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德,窦志铭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既是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应对新时期全球化竞争的战略选择,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民生改善的客观要求,其重要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近年来我国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产品的复杂性也越来越高,对产品质量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我国正处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之中,深入分析有助于构建产品质量的长效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是实现产品质量可持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本质上看,产品质量是在产品买卖双方的博弈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产品买卖双方的博弈又受到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结构,就是市场的组织方式,它是一定产业中厂商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因划分标准的不同,市场结构的分类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市场结构的核心内容就是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只是竞争与垄断的程度以及衡量的角度存在差异[1]。在竞争或垄断等不同市场结构条件下,厂商由于面临的外在约束条件不一样,将采取不同的质量决策,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关于市场结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不同文献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许多文献研究认为,在市场垄断程度较高的条件下,无论提高产品质量的成本为零、成本递减或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因为高质量产品可以带来高利润,寡头博弈都会使厂商选择生产高质量产品,因此垄断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2][3][4]。但是,也有研究认为,垄断程度与产品质量的关系还受诸如法治程度、政府的中立性、消费者的抗衡力量等因素的影响[5][6][7]。平新乔、郝朝艳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出发,在对中国假冒伪劣现象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和经验上论证了市场结构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指出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是假冒伪劣猖獗的根源,非市场因素的存在使“高价→高利→假冒伪劣”得以发挥作用,他们还认为,假冒伪劣对市场需求产生的负面作用被高价、高利对假冒伪劣的刺激作用给抵消了[8]。佘时飞通过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不同,我国垄断企业的市场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企业通过其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制度等创新因素所致,而更多地是通过国家的行政配给或者企业寻租的结果,这种人为的、低效率的市场垄断所导致不合理的高价和超额垄断利润,使得产品质量不仅没有得到很大提高,反而到处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9]。
从理论上看,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一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行政性进入壁垒越低,市场的“可竞争性”①越强,意味着市场机制能更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由于不能凭借非市场因素阻碍竞争,厂商须不断地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动态需求,才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因此,从长期来看,有利于促进产品质量的发展。相反,如果一国家或地区市场化程度低,行政性进入壁垒很高,市场的“可竞争性”低,意味着市场机制将无法有效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厂商在制定市场竞争策略时可能更多地是考虑如何“游说”政府设置有利于维护其垄断利益的“进入壁垒”,而对于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动态需求的动力则相对比较低,因此,从长期来看,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竞争机制是产品质量的重要调节机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化程度越高,市场的可竞争性越强,产品质量越高,反之,产品质量则越低。
本文将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引入面板数据模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市场的可竞争性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动态关系。面板数据可以对同时具有时间序列和截面性质的二维数据进行分析,与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距数据相比,它具备样本容量大、估计准确性高的优点,能够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考察,可以减少因遗漏变量所带来的估计偏差,因而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能更有效地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但是,对面板数据而言,如果数据是不平稳的,那么在做线性回归时便会造成“伪回归”现象,对非平稳的面板数据不能直接使用传统的最小二乘法(OLS),因此,首先须对面板数据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如果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虽然是不平稳的,但如果它们都是同阶单整的,则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关系表明变量之间存在某种长期均衡关系,这一关系的存在可以说明一个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另一个变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协整方程,定量化地描述变量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
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选取了产品质量(Q)、市场化程度(M)变量,为了检验假设,本文建立一个描述市场结构与产品质量关系的Panel Data模型:
