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浚峰,许成岗,黄 静,刘东岗,牛小丽
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因素,而脑梗死所致残疾更为广大老年患者所忧虑。如何更加有效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最大程度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为本研究探讨的重点。
1.1 临床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11月共收治急性脑梗死123例。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入选标准: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初次发病;年龄在80岁以下;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脑梗死发病前后没有其他疾病引起的残疾。排除标准:溶栓治疗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进展性卒中;瘫痪肢体肌力≥Ⅳ级[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96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76分];意识障碍者。入选的123例患者,经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37例,女25例;年龄63.38岁±7.65岁;合并高血压49例,糖尿病34例,冠心病20例,心房纤颤8例;基底节病变49例,脑叶病变13例。对照组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61.72岁±6.82岁;合并高血压50例,糖尿病38例,冠心病19例,心房纤颤6例;基底节病变46例,脑叶病变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药物包括:增加脑血流量、抗血小板凝集剂、活血化瘀、营养神经、自由基清除剂等。静脉输液以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改口服基础药物维持。康复训练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48h或入院72h开始介入,按照正规的康复医疗程序进行训练,循序渐进不断提高训练强度。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常州雅思生产的脑循环系统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FN),电极放置于两侧乳突,每次通电20min,每日2次,10次为1个疗程,间隔3d,开始下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
1.3 评估方法 运动功能采用FMA评分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1987年修订的Barthel ADL指数评定[2]。首次评定在入选治疗前48h内进行,于治疗4周后进行再评定,评定由经专门培训的同一医师完成。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FMA、MBI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FMA MBI治疗组 治疗前62 31.81±19.19 25.47±15.57治疗后 62 62.10±28.181)2) 56.63±26.771)2)对照组 治疗前 61 32.54±18.74 32.54±18.74治疗后 61 51.30±26.561) 47.21±28.79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P<0.01
2.2 不良反应 FN电刺激治疗过程中,检测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未发现患者生命体征有明显改变,所有患者均能忍受电极处局部轻度刺激感,说明本治疗无不良反应。
脑卒中是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是脑卒中治疗的首要任务。研究表明,发病2周内系统康复治疗可有效防止和减轻各种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并且康复治疗介入越早,住院时间越短。通过早期康复介入治疗可使70%的患者重新获得日常生活自理能力[3,4]7年 Nakai等[5]首次提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增加缺血区的脑血流量(rCBF),减轻白细胞浸润及脑水肿,减少细胞坏死和凋亡,缩小梗死体积40%~70%。近年的研究表明在预先给予电刺激FN,可抑制脑梗死后脑组织内Nogo-A mRNA表达,降低神经元对白介素-1的敏感性,调节线粒体功能,从而有效地抑制脑梗死半影区内炎症的发展。改善病灶半影区的内环境,使之更有利于神经生长锥的延伸及突触的再生[6,7]。起到预防性脑保护,延长治疗时间窗的作用[8]。其神经源性保护作用可能通过FN与大脑皮质等部位互相联系的神经元传导通路实现。它们接受肌体缺血、缺氧的刺激,通过一系列的生理与生化机制,对心、脑等重要器官产生明显的缺血性保护,使缺血损伤减轻或不出现,使缺血损伤的范围明显缩小,并使因缺血对运动、感觉功能的损害明显减轻[9,10]。另外,小脑顶核电刺激还可通过调节激素分泌、递质释放或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从而影响神经再生[11]。应用电刺激FN改善脑卒中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已有报道[12],但大多是在发病急性期的观察,有关电刺激FN与神经康复治疗疗效的比较,以及恢复期疗效的观察少有报道,为此本研究观察电刺激FN结合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脑循环系统治疗仪采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能够产生安全有效的仿生物电治疗电流,通过体表电极,引入小脑顶区刺激小脑顶核,产生生物效应[13]。结合Brostrunm、Bobath等康复训练技术,经过2个月的治疗,结果表明电刺激FN结合早期康复训练,较对照组有更明显的疗效。在使用电刺激FN治疗仪的治疗过程中,无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变化[14],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但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引起心率加快,不宜使用小脑顶核电刺激。总之,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功能预后,且安全有效。
[1]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79-380.
[2]王新德,朱镛连.神经病学-神经康复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1-153;183-184.
[3]朱玉连,胡永善,吴毅.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前3个月功能恢复的可能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18-19.
[4]张雯,吴卫青,杨蓉.早期康复介入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1年随访[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57-2358.
[5]Nakai M,Ladecola C,Ruggiero DA,etal.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increases cerebral blood flow without change in local metabolism[J].Brain Res,1983,260(1):35-49.
[6]Golanov EV,Christensen JD,Reis DJ.Role of potassium channels in the central neurogenic neuroprotection elicited by cerebellar stimulation in rat[J].Brain Res,1999,842(2):496-500.
[7]Zhou P,Qian L,Zhou T,etal.Mitochondria are involved in the neuro-genic neuroprotection conferred by stimulation of 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J].J Neurochem,2005,95(1):221-229.
[8]邓志宽,董为伟.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局灶性脑缺血“治疗时间窗”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3):1173-1175.
[9]Golanov EV,Zhou P.Neurogenic neuroprotection[J].Cell Mol Neurobiol,2003,23(4-5):651-663.
[10]Glickstein SB,Lich CP,Reis DJ,etal.Stimulation of the subthalamic vasodilator area and fastigial nucleus independently protects the brain against focal ischemia[J].Brain Res,2001,912(1):47-59.
[11]李又福,黎春镛.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大鼠脑梗死后皮层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3):1647-1649.
[12]胡安居,李丽.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卒中的康复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1,5(3):81.
[13]姚金荣,王东升,郑惠民.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康复治疗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预后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08-4409.
[14]许有志,李云松.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7):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