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蕊, 邵 兵, 李明江
(1.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哈尔滨工业大学 航天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无论从国家、政府、高校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是从发达国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均可看出:建设适应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培养信念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在我国现有发展阶段是十分必要的。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纲要》中提到,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指出,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为新时期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为了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00-2020年)》,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具体实施计划。由教育部联合中组部、财政部于2009年启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教育部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出台的一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明确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设立的,力求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有所突破,营造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和政策机制。[3]《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简称“高教三十条”)中的第五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十二条推进协同创新、第二十二条推进试点学院改革等三条都明确提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指出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立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在部分高校设立试点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4]这些计划、意见的出台与实施,可以看到政府对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改革的力度和决心。
在《2011年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年度进展报告》中,专家组指出,“拔尖计划”要结合实际办出特色,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这给参与此项计划的高校以启示,同样都是高水平大学,但每个学校基础不同、环境资源不同,探索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会“办成自己的特色”,达到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本科教育。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证明,各高校有必要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特色,制定相应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世界一流大学,总是能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为国家的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人才。表1列举了18世纪以来英国、德国、美国三个典型发达国家通过高水平大学培养出国家需要的创新人才。[5]可见,不管是英、德美,还是我国,在融入国家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总是要先行。现阶段我国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首要任务,而这正是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需要承担起的重任。
表1 英、德、美拔尖人才培养的模式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英才学院(原实验学院)创建于1993年,是哈工大对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精英教育”的荣誉学院,主要承担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学生来源于学校当年录取的优势专业的高分考生,涵盖机械、电气、信息、材料等共计40余个专业,招生规模为学校当年新生录取总数的5%。执行本研连读、过程分流的培养模式,学制为“4+2+x”年(x是修读博士学位年限)。学院从创建之初,一直担负着探索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重任,参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英才学院在探索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方面的诸多实践,如导师制与导师团队指导制、创新学分制度、博士生学长指导制度等为学校其他院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的发展需要拔尖创新人才,政府有信心推动高校承担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高校有义务根据国家需要和学校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哈工大英才学院探索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的素质培养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创新人才,我国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主要都是围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几个关键词在阐述。笔者查阅了国外有关文献,发现与“creative”、“creative thinking”、“critical thinking”“innovative talent”相关的概念多是在心理学领域强调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同时要关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6]这与我国对创新人才的理解有些差别。在我国,关于“拔尖创新人才”一词,我们国家从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7]开始,先后在“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化纲要(2010-2020年)》、两院院士大会等众多重要场合提到“拔尖创新人才”。可见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视。其中,胡锦涛同志提道:“所谓拔尖创新人才一般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可以带出高水平的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可以创造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成就,可以催生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和全新的产业。”[8]从胡锦涛的讲话中可以看到拔尖创新人才需具备的特征和影响。后续也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对“拔尖创新人才”更多地从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给出具体的概念。
尽管国内外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认识和定位不同,但“拔尖创新人才”在我国已具有特定的意义。究其根本包括两个基本特征:宽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的思维品质。[9]显然,在本科阶段几乎不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正如高教司刘桔副司长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计划中提到的,希望学生能够成长为未来的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并能够逐步跻身于国际一流科学家的队伍。[10]
因此,本文要研究的拔尖创新人才指理论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思维品质、综合素质强、有潜力成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国际领军人或带头人。
图1 人才培养系统框图
人才培养要考虑整体的系统性。从控制系统理论的角度讲,人才培养如同图1所示,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需要进行系统设计,通过培养方案、教学模式、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方式来促成战略的实施,同时,还需要环境与条件建设来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需要过程管理与评估手段的负反馈,来及时总结和发现人才培养战略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不断地使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本文将重点研究人才培养系统框图中的综合素质提升部分。
著名的高等教育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曾指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不同层次的高校应该在其所处的层次上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特色。[11]下面,笔者从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主的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方法途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表2 国外著名高校人才培养理念与主要方法途径(根据各高校网站信息整理)
表3 国内C9高校实验班/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根据各高校网站信息整理)
对于国外高校的选取,主要考虑在世界享有很高声望的6所学校,见表2。