式中,Q表示产品质量;M代表市场化程度;ai表示面板数据模型的截距项;β为对应解释变量的系数;其他没有包含的变量和不可观测的因素纳入残差u。
本文选取了中国 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97-2009年期间的年度数据作为样本②,研究市场化程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各变量的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如下:
产品质量(Q):用产品质量等级品率中的优等品产值率来表示,为被解释变量,选用的期间为1997-2009年,见表1。
市场化程度(M):为解释变量。由于这一指标无法从官方正式公布的统计数据中获得相应数据,本文选用樊纲、王小鲁和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中的“市场化指数”数据来代替[10]。该指数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产品市场的发育程度、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市场中介组织的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指数组成,在每个方面指数下面又包含有若干分项指标和二级分项指标,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综合的市场化指数得分。市场化指数共由23个基础性指标构成,每个指标对各省区的评分主要用来描述各省区在该领域市场化进程的相对位置。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构成见表2。
为了使市场化指数的评分跨年度可比,该指数先就单项指标设定基期年份,并将基期年份各单项指标评分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用 0分和 10分来表示。然后根据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基期年份的指标值确定它们在0与10之间的得分,从而形成与该指标对应的单项指数。再由属于同一方面的几个指数按照一定的权重合成方面的指数,最后由五个方面指数按照一定的权重合成总指数。由于市场化指数是以一特定年份为基期进行计算,因此跨年度的数据有可能超过10分或小于0分。
表1 各地区1997-2009年优等品产值率(%)
表2 市场化指数的指标体系
市场化指数得分越高,表明市场化发展程度越高,市场结构中竞争成分所占据的比重将更高,能更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化指数得分越高,也意味着各经济主体的市场可竞争性越强,非市场竞争带来的障碍则越少。表3和图1描述了1997-2009年全国及各地区市场化指数的变化情况,其中全国数据以及东、中、西、东北地区的数据是根据各省区数据用算术平均数的方式进行估算的。
从表3和图1可看出,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及各省区的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在不断提高,全国平均市场化指数由1997年的4.01上升到2009年的7.34(除了1999年和2008年小幅下滑外)。从区域来看,总体上东部地区要高于其他地区,与之相比,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都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较为明显的梯度关系,即东部地区总体较好,中部和东北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差。
表3 1997-2009年各地区市场化指数
图1 1997-2009年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市场化指数”
在进行平稳性检验之前,我们先画出散点图,以确定截距和趋势项的形式:包含有时间趋势和截距项、只包含截距项、不含有任何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三种。由散点图知,LNT只包含截距项,LNM包含截距项和时间趋势。具体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除个别情形外,对于“优等品产值率”和“市场化指数”序列,都不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因此序列是不平稳的。在使用一阶差分序列后,几种不同检验方法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存在单位根的零假设,这表明各省区“优等品产值率”和“市场化指数”是I(1)一阶单整。由于面板数据的不平稳性,应用最小二乘法可能导致伪回归,所以必须要分析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进而分析理论模型的关系。
对优等品产值率和市场化指数面板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各检验方法的检验结果由表5和表6给出,检验结果表明,我国26个省区的优等品产值率与市场化指数的面板数据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表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在对Panel Data模型进行估计时,使用的样本数据包含了截面、时期、变量3个方向上的信息,如果模型设定不正确,估计结果将与所要模拟的经济现实偏离甚远。因此,在对模型进行估计之前,需要对模型的设定形式进行检验,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通过协方差分析检验,判断模型属于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变截距模型还是含有个体影响的变系数模型中的哪一种;然后,通过Hausman检验,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中进行选择,以判断模型中的个体影响形式。通过上述检验,最终确定模型的设定形式。
表4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表5 Kao检验和Pedroni检验结果(滞后阶数由SIC准则确定)
表6 Johansen面板协整检验结果(选择序列有确定性趋势而协整方程只有截距的情况)
通过对模型设定形式的检验,对于本文当中26个省区构成的样本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来估计面板数据是比较合适的,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式中:a为 26个省区自发优等品产值率的平均值为i地区自发优等品产值率对平均值的偏离是i地区市场化指数对提高优等品产值率的边际贡献率和ib一起刻画了不同省区之间优等品产值率的结构性差异。
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从26个省区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估计结果可以看出:
第二,ib的值反映了市场化指数的变化对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贡献率,除了北京、重庆和黑龙江三省市的ib系数为负值外,其他地区均为正值,这说明,从总体上看,市场化指数与优等品产值率呈正向关系,即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水平。
