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育未来主体税源的构想

2013-09-13 00:07:16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3年4期
关键词:费改税税源税种

胡 森

税源作为税收收入的经济来源,其丰裕程度决定着税收总量的规模。不仅如此,税源要真正转化成税收,还需要一个比较合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既需要良好的税收制度和政策环境作支撑,同时也需要税务部门加大落实力度,提高征管水平。由于结构性减税和公共基础设施、转移支付增加等重大因素影响,地方财政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对地方税收增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收收入能否持续高速增长,化解税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税务部门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鸡西市地方税收虽然大部分仍旧来自于老牌产业、税种和企业,煤炭资源依赖程度仍然较高,但透过产业税收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市的产业结构性调整在税收领域已初现端倪。

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项目建设,转变增长方式

鸡西市因煤而建,依煤而兴,煤炭采掘和初加工在经济总量中比重较高,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国内市场竞争能力差,企业发展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单纯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依靠增加规模增加效益的局面,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调结构、转方式、提档升级,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是推动十二五时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培育我市未来主体税源的必由之路。

(一)依托矿产资源,发展接续产业,打牢工业基础

鸡西矿产资源丰富,重要矿产有15种,其中煤炭总储量72.6亿吨;石墨总储量7.8亿吨,居亚洲之首。是我市的两大传统产业、立市之基。但在资源利用上,我市煤炭、石墨工业仍处于产品原生态、技术低水平、劳动密集型的经济结构,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远远不够。要改变原来挖煤、运煤、卖煤、依赖煤的粗放发展方式,依托两大资源的比较优势,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城市转型的发展主线,巩固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成果,关、停、并、转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小煤井,改进开采、安全生产技术,提高产量和资源回收率。

(二)发展多元经济,优化调整结构,培育替代产业

为打破“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降低鸡西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性,防止出现1992年煤炭市场不好影响整体经济的局面,着重发展机械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冶金、化工、新能源材料、风能发电等非煤产业,与传统产业形成互补,缩小产业差距,逐步改变单一、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形成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产业格局,集聚产业合力,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和风险抵御能力,达产达效后预计实现利润512,866万元,税金308,814万元,在十二五期末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税种管理,推进费改税进程,完善现行税制

(一)加强税种管理

在未来5年内,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主体税种地位不会改变,但随着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的试点的铺开,以及计税工资和个人所得税扣除费用的提高,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税收比重会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预计营业税比重在十二五期间将会下降10%左右,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幅分别将回落到50%和30%左右。相反,一些地方小税种近年来表现突出,虽然总量比不上大税种,但就入库级次来说,却是实实在在能够看得见、花得着的本级收入、真金白银。

在加强三个大税种管理的同时,要着重关注以下几个小税种。

1.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从落实新征税范围等级和单位税额工作看,2011年同比新增税源超过7000万元,加之我市新确立的产业项目用地超过300万平米,新项目增加税源3000万元左右,预计2015年土地使用税总量将达到4.5亿元左右。因此,要继续推进土地使用税新等级征税范围和新单位税额的税收政策落实工作,将国土“二调”信息全面应用到土地使用税管理中,逐户核查原有宗地信息,及时添加新增项目宗地信息,核准税源底数。

2.加强房产税管理。2011年,上海、重庆开展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对第二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新购房以及独栋别墅高档公寓,按房屋评估价值70%和0.5%-1.2%税率征收。我市私有住房超过100万套,第二套住房保守估计也将超过20万套,按照上海市方法计算,每年大约会有3,300万元的税源。因此,要做好调查摸底,以及建立税源数据库等相关准备工作。

(二)推进费改税进程

纵观世界各国的财政收入都是由税收和收费二者组成的,以税为主,以费为辅。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普遍遵循“以税聚财”和政府集中理财(以分级财政为基础)的基本规律。税收通常占政府财政收人的90%左右,包括收费在内的非税收人所占比重很小。例如美国和法国的非税收入大体占税收总收人的10%,德国1994年的收费收入占财政总收人的8.1%。而在1996年我国财政收入中,收费、基金总收入金额约为3621.9亿元(不包括社会保障基金1014.7亿元),扣除纳入预算管理的83项行政性收费127.1亿元,以及拟取消的收费、基金约120亿元,相当于当年国内财政收入的46%左右。税外收费项目依然较多,乱收费,费多税少,费强税弱,以费挤税的问题日益突出。造成了我国财政分配渠道的多元化和国家财力的分散化,使部门利益扩张,财政调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因此,费改税势在必行。

费改税的设想是:一是将目前征收的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代征的文化事业建设费统筹考虑,统一改为教育税,下设教育、文化2个税目;将目前的社会保障统筹等收费改为社会保障税,下设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5个税目;将防洪保安费并入到城市维护建设税征收,纳入城市整体规划,下设城市建设维护、城市防洪2个税目。二是加强立法,提高费改税后的法律地位,增强执法刚性,防止出现目前征收过程中的随意性,依法行政,规范管理。三是费改税后应该重新考虑税基问题,探讨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额和营业额以及有经营收入的单位和个人收入作为税基。

总之,税源,乃税收的源泉,它不仅是税收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由于税源只有通过税收征管才能转化为税款,税收征管水平对税源与实际税收的差距就有决定性的作用。既然税收征管是税务工作的中心环节,那么税源管理就是税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圩岸.保持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J].中国税务,2002(2).

[2]李大明.税收征管中的若干问题[J].税务研究,2001(5).

[3]杨虹.总部经济模式下的税源特点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猜你喜欢
费改税税源税种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涵养税源
做实社会保险个人账户的可行性思考
商(2016年29期)2016-10-29 11:04:16
环境保护“费改税”应该重点关注的两个问题
水资源税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3:37
税收激励与企业科技创新——基于税种、优惠方式差异的研究
对我国社会保障“费改税”的思考
商(2016年13期)2016-05-20 08:25:58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商场现代化(2016年4期)2016-04-08 18:35:26
税源专业化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税收与税源背离对区域协调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