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劲松 涂传敏
1.罗田县白庙河中心卫生院,湖北黄冈 438638;2.江汉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15
罗田县为湖北省的中小城市,为了解中小城市高中女新学生入学时的整体体型状况,于2008—2012年对我县6所中学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身高与体重进行了测量,以《2000年全国7~22岁汉族学生身高、体重百分位数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为标准,评价我市2008—2012年度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整体体型,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现将报道如下[1]。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我市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手册》要求进行体检的6所中学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体检档案中作为资料,以身高和体重作为统计指标,女生年龄均满16周岁,其中1432份为有效资料。
对我市2008—2012年度女高中生入学时的身高、体重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P3~P97百分位数值[1]及全距,以表中的16岁组全国汉族女生为标准,采用身高、体重占标准的百分比进行比较[2-3]来评价整体体型;计算各年度身高和体重的均值及标准差,对每年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4-9]。
详情见表1,表2。
2.1.1 身高 2008—2012年百分位数值在标准的99.17%~101.87%之间,对比差距是2.70%。其中等于或者是高于这个标准的中学高中女新生占80%,并且,表现出百分位数越低超标准越明显。另外有9个值(占20%)低于标准,并且基本上都是P70以上的高百分位数上。2010和2012这两年表现为各百分位数值均超过100%。高于标准的各值中,最高值超标准1.87%,位于2011年度的最低百分位数上,而低于标准的各值中,最低值仅较标准低0.83%,位于2008年度的最高百分位数上。P3至P97的全距只有2010年度略大于标准为100.14%。可见,我市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身高整体水平较标准略高。
2.1.2 体重 各年度百分位数值为标准的93.93%~101.99%,差距达8.06%。95%的值低于标准,最低值位于2008年度的P30上。仅有3个值(5%)高于标准。P3至P97的全距中,2010为104.22%,2012年为108.99%,均大于标准,高于标准的3个值,都在这2010年和2012年的P70及以上的高百分位数上。因此,我市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整体体重水平较标准偏低。
表1 各年度身高、体重百分位数值及全距与标准的比较(%)
表2 各年度身高、体重的比较
由前分析可见,我市高中女新生入学时的身高整体水平较标准偏高,而体重整体水平较标准偏低,故我市高中女新生入学时整体体型为微高略瘦型。
由表1和表2可见,各年度身高及体重的百分位数值和均值这两者都伴随着年度变化呈现出一种波浪式增长的趋势,另外,体重增长的幅度比身高增长的幅度大。经方差分析,F身高=1.58,F体重=1.64,P均大于0.05,故两项指标变化的统计学意义不显著。但若单独将2008年与2012年进行比较,U身高=1.14,P > 0.05,而U体重=19.08,P < 0.01,提示身高增长无统计学意义,而体重增长有显著性差别。说明体重增长比身高明显。
从我市近5年高中专女新生入学时身高和体重的整体水平来看,其百分位数值均在标准的±10%以内,身高间的差距范围为2.70 %小于体重(8.06 %)。身高的总体水平略高于标准,尤以低百分位数明显,百分位数越低身高水平越高,另外加上全距较小,因此会表现出身高差距小的特点。然而,2008—2012年5年高中专女新生入学时体重的整体水平与标准相比,要低于标准,另外高中专女新生入学时体重在百分位数上的分布也没有表现出相关的规律性,但随年度增长与标准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因此,我市近5年高中女新生入学整体体型与标准相比为略瘦型,但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身高和体重的整体水平虽随年度变化而呈增长趋势,但因体重增长幅度大于身高,故体型略瘦的情况随年度变化有所改善。
我市资料显示,中小城市高中女生的身高、体重及整体体型水平与全国基本一致。
[1] 季成叶.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长期趋势及其公共卫生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2):126-131.
[2] 陶芳标.儿童少年健康状况评价与常见病防制[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263.
[3] 马燕平.诸暨市中小学生2001年生长发育状况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587.
[4] 张迎修,王淑荣.不同年份山东省高身材和矮身材儿童少年筛检及体质评价[J].人类学学报,2006,25(3):251-257.
[5] 杨茹莱.杭州市7~18岁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标准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9,21(7):1-2.
[6] 张雪花,程世华.乌海市某小学1999~2003年学生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5,21(11):1782.
[7] 蔡赐河.中国汉族7~18岁青少年身高水平的地域差异及区域划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2):197-200.
[8] 季成叶.中国不同地区高身材青少年的增长变化[J].疾病控制杂志,2004,8(1):4-8.
[9] 宋闪.上海市青少年身高生长长期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