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兰
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应用丁苯酞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60例,并与6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2008年10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且表现为精神及意识障碍呈痴呆状态。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40例,女20例;年龄12岁~75岁,平均32.16岁;昏迷时间0.5h~72h,平均6.2h;清醒后距发生DEACMP时间3d~17d;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0分~9分32例,10分~20分20例,21分~26分8例,27分~30分0例。对照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年龄11岁~76岁,平均32.0岁;昏迷时间0.5h~70h,平均6.25h;醒后距发生DEACMP时间4d~1 6d;MMSE评分:0分~9分3 2例,1 0分~2 0分2 0例,2 1分~26分8例,27分~30分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昏迷时间、清醒后距发生DEACMP时间、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胞二磷胆碱5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输注,1次/日,疗程14d,甲泼尼龙针40mg静脉推注,1次/日,共用5d,并给予高压氧,每日1次,20 d为1个疗程,间隔3d~5d开始第2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mg,每日3次口服,14d为1个疗程,间隔3d~5d开始第2个疗程。针刺:采用传统的针刺疗法刺激患者的人中、十宜、合谷、太冲,必要时重刺神门、大椎及足底的勇泉穴,力求患者出现相应的反应,每日1次,每次留针15min~30min,14d为1个疗程,间隔3d~5d开始第2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用药期间详细记录临床表现的改变;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血脂、血糖、电解质及肝、肾功能,了解药物对脏器的影响;治疗前后各做1次头CT或MRI、脑电图检查。
1.4 疗效评定标准 对临床症状、意识、生活能力、智能、语言和运动功能进行评估。痊愈:临床症状消失,神志恢复,生活能力正常者,MMSE评分27分~30分;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智力、语言、生活能力基本恢复者,MMSE评分10分~26分;无效:症状无改善,仍呈痴呆、运动功能丧失及大小便失禁状态,生活不能自理及自动放弃治疗者;死亡,MMSE评分0分~9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比较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近期内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
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脑缺氧、脑水肿,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可促使脑组织缺血性软化或广泛脱髓鞘病变,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经治疗,意识恢复后,有10%~30%的患者会发生迟发性脑病[1]。治疗迟发性脑病的关键同样是纠正脑组织缺氧及脑水肿,改善微循环,重建脑细胞功能。
丁苯酞软胶囊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能量代谢和缺血脑区的微循环和血流量,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并具有抗脑血栓形成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丁苯酞可显著增加大脑的局部血流量,挽救缺血半暗带濒危的神经细胞,改善有记忆功能分布的神经细胞功能,有效逆转或改善脑缺血引起的记忆功能障碍。针刺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刺激后使相应的脑区血流增加,兴奋大脑皮层,改善患者脑部供氧需求,促进衰退神经元的能量代谢等[2]。高压氧治疗可使脑组织血氧含量增加,纠正脑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因缺氧而受到损害的脑细胞功能恢复,同时也改善了血管壁细胞的营养状况,阻止脑血管缺血缺氧性损害的继续恶化,促使血管内膜损伤的修复,减轻或避免诱发广泛的脑部闭塞性血管内膜炎以及血栓形成和出血发生,促使脑血管侧支循环的结构与功能的修复[3]。三者合用可调节脑的能量代谢,增加脑血流量,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DEACMP认知功能障碍,减少DEACMP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软胶囊及针刺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安全可靠。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3.
[2]Kurosinski P,Cotz J.Glial cells under physiologic and pathologic conditions[J].Arch Neruol,2002,59(10):1524-1528.
[3]匡爱华,贾绍斌.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6):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