。例如:搜索图情档的学科资源,外文内容数据库也一目了然,并包括文摘、索引、百科全书、词典等内容。与武汉大学图书馆不同的是,清华大学图书馆把资源与服务分开,在“学术信息资源门户”、“电子期刊导航”中列举学科资源。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特色则是通过学科博客来导航学科服务,列举了13种学科的博客。进入博客主页,里面含有某一学科的分类网址导航。科研评估为科研部门提供数据支持评估报告等;师生推荐栏目也是通过博客主页来实行图书导读的。各大学图书馆推行的学科服务实践各有特色,但是有的仅提供了一、二次文献服务,没有像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那样通过学科服务起到学术交流中心、知识加工中心以及学习讨论中心的作用。
国家社科基金具有学科引导功能,是图情学科最高级的资助基金类型,每年审批的课题都是学科发展的重要课题,主题文献的基金分布可以反映某一主题的社会支持力度以及成果的权威性,如表4。
表4 2007~2012年主题“学科服务”文献的基金分布
其中,6篇国家社科基金的文章的H指数都超过了20次,占社科基金文章篇数的85%,非社科基金中也有8篇的H指数超过了15次,占非社科基金文章篇数的15%。
图书馆的学科服务研究目前重点,在于学科服务的模式介绍,围绕重点学科进行重点建设,提出了嵌入式服务,强调了用户与学科馆员的互动,并且借鉴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范式,这是很好的突破口,使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更深入。但是大多数学科服务的研究文章只是泛泛而谈,似乎对学科服务与参考咨询服务区分度不大,而深入学科知识单元的服务等则有待提升。而评价学科服务质量的指标指数研究也是需要努力的,例如对学科馆员与用户的紧密程度U指数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只有张吉等2012年在《图书情报工作》发表的《学科馆员—用户关系紧密度及其对学科化服务的启示》中提出用课题组服务用户的指数来衡量学科服务的质量,通过对学科馆员服务记录的分析,依据工作量与工作内容判断学科馆员与用户的关系紧密度,结合研究所重点方向与重要科研人员情况,为学科馆员合理安排时间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
国内实践正如笔者前文所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做得较好,实行了馆内学科服务联盟;其他大学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才刚刚起步,因此,学科服务的研究实践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如初景利教授提出的“目前国内图书馆学科服务的难点主要表现在学科服务的规划与设计、确立学科服务的基点、学科馆员的角色、学科服务的系统性和协调性、学科服务考核方法”。要根据各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困难情况提出对策。学科服务要提出相对细致的学科服务指南。学科服务要使传统的学科馆员变为嵌入式信息专员,例如:深度学科文献咨询数据管理、文献计量;专题特色库的立项,深化学科服务;以合作理念发展学科服务,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与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开展深度学科服务创新合作。
学科服务可以使知识在适当的时候传递给适当的读者,使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得到较好的转移,故此,我国图书馆学科服务仍要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理论研究、实践研究都要跟上学科服务的需求。
[1]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架构与学科馆员队伍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8(2):11-14.
[2] 范爱红,邵敏.清华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56-60.
[3] 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4] 王群,江淇.浅论大学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86-88.
[5] 刘颖,黄传惠.嵌入用户环境:图书馆学科服务新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10(1):52-58.
[6] 龙雪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构想[J].图书馆建设,2009(4):30-33.
[7] 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4-7.
[8] 刘素清,郭晶.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突破瓶颈的理论思考[J].图书馆杂志,2010(4):35-37.
[9] 徐璟.Livinglibrary: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创新点——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1):58-61.
[10] 郭晶,等.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的特色[J].图书馆杂志,2010(4):33-34.
[11] 张吉,吴跃伟,黄德四.学科馆员—用户关系紧密度及其对学科化服务的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2(19).
[12] 范爱红.学科服务发展趋势与学科馆员新角色:康奈尔范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15-20.
[13] 潘幼乔,郑邦坤.构建四级学科服务体系 全面服务高校教学科研——地方多科性大学学科服务理论与实践[J].图书情报工作,2012(1):31-34.
[14] 2011~2012图书馆学学科发展报告[EB/OL].http://zt.cast.org.cn/n435777/n435799/n1105056/n1108887/n1376 6201/13803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