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蕾
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知晓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1]。治疗从知晓开始,对于脑卒中高危人群来说,该病相关重要知识的知晓就更为重要。为此,我院根据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2012版)》,随机对门诊就诊患者中218名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居民进行了该疾病相关重要知识的问卷调查,以期为提高脑卒中重要知识知晓率的工作提供参考。
1.1 调查对象 参照卫生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指导规范(2012版)》,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对象为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或40岁以上、脑卒中风险评估≥3分的高危人群。脑卒中风险初筛评估包括以下8项(每一项1分):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脏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或未知;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BMI)≥26kg/m2;脑卒中家族史72年8月—2013年1月门诊就诊患者中,将符合以上标准者确诊为脑卒中高危人群,随机选取218名确诊为高危人群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法。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出脑卒中相关的重要知识,再根据方庄社区的人群特点,拟定出调查问卷。调查者在患者知情同意后当面询问并代填写,后与患者核对并由患者确定记录签字。
1.3 问卷内容及评分标准 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职业等;第二部分是评分问卷,共有6个问题,合计100分,根据患者答题情况给出分数,再按照分数给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重要知识知晓率评级,极低:0~40分,低:40分~60分,中:60分~80分,高:80分~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将218份问卷建立数据库,用百分比计算各组及格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列联有序性变量相关度分析比较各组数据间的统计学意义。
218例患者男女人数大致相当,年龄40岁~69岁,学历以高中或中专人数为最多,职业以工人为最多。
性别比较,男性及格率52.94%,女性及格率70.69%,统计男性和女性的知晓情况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优于男性。各年龄段比较,40岁人群、50岁人群和60岁人群的及格率分别为41.18%、79.17%、61.05%,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学历分组,大专以上、高中或中专及初中以下及格率分别为75%、66.02%和44.07%,初中以下组知晓率较差,和另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类,各组及格率为行政、职员或专业技术人员及教师组76.56%,工人66.67%,农民42.11%,服务员及其他44.83%,四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行政等人员组和工人组无统计学意义,农民和服务员组无统计学意义,但行政等人员组和工人组和另两类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农民组和服务员组知晓率较差。详见表1~表4。
表1 218名被调查者性别构成及知晓率评级情况
表2 218名被调查者年龄构成及知晓率评级情况
表3 218名被调查者学历构成及知晓率评级情况
表4 218名被调查者职业构成及知晓率评级人数
3.1 男性是干预的重点人群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统计中心的统计数据中,脑血管病死亡中男性各死因死亡率都高于女性[2]。但男性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却往往不及女性。从就诊方面看,不少男性是小有不适不看病,没有不适就更不看病,只有极为不舒服了才会在家人督促下到医院;生活习惯方面,男性烟酒嗜好和生活不规律的现象也较女性常见;而健康或疾病相关知识的关注上,男性却倾注比女性少得多的注意力,他们似乎更容易相信自己将一贯强壮或是生活压力使他们无暇顾及。这就提示,在脑卒中知识普及中,男性是较女性更值得重视的人群。应设计令男士较为有兴趣的方式,如播放有情节的健康内容小短片或是有游戏性质的竞猜及竞赛等引起其兴趣,在不知不觉中令男性居民获得健康知识的耳濡目染,同时对于高危人群可用“您已经属于高危人群”的话语来警示他,并用各种宣教手段展示高危人群未经良好控制致死致残的案例等。
3.2 重视40岁年龄段的人群 本次调查中40岁组人群最年轻,接受知识的能力本应最强,但是脑卒中重要知识知晓状况却最差。原因可能是患者在这个年龄往往感觉自己还很年轻,觉得严重的大病离我很远;同时部分患者自身的慢性疾病虽然开始有苗头显现,但是这个年龄的人群正处于生活压力大的时期,即使有不舒服也能扛则扛,因此较少关注疾病的相关知识。而50岁年龄组工作生活压力已经逐渐变低,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接受事物的能力也比较强,因此知晓率较高。脑卒中社区一级预防是指通过早期改变人群不良的生活方式,促使人们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卒中不发病或推迟发病的目的[3]。这就要求,干预的实施越早越好。因此,对于四十岁年龄段甚至更年轻的在职人员,可以考虑以工作单位或特定职业群体为干预目标及早干预。如我院在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曾以中学教师为特定干预对象[4],在干预中发现,同事间的交流和比较的作用,这样的针对特殊群体的干预使“健康”成为了同事间的谈资和互相“攀比”的目标,往往能取得比单独个体干预更好的效果。
3.3 低学历人群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在疾病和健康知识知晓率调查中,低学历人群大都知晓程度较低,比学历较高的人群有明显差异。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自身学习能力较强,可以通过媒体、网络和书籍等渠道来了解的相关知识,往往有良好的求医、遵医习惯。而文化程度低、自身学习能力低、知识获取途径少的人群在生活中则多采取“无所谓”、“我没有哪里不舒服”、“不必看医生”的态度[5]。临床工作中确实发现文化程度低的人群,没有摄取健康知识的意识和意愿,只有不舒服时才找医生,只要没有不适就将医嘱抛之脑后。对于这样缺乏学习习惯和缺乏自律性的人群,提高知晓率的工作不但是工作重点,而且也是难点。主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找到吸引他们的方式并且提高他们的依从性。比如:对于这样的人群用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的效果往往不如用语言和视频等工具更好,而同学历较高的人群比较而言,反复多次的主动性健康干预对于这样的人群可能更为重要。
3.4 知晓率水平和职业的相关性 方庄地区基本上已经没有依然务农的农民,本次调查中的38位农民都是既往以农民为职业,拆迁后居住在方庄地区,不存在区域性社区卫生服务差或医疗环境的问题。
[1]北京市卫生局基层处.北京市社区慢性病管理手册(修订版)[M].2010:35.
[2]韦再华,高燕琳.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病死亡特征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6):377.
[3]王文志,吴升平,洪震,等.我国三城市开展社区人群干预九年脑卒中发病率的变化[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4(1):30-33.
[4]张晓蕾.中学教师生活方式针对性干预对高血压防治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142.
[5]徐明曦,达骏,王忠.社区老年男性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知晓率的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