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和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2013-09-14 09:25潘晓帆周其达邹锡良朱晓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全血半胱氨酸颈动脉

潘晓帆,周其达,邹锡良,朱晓华

目前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患病者年轻化趋势。该病症状复杂,与脑损伤部位、缺血程度等因素有关,轻者可以完全无症状,或反复发作出现肢体瘫痪或眩晕;重者不仅出现肢体瘫痪,甚至急性昏迷性死亡、癫痫发作。据统计,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病死率为5%~10%,存活者中致残率高达50%[1]。根据病程可将该类患者分为完全型和进展型两种,其中进展型患者发病率不断增加,其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而目前的医疗技术在阻止其进展方面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本研究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和同型半胱氨酸(Hcy)展开研究分析,以期找到两者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相关指标的关系,为该类患者的预防、干预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入选病例为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诊断明确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脑梗死患者。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证实梗死灶的存在;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及3个月内使用过降纤、抗凝、降脂及维生素B12类药物的患者。将确诊并符合标准首次发病的2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1h~24h,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发展恶化将其分为两组。进展性脑梗死组(进展组)61例,男39例,女22例,年龄(61.7±10.2)岁;非进展性脑梗死组(非进展组)185例,男144例,女41例,年龄(59.1±12.2)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活血化瘀及脑保护治疗,全部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检测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b、Hcy,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于治疗第7天再次采血检测患者的Fib和Hcy。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Fib和Hcy水平比较 入院后第2天进展组患者Fib和Hcy均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第7天,两组患者Fib和Hcy均有所降低,但进展组依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ib和Hcy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Fib和Hcy水平比较(±s)

组别 Fib(g/L)Hcy(μmol/L)2d 7d 2d 7d进展组 5.56±1.14 5.11±1.35 26.09±6.47 23.32±5.78非进展组 4.44±0.97 4.09±0.58 18.33±5.02 16.97±6.31 t值 7.478 5.729 9.710 6.955 P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 入院时,进展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进展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颈动脉IMT检查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和颈动脉IMT检查结果(±s)

组别 n 全血黏度(mPa·s) 全血还原黏度(mPa·s) 血浆比黏度(mPa·s) 红细胞比容(%) IMT(mm)进展组 61 4.73±1.21 8.98±0.64 1.82±0.13 44.32±5.27 1.47±0.35非进展组 185 4.02±0.88 8.11±0.97 1.69±0.08 40.87±3.99 1.23±0.21 t值 4.949 6.546 9.291 5.384 6.457 P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比较 入院时,进展组的TC、TG、 LDL-C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n TC TG HDL-C LDL-C进展组 61 5.31±1.22 2.01±0.34 1.25±0.22 3.08±0.41非进展组 185 4.27±0.86 1.33±0.42 1.31±0.29 2.27±0.61 t值 7.278 11.462 -1.481 9.669 P <0.05 <0.05 >0.05 <0.05

2.4 进展组Fib、Hcy与其他指标的Pearsons相关性分析Fib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613、0.544、0.507、0.496,P<0.05);Hcy与IMT、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593、0.601、0.527、0.452,P<0.05)。

3 讨 论

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发病率占脑梗死患者的比例不断攀升,且进展型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较大。许多学者对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展开了研究,但其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血栓和栓塞是脑梗死发病的基础,而进展型患者在其基础上发生,血小板黏附释放一系列的刺激物质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导致动脉管腔狭窄,促使原本狭窄的管腔内血流量加速甚至停滞而使梗死面积扩大,患者病情加重。研究发现,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凝血功能异常、颈动脉斑块、炎性因子、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治疗时间窗的掌握等都可能是导致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3-10]。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现,Fib、Hcy是比较公认的危险因素[11,12]。本研究发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Fib在发病时和治疗7d后均高于非进展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b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血小板聚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血浆黏度的主要成分,在血液流变学与血流变学的研究中发现,纤维蛋白原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沉降率及血小板聚集呈显著正相关,从理论角度上讲,脑梗死患者Fib含量增加可导致血栓形成、斑块破裂的发生进而加重病情的恶化[13,14]。本研究发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非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Fib与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比容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Fib的升高促进了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Hcy是国内外公认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备受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青睐。Hcy对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破坏机体凝血和纤溶之间的平衡、影响脂质代谢等均能促进进展型脑梗死的发生发展[15]。本研究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Hcy和血脂水平进行Pearsons分析,结果发现Hcy与IMT、TC、TG、LDL-C呈显著正相关。高血脂、IMT增加是血栓和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Hcy同样是血栓和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对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Fib、Hcy水平与进展型脑梗死密切相关,急性脑梗死患者Fib、Hcy指标可以作为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检测指标,同时提示临床针对Fib、Hcy偏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对症治疗是否可以起到减少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保护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5.

[2]中华医学会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秦洁行,苗玲.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5,33(9):114-116.

[4]李颖,张惠敏.老年进展性脑梗死与血脂、纤维蛋白原关系的探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9,38(1):70-71.

[5]樊双义,王天昊,何宝明,等.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2):1118-1121.

[6]李成哲,陈正娜,刘家敏.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的临床研究[J].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2):28-29.

[7]张红梅.延长静脉溶栓时间窗治疗后循环进展性卒中的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0.

[8]李丹,宁显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9,15(7):1003-1005.

[9]潘公华.后循环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J].心脑血管病防治,2009,9(6):447-448.

[10]李世英,阎冰,夏静.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2):147-149.

[11]吴文法,凌莉,张素平.纤维蛋白原与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12):1145-1146.

[12]刘君,万云高,孙志媛,等.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1):116-120.

[13]潘晓帆,周其达,华健.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11):1144-1145.

[14]常玉荣,苗丽娟,葛庆峰,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特征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07,36(8):960-962.

[15]王杨,王金和,程佩兰.同型半胱氨酸的致病机理及临床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2):137-139.

猜你喜欢
全血半胱氨酸颈动脉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健康人群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的水平关系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