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2013-09-20 01:41刘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16期
关键词:学说腹壁异位症

刘蕾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临床分析

刘蕾

目的研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5例中有14例发生于足月剖宫产术后,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病时间为6个月至5年不等。年龄22~35岁不等。病灶位于皮下8例;位于肌肉筋膜内者6例;位于腹壁肌层者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剖宫产术后,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术中要保护腹壁切口,术后清洗伤口,吸净腹盆腔积血液。

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近年,随着剖宫产率逐年上升,剖宫产术式的逐渐改进、更新,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sis,AWE)为剖宫产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一定困扰。为研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15例该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15例本院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年龄22~35岁。距剖宫产术后6个月至5年。主要表现为:剖宫产术后不同程度下腹切口瘢痕处周期性疼痛,月经期明显,并出现逐渐增大的结节及压痛。

1.2辅助检查 腹壁彩色超声多普勒提示:腹壁内低回声圆形或类圆形,低或无回声包块;边缘不规整;未见血流。术前测癌抗原125(CA-125)有轻微增高5例。

1.3治疗方法 15例患者有4例在局麻下行“病灶切除术”;有11例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除皮肤用手术刀片切除后,其余均在电刀下切除。15例患者病灶均在腹膜外。切除范围:距离病灶外缘0.5~1.0 cm。有3例因病灶较多、皮下脂肪较厚,在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时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预防感染24 h。全部切口愈合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未复发。

2 结果

15例均为一次切除病灶,术后均为)类切口,甲级愈合。病理检查示:异位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1例有大小不等的巧克力囊肿。出现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或恶变。

3 讨论

3.1AWE发生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可继发于剖宫产术、腹腔镜手术、开腹盆腔手术;其中以继发于剖宫产术比例最高,约为90%。据国内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0.03%~1.72%[1],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该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

3.2AWE的发病机理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为育龄期妇女常见疾病,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多种学说: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血管散播学说、体腔上皮生化学说、激素学说、免疫学说等[2]。剖宫产术后的AWE支持子宫内膜种植学说,为术中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是一种医源性传播。有报道证明,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种植能力有所不同,其次序为月经前期>间歇期>分泌期>妊娠早期>妊娠晚期[3]。

3.3AWE病史与临床特征 有剖宫产史、术后腹壁切口有渐进性增大结节、疼痛,与月经期有关。病灶靠近皮肤,结节表面呈紫蓝色。止痛药物、理疗、抗生素治疗无效。

3.4预防 发生于剖宫产术后,术中胎盘、胎膜娩出后子宫内膜碎片散落、遗留在腹壁切口上。因此,切开子宫时用两块纱垫分别垫于腹壁两侧,保护腹壁切口,不需要常规擦拭宫腔,吸净腹腔内残留液体,再关腹。避免医源性种植,因此,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本条件。缝合子宫时,不穿透子宫内膜,进入宫腔的纱布、针和线在缝合腹膜及关腹时不再使用。缝合腹壁切口时,应彻底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并提倡母乳喂养。哺乳期卵巢功能恢复的延缓,不利于散落在切口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

[1] 卢丹,马志松.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分析.江苏医药杂志,2000,26(11):911.

[2]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 陈韵仙.剖宫产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国外医学分产科学分册,1990,17(2):97-99.

463000 驻马店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学说腹壁异位症
胰在脏象学说中的归属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miRNA-145负向调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OCT4的表达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土家族三元学说与中医学三焦学说之异同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马克思无产阶级解放学说的当代释读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旷云学说普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