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坤,张 泓,曾序求,谭 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学重点学科,湖南 长沙 410208)
近年来,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我国医疗体系对康复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按未来5-10年所需,我国有待补充康复医师3000-5000名,康复治疗师10000-20000名[1]。2008年,汶川大地震唤起了教育部、卫生部、残联等部门对康复医学的高度重视,这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培养与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2001年起,国家教育部逐步批准在部分高校开展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2],由于办学时间尚短,经验不足,普遍存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专业知识结构、教材配套情况各不相同,师资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3]。目前在中医院校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在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安排上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完全参照西医院校,极少开设中医课程,失去了自身的优势。二是步入以往中医养生康复专业的后尘,中医课程开设太多,挤占了现代康复的课程,培养不出现代意义上的康复治疗师。中医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如何发展,如何完善中医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知识结构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湖南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后2007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经过近五年的努力,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康复专业知识结构构成进行了探索与研究,现探讨如下: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康复治疗知识和专业技能和中医传统康复知识和专业技能,能满足老龄化社会中老年病、慢性病和伤残患者对康复服务的需要,能在医院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康复护理院、疗养院、体育医院、运动队等部门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根据所确立的培养目标,中医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应同时重视西医理论基础和中医理论基础,加强现代康复专业技术基础、中医传统康复技术基础的学习,掌握现代康复诊疗技术和传统康复诊疗技术。
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知识结构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基本上形成了以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及康复专业知识为主的三大知识结构模块。
1.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主要包含政治、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见表1。
表1 公共基础知识结构与课程安排
2.医学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包含西医基础和中医基础两大方面的知识,见表2。
西医基础知识主要包含医用物理学、解剖学、人体机能学、诊断学、影像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基础知识主要为中医学概论。
3.康复专业知识。康复专业知识包含康复医学基础、康复治疗技术、康复治疗临床三方面的知识,三方面知识均细分为现代康复医学知识和传统康复医学知识,详见表3。
知识结构是动态的,它的合理性,取决于它与行业及学科发展的适应性。为了适应行业及学科的发展,在培养上侧重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增加治疗学的理论和实践。屈云[4]介绍美国作业治疗师的课程设置情况,其中医学基础课学分仅占31.9%,作业治疗专业课学分占68.1%,临床实践学分占11.1%,这种侧重治疗专业和实际操作的培养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康复治疗专业的各个知识模块需要以适合的比例相互协调,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所占比例要优化。对于个别课程来讲,要实现教学内容上的优化,使教学内容更好的适应康复治疗专业的需要。另外对于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专业来讲,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比例要恰当。
表2 医学基础知识结构与课程安排
1.知识结构比例。目前我校康复治疗专业各块知识结构的比例如表4。
我校康复专业学制为四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为3年,在医院实习1年。从表4可以看出公共基础知识比例占到了全部学时的1/3,医学基础与康复专业占2/3。由此可见我校知识结构比例存在一定需要改进与优化的地方,即公共基础知识课程所占比重较大,需要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程课时数,增加医学和康复专业课程或课时数。
2.现代康复与传统康复知识比例。目前我校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所占比例如表5。由表5可以看出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比例为41,安排上比较合理,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主要以针灸推拿为主,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
3.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康复医学本科的教学内容应该侧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康复医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锁定在治疗师培养上,那么康复治疗师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康复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徐绍仪[5]较早前就提出对治疗师的培养要增加专业学习和技术操作课时,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可以适当减少普通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目前我校康复理论课学时与实践课学时所占比例如表6。
表3 康复专业知识结构与课程安排
表4 康复治疗专业三大知识结构模块所占比例
表5 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所占比例
由表6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在康复专业实践课学时安排上已经超过了1/3的比例,做到了注重学生康复操作技能的培养。
表6 康复理论课学时与实践课学时所占比例
4.单个课程知识在教学内容上的优化。在我校康复治疗专业设立之初,有些课程由于课时安排问题,在教学内容没有侧重为康复专业服务。在后面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从学校实际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出发,我们及时对其进行了调整。比如临床医学基础和临床疾病概要两门课程,其教学安排上无法满足康复专业的需要,也不符合我校西医基础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此,我们对该两门课程进行研究讨论之后,修改为诊断学基础、西医内科、西医外伤科三门课程,并且在三门课程中强调哪些章节内容与康复专业密切相关,制定了适应康复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医学概论课程主要内容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是学习中医传统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在第一届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开设这门课程,对一些内容学生无法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在后几届的学生中,我们在学习中医传统康复学之前加开了这门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设立后,经过五年的办学,形成了有我校特色的康复治疗本科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与技术为核心,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注重中医实用技术的学习,突出中医院校特色。我校康复治疗专业现代康复知识与传统康复知识比例约41,即体现了以现代康复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又充分发挥了中医药院校在传统康复教学上的优势。另外在传统康复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有效的安排,以针灸推拿为主,强调实用技术的学习。有些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开设的中医传统康复医学这门课程将中医所有的内容都容纳其中,包括康复专业不太常用的中药、方剂学、中医内外妇儿科等,面面俱到、没有主次轻重,在有限的学时情况下,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是很难办到的。我们在进行课程设置时,把中医传统康复医学一门课程分解为中医学概论、针灸学、推拿学三门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有关中医特色技术时重点突出,重在掌握实用性强的传统康复治疗技术。此外,我们还将传统体育纳入教学内容,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使学生既锻炼身体,又学习了一门实用技能。
2.强调与康复治疗专业密切相关西医实用课程学习,培养综合型康复治疗专门人才。在五年教学改革中,我们强调与专业密切相关西医实用课程学习,将原有教学计划中有些课程,如临床医学基础、临床疾病概要两门课程分解为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伤科学等三门课程,同时制定出适合康复专业的教学大纲,重点突出,使学生学习时有较为成熟的教材,老师教学时有的放矢,也方便教务部门组织教学。部分课程尤其是影像学这门课程,我们规定必须由临床一线的专业教师任教,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为21,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等,使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所需康复的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可以从总体上把握疾病的预后和转归,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康复治疗。
3.注重实践操作,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根据本专业操作性强的特点,注重“技能培养”,我们通过增加实验、实践课课时比重,强化以“实验—开放实验室—创新课题—实习”为主线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把课本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临床实践中。在教学安排上实践课学时已经超过了1/3的比例。另外,学生除进行正规的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外,还充分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利用第二学年假期让学生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临床见习,同时节假日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基层、福利院等机构进行康复实习、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经过五年的不断改革完善,我们在强调专业纯正性、重视西医知识完整性的基础上,强化了中医特色康复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即具有纯正的西医血统,又具有鲜明的中医烙印。逐步形成了“将中医特色康复治疗技术融入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体系,培养综合型的康复治疗专门人才”的专业优势。
[1]卓大宏.中国当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大趋势[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1-3.
[2]胡亚忠.对我国康复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2):165-166.
[3]卓大宏.关于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6):406-410
[4]屈 云.美国作业治疗师培训前要求与课程设置[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0):628-629.
[5]徐绍仪.关于我国物理治疗师培训问题[J].中国康复,1993,9(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