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锋,王婧婧
脑梗死属于现代医学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范畴,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等临床特点,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占全部脑血管意外的60%~80%[1]。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脑梗死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救治降低了死亡率,但大多存活者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其高致残率给患者及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7年5月—2012年11月,我院应用壮医药壮通饮治疗恢复期脑梗死患者60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中恢复期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按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60岁;病程1个月~6个月,病情轻度10例,中度36例,重度14例;合并高血压49例,冠心病30例,2型糖尿病33例。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41岁~76岁,平均61岁;病程1个月~6个月;病情轻度11例,中度37例,重度12例;合并高血压50例,冠心病32例,2型糖尿病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予西药常规治疗:包括保护神经元、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常规康复训练等治疗。2周为1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其他影响神经功能康复的药物均不使用。基础治疗:依据《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按照“卒中单元模式”进行管理,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肥胖等进行积极的干预和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工作,积极处理并发症。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有高血压病、高血糖以及血脂紊乱者,均干预控制血压、血糖以及调整血脂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现代康复治疗作为常规背景治疗。其具体内容包括:神经肌肉促通术、站立训练等。康复训练内容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训练进展,选择相适应的训练方法。每天共训练2h,周一至周六共训练6d,周日休息,一般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壮通饮汤(药物组成:扶芳藤30g,参三七10g,黄花倒水莲25g),水煎2次,分早、晚服,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缺损程度评分标准[3]及中国脑卒中量表(CSS)、Barthel指数[4]评定标准:基本痊愈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5%,但<90%,病残程度为1级~3级;进步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但<45%;无变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恶化为功能缺损评分增多18%以上;死亡。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强,依赖性越小。<20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需要帮助;41分~60分:日常生活能力需要一定帮助;>60分:日常生活能力基本可以自理;若达到100分,表示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不需要照顾,可以自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患者能完全独立生活,也许不能烹饪、料理家务或与他人接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 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s) 分
组别 n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Barthel指数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60 42.79±3.65 33.17±2.761)2) 27.41±9.86 43.97±11.861)2)对照组 60 41.86±4.18 38.36±3.05 25.63±9.17 29.36±12.44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中风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缺血性中风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目前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治疗尚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西医主要是保护神经元、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聚集、常规康复训练及对症治疗,患者康复时间长,有的长期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差,给社会家庭和患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脑梗死恢复期属中医“缺血性中风”范畴。壮医药治疗脑梗死理论注重疏通三道两路,调治“巧坞”。其中三道指谷道(壮语:dungxsaej)、气道(壮语:lohheiq)、水道(壮语:lohraemx),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化生、储藏、输布、运行的场所。两路指龙路、火路。龙路在人体内主要是血液的通道,又称血脉、龙脉,其功能主要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火路在人体为传感之道,用现代语言来说可称为信息通道,其中枢为“巧坞”。“巧坞”代表人头脑机能。
壮通饮主要由扶芳藤、参三七、黄花倒水莲三味广西特色壮药配伍而成。扶芳藤(壮名Gaeuciengaen)是广西特产壮药之一,性味辛平,功效:通火路、龙路,舒筋脉、散瘀血、补虚。参三七(壮名Godienzcaet)是广西民间常用名贵药,别名田七、血参、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功效:除瘀血、通龙路、止血、消肿、止疼痛。黄花倒水莲(壮名Gosinhvahenj)是广西特产的壮药,性味甘、微温,功效:活血止血、祛湿解毒、补虚健体。壮通饮是根据壮医理论从疏通人体三道两路调治“巧坞”角度出发,通过严谨配伍组成治疗脑梗死的验方。周智等[5]研究报道,扶芳藤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凝血功能,可以降低全血比黏度和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能够缩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寇俊萍等[6]报道,黄花倒水莲总甙能够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系统发挥抗凝血及抗血栓作用。李浩等[7]报道,黄花倒水莲总甙能抑制高分子右旋糖酐血瘀模型和高脂血症造成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脂。张金生等[8]报道,三七总皂甙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率。魏楚蓉等[9]报道,三七总皂甙能够促进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刘燕平等[10]报道,壮通饮能够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壮通饮中的扶芳藤及参三七有促进干细胞增殖的作用,扶芳藤、参三七、黄花倒水莲都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循环、抗凝血、抗血栓作用。
本临床研究发现壮通饮治疗恢复性脑梗死愈显率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愈显率为81.7%,对照组为60.0%。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通过临床对照观察,壮通饮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确切。
[1]张国瑾,赵增荣.国外脑血管疾病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1.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98,21(1):60.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4]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92-293.
[5]周智,韦奇志,吴植强,等.扶芳藤对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J].广西医学,2011,33(7):810-812.
[6]寇俊萍,李景峰,朱丹妮,等.黄花倒水莲总甙对凝血系统及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3,34(3):257-260.
[7]李浩,王秋娟,朱丹妮,等.黄花倒水莲总甙对血瘀大鼠和高血脂症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11):21-23.
[8]张金生,张宝霞.三七总皂甙对脑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效率的临床观察[J].河南中医,2009,29(3):260-261.
[9]魏楚蓉,孙戈.三七总皂甙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活性影响及促分化作用[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29(8):64-68.
[10]刘燕平,黄芩汉.壮通饮治疗浊脂瘀阻型高血脂症56例[J].陕西中医,2009,30(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