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2013-09-14 09:25冯子凌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8期
关键词:丹红注射用供血

冯子凌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指由颈椎病、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引起的以眩晕、头昏、旋转感、伴恶心、呕吐为主的综合征,是中老年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上为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突然,病情复杂,易反复发作,以阵发性眩晕为主要特征,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和高脂血症。其所致的眩晕缓解慢,复发率高,治疗有一定难度。现代医学认为,动脉硬化及颈椎病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两大病理基础。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VB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62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48.2岁,其中男26例,女36例;病程2个月至16年。所有病例均符合WHO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均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排除脑梗死或脑出血。来院时均有发作性眩晕;经颅多普勒(TCD)提示单侧或双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颈椎CT或X线颈椎片检查提示:43例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或椎体轻度移位;伴有高血压病或一过性血压升高25例;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29例;2型糖尿病12例。按照来诊日期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45岁~78岁(62.2岁±6.8岁);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4岁~79岁(61.2岁±5.8岁)。排除有血液系统疾病或有出血倾向;使用溶栓等药物;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WHO推荐“可能”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即起病急,2min内出现眩晕,同时合并下列一项以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单侧或双侧眼一侧视野视力丧失;平衡失调、眼颤、复视、吞咽困难和构音不良等,并且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丹红注射液(山东菏泽步长制药厂)30mL、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15d为1个疗程。两组降血压、降血糖及对症处理等相同。

1.4 观察指标 每日查房时询问并记录患者眩晕症状的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均行经颅超声多普勒、CT或MRI、血液流变学、心电图、血糖、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眩晕缓解的程度分4级。痊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消失,在观察期内无眩晕发作,TCD的血液流速指标治疗前后有明显改善;显效:眩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头微有昏沉,或头晕目眩轻微,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感,可以正常生活和工作;有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缓解,静止时无视物旋转或晃动,但变换头位时可诱发且存在部分伴随症状,生活和工作受影响,TCD的血液流速指标治疗前后有改善;无效:眩晕及伴随的症状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疗效

2.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s) cm/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s) cm/s

组别 n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治疗组 治疗前32 34.21±4.79 32.85±4.63 41.12±4.58治疗后 32 45.12±5.211)2) 45.23±6.311)2) 49.15±5.231)2)对照组 治疗前 30 34.45±4.61 34.59±4.26 41.52±5.16治疗后 30 41.79±5.561) 42.67±5.351) 45.29±4.89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脂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脂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学、血脂比较(±s)

组别 n 全血比黏度(mPa·s)高切 低切血浆比黏度mPa·s 红细胞比容 三酰甘油mmol/L总胆固醇mmol/L治疗组 治疗前 32 11.45±0.98 7.87±0.99 1.68±0.09 0.39±0.102.13±1.04 5.03±1.06治疗后 32 7.88±1.051) 4.84±1.151) 1.56±0.061) 0.37±0.15 1.88±0.761) 5.01±1.181)对照组 治疗前 30 9.87±1.74 5.89±1.12 1.39±0.09 0.35±0.07 2.14±1.04 5.18±1.01治疗后 30 10.04±1.48 6.15±6.48 1.58±0.13 0.36±0.23 1.89±1.64 4.88±1.0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

3 讨 论

VBI是临床上对椎基底循环缺血的综合诊断,是以后循环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症候群。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病人可出现眩晕,多为旋转性眩晕,眩晕发作常于2min~5min内达高峰,维持2min~15min,常伴有恶心呕吐,肢体震颤,步行不稳等共济失调,但多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因脑干及大脑缺血可引起视力模糊、复视、单眼及双眼同侧视野缺损,出现黑蒙,甚至失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改变。大动脉狭窄、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及动脉源性栓塞,造成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障碍,从而出现其他供血区域包括内耳、脑干(中脑、桥脑、延髓)、小脑、间脑、枕叶、颞叶等各组织的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

VBI发生的机制是因为内耳前庭对缺血非常敏感。眩晕常由转动颈部而诱发(转颈试验阳性),部分病人有颈项背的紧扎疼痛感,手指发麻,这是臂丛神经受压的神经根刺激症状,病人的发病年龄较大,一般在50岁左右,颈椎CT或颈椎X线正、侧、斜位片提示有颈椎病病史。如缺血重者可发生突然短暂昏迷,一过性失语,肢体麻木或乏力,此为椎—基底动脉型TIA,常称“脑卒中先兆”。临床诊断须与梅尼埃病相鉴别,梅尼埃病属于前庭周围性眩晕,是内耳前庭迷路的水肿或炎症,多发于中青年女性,眩晕呈天旋地转样,伴耳鸣、眼球水平性震颤、胸闷、恶心、呕吐,随体位变动而症状加重,往往由外感或疲劳而诱发,查电测听共振以确诊。

由于小脑及脑干依靠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常出现眩晕等症状。可以出现舌暗淡,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搏沉弦,或弦滑无力常出现眩晕等症状。因此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厥证”等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认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与肝关系密切。《灵枢》有“上虚则眩”、“上所不足”、“髓海不足”均属因虚致眩。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发病原因之一。历来医家认为该病病因以虚为主,常夹风、火、痰、瘀在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发展。中医对VBI性眩晕病因病机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气虚为本、血瘀为患,痰饮瘀血为患,阴虚阳亏、痰瘀为患,瘀阻脉络为患,脾肾不足、痰瘀阻络为患其病机常与血虚血滞,夹痰上扰,气机受阻有关。丹红注射液是中药红花、丹参的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可以改善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具有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血供,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抑制血小板的凝集,降低纤维蛋白的含量,提高纤维蛋白溶解性[2]。经临床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机制:丹红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的后循环血管供血;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兴奋血管平滑肌,降低椎动脉阻力及缓解血管的痉挛;提高缺血部位的血流量;通过上述的各种作用,调节椎-基底动脉的供血,以改善脑干、小脑及枕叶的缺血缺氧状态,消除眩晕及其他并发症状。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为α-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剂,并具有较弱的非特异性钙离子拮抗作用,通过抑制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痉挛而改善大脑及四肢微循环血流,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红细胞变形性的功能。

本研究通过观察丹红注射液加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治疗VBI,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加注射用盐酸丁咯地尔在临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同样有效。但治疗组的自身先后对照,眩晕症状的缓解、TCD示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的改善非常明显(P<0.05),说明丹红注射液作用快、疗效高、疗程短,且安全(无输液反应及肝肾损害等),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预防TIA的有效药物。

[1]Report of the WHO task force on stroke and other cerebrovasular disorders.Recommendations on stroke prevention,diagnosis and therapy[J].Stroke,1989,20(10):1407-1431.

[2]邱乐,郑民安,蒋长盛,等.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661-662.

猜你喜欢
丹红注射用供血
乐坦®注射用红花黄色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丹红注射液就冠心病临床疗效及药物机制研究进展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与注射用美洛西林钠在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对比
辣语
丹红注射液对高糖引起腹膜间皮细胞损伤的作用
疏血通与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