对于国内高校的选取,以我国首批进入985的九所重点高校(C9)为例。C9高校自1978年中科大建立少年班以来,各自都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学模式上做了很多深入的探索,成立了各类实验班、荣誉学院,为我国高校在基于实验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见表3。
通过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从本科层级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情况来看,我国高水平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培养理念,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探究式、研讨式的教学模式,本科生的科研机制等,但是还存在着人才培养模式中有待加大力度完善的地方,如课程体系建设,学生选课的指导、导师制的执行,加快研讨课程、改进教学模式的建设,学生外出交流拓宽国际视野的机会,完善利于师生创新的评价激励机制等。同时,笔者也看到在拔尖培养过程中,社会期望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为了满足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与学生有关的非学术性的或课堂外的工作(国外称之为“学生事务管理”,国内称之为“学生工作”)尚需深入研究其规律,构建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步调统一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源于心理学领域卡尔罗杰斯根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原则,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12]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从哲学意义上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与学的这对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未来命运的决定者,学习的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从教育学意义上讲,教育领域的两类规律:一类是教育的外部规律,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本位教育);另一类是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个人本位教育)。[13]
因此,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应该把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不否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通过建立和优化学校、学院的一切教育、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内在成长需求动力,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尊重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需要考虑学生个人的个体特征,发现有志于从事学术职业的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条件,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在本科阶段,培养学术兴趣、学术志向和学术素养。
因此,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需要把握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客观对待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无论是学校、学院,还是教师、学生以及管理者都不折腾、不越俎代庖,按客观规律办事,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共进的氛围。
目前学生群体多样性的特征日趋明显,群体多样性而带来的学生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也为服务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途径,这种因互联网带来的信息沟通传播方式乃至学生行为方式的转变都需要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思考。
因此,在构建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中,如何满足学生需求多样化的需要,如何通过学生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社会适应性,成为亟待完成的新任务。
基于前述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在以往具体分项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哈工大英才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从挖掘英才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着手,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给出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并逐层分解,以此构建完整的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
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培养体系的基础。英才学院秉承“学术型、国际化、高素质、重创新”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办学宗旨,大力培养未来的“学术带头人”和“工程领军人”,并力争为拔尖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科学精神培养创造一切便利条件。其中,“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工程领军人”的具体解读如图2所示。
图2 学术带头人和工程领军人内涵潜质分析
国家明确指出,要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无论是学术带头人,还是工程领军人,德才兼备的同时德为先。因此,英才学院在借鉴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实际情况,确定了“以学生为本”的“两全”工作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对学生又红又专的全面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体系包括五个部分,分别为拔尖人才德馨教育体系、科技创新多维保障体系、学生成长认知引导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体系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其具体构成如图3所示。
图3 英才学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总图
表4 英才学院综合素质培养方案涵盖内容及设置目的
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曾经提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珍璞;同样,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内涵与精神”[14]。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才能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将英才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细化成培养方案(见表4),帮助学生了解学院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和途径,加强自身学习与发展的内在统一,关注大学的就读体验。
哈工大英才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完善其教学培养方案和学生工作方案,从已执行的德馨教育体系、科技创新多维保障体系、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等情况来看,学生是欢迎的,也是明显受益的,其中的科技创新多维保障体系获得教育部社科中心“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注重两全教育,构建了较为全面的拔尖创新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体系,与拔尖创新人才教学培养方案密切结合,会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12-02/16/content_24647982.htm.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3]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实施办法[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moe/s5631/201210/143075.htm l.
[4]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37/list.html.
[5]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2-87.
[6][8]张军.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EB/OL].(2007-6-25)[2007-06-25].http://gj.ybu.edu.cn/news.php?id=281.
[7]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EB/OL][2002-11-18].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11/17/content_693542.htm.
[9]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6):73-77.
[10]教育部介绍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有关情况[EB/OL][2011-2-26].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1-02/26/c_121125773.htm.
[11]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00.
[1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54-56.
[13]李瑞贵.高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及实施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32-134.
[14]杨叔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