第三,ib的值最高的依次是云南(6.805)、江西(3.953)和贵州(3.478),最小的分别是北京(-0.793)、黑龙江(-0.41)和重庆(-0.389)。从东、中、西地区横向比较来看,最高的是西部地区(含东北地区)(1.679),其次是中部地区(1.547),最后是东部地区(1.222)。这说明,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含东北地区)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更能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水平,这可能与东、中、西、东北地区市场化水平的现有基础差异有关,因为就区域而言,中国市场化进展程度很不平衡,在一些东部沿海城市,市场化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而在中西部一些省区,经济中非市场的因素还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市场化发展程度较低的中西部区域,通过改善市场化程度更能明显地带来效益,包括产品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
表7 产品质量与市场化程度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从长期来看,市场化程度与产品质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就全国总体来看,从 1997年到2009年期间,市场化指数和优等品产值率都呈上升趋势,全国平均市场化指数由 1997年的4.01上升到 2009年的 7.34,优等品产值率由15.85%上升到58.42%。另外,协整检验也确认了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从市场化指数与产品质量的面板数据分析来看,市场化指数与优等品产值率呈正向关系,即一地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将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水平。不过,市场化程度提高对于提高产品质量的边际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总体上西部地区(含东北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因此,在稳定东部地区市场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将有助于提升全国产品质量的整体水平。
上述结论对于相关政策选择具有重要的启示。由于产品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外部性与公共性,纵观世界各国的经验,政府都会对产品质量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不过,对于我国而言,政府在对产品质量进行干预时,需要尊重市场的内在逻辑,需要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下,深化市场机制改革,这包括:
第一,在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过程中,需要改变“政府全能”的“计划式”质量监管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应着力于为保障和提升产品质量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培育和完善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在提升市场化发展程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产品质量的调节作用,尽量减少对厂商的产品供给行为进行直接干预。
第二,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厂商的经营自主权,只有从法律上对厂商的经营决策权予以充分保护,厂商才能真正成为产品质量的主体,才会理性地选择自己的质量行为,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发”地朝着社会所期望的质量目标而努力。当然,厂商的经营自主权也是有边界的,只有当产品质量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条件下,其经营自主权才能得到保护。
第三,建立统一的国内市场,促进区域内外的自由贸易,当前尤其是要防止产品质量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产品质量领域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使得区域外的厂商因各种难以预见的制度壁垒无法进入,区域内的厂商在寻求制度保护而缺乏竞争压力的背景下,阻碍了对产品质量的追求,而是寻求获得政府的制度保护,从长远来讲,这一制度环境将不利于产品质量的发展。
第四,通过立法等法律手段,加大对产品质量监管机构的权力约束,通过提升市场化程度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既需要发挥政府在设定良好制度环境的作用,又要通过运用法律手段对政府的权力进行有效约束,使政府“有形之手”在法律框架范围内合理发挥作用。
注释:
① 可竞争性理论(Contestability Theory),也称为可竞争市场理论,形成 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1981年 12月美国著名新福利经济学家威廉·鲍莫尔(William.Baumol)在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可竞争市场:产业结构理论的一次革命”的发言。1982年,鲍莫尔与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潘扎尔(Panzar)、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威利格(Willig)一起出版了《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标志着系统化的可竞争性理论的形成。可竞争性理论在价格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具创新意义的见解。
② 由于西藏、新疆、海南、宁夏和辽宁等五省区的相关数据缺失较多,因而本文不包括这五个省区的数据。
[1] 苏东水.应用经济学[M].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
[2] Shaked A, Sutton J. Relaxing Price Competition Through Product Differenti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82,49(1).
[3] Shaked A, Sutton J. Natural Oligopolies[J].Econometrica,1983,51:1469-1483.
[4] Tirole J.The Theory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M]. Cambride, MA: MIT Press, 1988.
[5] Boom A. Asymmetric International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and Vertical Differen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5,43:101-119.
[6] Motta M. Endogenous Quality Choice: Price vs. Quantity Competi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93,41:113-131.
[7] Ronnen U. Minimum Quality Standards, Fixed Costs,and Competition[J]. The Rand of Economics, 1991,22:490-504.
[8] 平新乔,郝朝艳.假冒伪劣与市场结构[J].经济学(季刊),2002(2).
[9] 佘时飞.商品质量、企业利润与市场结构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3).
[10] 樊纲,王小鲁,朱恒鹏.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11年报告[R].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