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军
支气管镜从硬质支气管镜到纤维支气管镜已有约1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可弯曲支气管镜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成为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现对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39例行支气管检查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39例行支气管检查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121例,女118例;患者年龄20~85岁,平均(45.6±5.8)岁;患者病程1 d~10个月,其中138例患者有吸烟史,8例为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咯血、痰中带血、气促、胸闷、胸痛、发热、声嘶等。全部患者给予胸部 X线片或胸部 CT检查。
1.2 方法 行常规术前准备,给予超声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行咽喉部麻醉,鼻部麻醉采用2%利多卡因凝胶;经鼻腔插入气管,行健侧检查,再行患侧检查;结合胸片显示的病变部位,尽可能深入探查,观察支气管黏膜、叶段、亚段开口情况,必要时注入3~5 ml肾上腺素盐水,以便于观察;对病变部位情况给予活检、刷检、保护性毛刷及支气管灌洗液检查。老年患者对其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
本组患者病因检查中,肺癌131例,占比54.8%,炎症58例,占比24.3%,结核31例,占比13.0%,异物11例,占比4.6%,痰栓8例,占比3.3%。根据不同病理取材方法对肺癌诊断比较发现,采用钳检、刷检、灌洗液三者结合的方法对肺癌诊断率与单一使用一种取材方法的诊断率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采用不同病原学检测方法对炎症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保护性毛刷和灌洗液二者结合的方法诊断炎症的诊断率高于单一使用一种方法,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不同病理取材方法对肺癌的诊断率比较
表2 不同病原学检测对炎症的诊断率比较
目前,肺癌的死亡率已跃居各类癌症首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肺癌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治疗。
支气管镜是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的重要手段,支气管镜具有易弯曲、管径细、观察范围广、创伤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诊断治疗肺部疾病约有30多年,其适应证越来越广泛。支气管镜可应用于肺部肿瘤、感染、弥漫性肺部疾病等症状,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支气管内气道扩张、支气管内电热灼术等应用。支气管镜可准确判定病灶部位,肿瘤侵袭范围,通过活检、刷检和支气管灌洗液的细胞学检查,确认病理类型,从而为医师有效判断、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肺不张是临床常见病,是由支气管外病灶压迫、支气管内阻塞经起,肿瘤、结核、炎症等,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肺不张多因肺癌引起,以往采用胸部X线检查,因病因诊断不明确,肺不张的原因不能有效诊断。观察治疗或采用开胸探查有可能造成病情延误,或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创伤。支气管镜通过对肺叶、肺段等大气道开口情况进行检查,可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刷检,有效确定患者肺不张的原因,为治疗提供指导作用。在本组研究中,分别采用单纯使用活检、刷检、灌洗液及三者结合的方法进行检验发现,三者结合检验的阳性率高于单纯应用任何一种方法,可明显提高诊断率,作者认为,可按钳检、刷检、灌洗液的顺序进行取材,提高诊断率,提高患者预后。
支气管镜检查是搜集相对无污染痰液标本安全的方法。临床认为,普通痰检或经气管插管取气道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由各种因素影响,菌群特征不具代表性,对肺炎诊断缺乏特异性,采用支气管镜技术,通过保护性毛刷、支气管灌洗液获取病原标本,可有效提高肺炎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对抗生素有选择具有指导作用,有感染的病原不明且伴有免疫受损的患者,采用支气管镜检查,可避免病情恶化;本组研究分别采用单纯应用钳检、灌洗液及二者结合的方式对炎症进行检验发现,二者结合的方法检验肺炎的敏感度高于单纯应用一种方法。
总之,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支气管镜检查技术的成熟,支气管镜检查已成为肺部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于翠香,陈方方,周玲,等.支气管镜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治中的应用.山东医药,2011,51(31):108-109.
[2] 李芳,夏明成.支气管镜检查在肺部疾病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临床合理用药,2011,2(12 c):30-31.
[3] 王洪武.电子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7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