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玲,哈学军,梁金香,李兆君,胡向莲
(宁夏医科大学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医学院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坚持面向农村基层的办学方向。根据农村卫生工作需要,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是医学院校的重要任务,也是医学教育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人才培养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招生、就业模式,探索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中国是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56.00%,人均卫生资源匮乏,地处我国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很具有代表性,全区总人口618万,其中农村人口389万人,现有卫生技术人员25521人,其中综合性医院占66.31%,乡卫生院仅占11.99%;乡村医生大专以上学历者占6.66%,中专学历者占58.43%。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农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长期得不到解决。因此,为农村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卫生人才,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的是面向城市和农村的通用型临床医学人才。课程体系基本是本科的压缩版,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科的完整性,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的实用性、针对性不强,基础与临床割裂,理论与实际脱节;临床综合能力训练较少,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能力与农村卫生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根据农村卫生岗位需求,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从1991年开始,卫生部每年向农村和基层推广10项具有先进性、适宜性、操作简单、疗效好而且费用低廉的医学科技成果,被称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适合在县级以下的基层卫生机构实施。这些技术的推广减轻了农民的医疗经济负担,使农民“花小钱、治大病”,深受农民的欢迎。但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主要在在职乡村医生中推广,还没有被纳入正规学历教育中。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作为一门课程纳入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基层服务能力。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络。宁夏被定为全国医改的试点地区,目前新医改实施方案已出台。新的医疗改革方案的实施,需要大批学历层次较高的农村卫生人员,所以,这项教学改革顺应了国家医改的形势,而新医改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和政策上的支持。
2.1.1 改革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由原来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主的综合模式,将“2+1”模式改革为“1+2”模式,即一年学校基础教学,两年临床教学(含实习一年);临床教学采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这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创新。“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将专业课和临床见习课、毕业实习紧密结合,实施一体化教学,进行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双循环强化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次循环为学生在县级综合医院进行小组循环教学,小组成员跟着临床带教教师一边实践一边学习,学习方法灵活多样,以床边教学为主,打破了过去“理论课+见习课”的临床教学模式。第二次循环为毕业实习。内容有临床医疗实践、预防医学和公共卫生实践、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学实践。实习地点由医院拓展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
通过双循环教学,使学生早期、长期融入临床实践,使其在临床循环式教学中逐渐提高。学生用两年时间在临床“摸爬滚打”,边当“医生”边学习,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充分利用临床教学资源,早期接受临床工作环境的熏陶。通过两次循环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实践教学层面;通过教、学、练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1.2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改革传统的灌输式课堂讲授法,采用病案教学、PBL教学、床边教学、电子仿真模拟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除理论考试外,加大实训技能考核,增加社会实践综合能力考核。
2.1.3 改革招生和就业模式 积极与本自治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在争取政策支持和相应保障机制的导向下,实行有计划、有目标的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下得去、留得住”。
2.2.1 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设置按照专科层次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规划,根据新医改方案对基层卫生人员的要求和农村乡(镇)卫生岗位的需求,以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为依据,以专业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主线,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优化组合成5个模块。课程设置见表1。
表1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
素质模块:包括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农村卫生管理与法规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修养、法律法规意识和卫生管理能力。
基础课程模块:基础理论知识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淡化学科界限,优化组合成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等课程体系。基础医学实验通过重组实验内容,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临床诊治课程模块:强化专业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根据乡村医生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把农村常见病、多发病作为教学重点。适当加大中医学的学时。
专业技能实训模块:该模块由3部分组成:一是临床技能综合实训,以常用诊疗技术、急救技术、护理操作技术为主,强调练就过硬的基本功,以提高动手能力。二是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实训,我们筛选了30余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编成教材,作为教学内容。三是中医临床技能实训,筛选常见的中医临床技能操作进行实训,提升学生的中医治疗技能。
2.2.2 教材建设 为满足新课程体系的教学需要,遴选、组织自治区内外医疗、教育专家、教师共同探讨、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遴选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编写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教材、实验实训课程大纲、教学讲义及考核评价标准等。
2.2.3 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研讨、短期培训、外出进修、参加实践等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领会新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精神,熟悉新教材内容,掌握PBL等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对实训、实习基地教师的培训。
2.2.4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根据新的培养方案的要求,在学校实验实训中心现有规模和条件的基础上,建立1个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实训室,确立2所临床教学医院,3个疾病控制中心和8个乡(镇)卫生院为实习基地。
采用前瞻性研究、现场干预和对照的方法,选择100名农村生源的学生,根据预先设计的新(实验班)、旧(普通班)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跟踪观察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探讨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管理模式。
采用横向对照,对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进行对照。重点比较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差异、适应工作的情况。通过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毕业生质量、能力调查。
为了对这项改革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估,我们选定指标体系框架,采用条件—过程—结果的混合模式。
条件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实施的目的、目标、组织、可行性、必要性、现实性等。如农村卫生人力需求、政策保证与组织落实、管理与监督等方面。
过程评价:主要是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项目顺利进行。
结果评价:判断该项目成功与否,评价标准的效果和效率等。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确定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影响因素,以Likert量表进行培训满意度分析,以主要成分分析法进行效果评价。
在全国高校中首次提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与农村医学教育结合的新理念,将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引入教材,是我国农村医学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其成果对全国农村医学教育具有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一是突出实践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拓宽实践教学层面,强化为农村卫生工作服务的意识。基础理论模块课程加大讲习课比例。专业理论模块课程采用双循环强化式教学,以实践教学为主,强化实践能力。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数,减少理论授课学时数。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从过去的2.8∶1调整到1.4∶1。二是突出能力培养,通过课程建设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强化实训,开展教学方法改革,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3项改革即教学模式、招生就业模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这些改革加强了临床见习这一教学薄弱环节,激励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推进我院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通过改革加强了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构建农村实用型卫生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为农村输送一批实用型卫生人才,对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