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玲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与危重症,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是产科护理亟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1]。本文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8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回顾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84例,年龄20~45岁,平均(27.5±2.9)岁;孕周37~42周,平均(38.7±0.8)周;初产妇356例,经产妇238例。其中有人工流产史417例,人工流产次数1~4次,平均(2.2±0.4)次。所有产妇均有剖宫产指证,排除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者。按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92例划分,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剖宫产分娩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综合评估产妇情况,建立专门剖宫产护理档案,进行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全程精心护理[2,3]。
1.3 效果观察 比较两组产妇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出血量。出血量计算方法:先用吸引器吸净羊水,吸血,再测量瓶中血量,评估手术单血迹污染面积计算出血量(血染面积10 cm×10 cm的血量约为5 ml);术后24 h出血量采用产妇计血量纸称重法计算。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失血量≥500 ml或分娩24 h后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
2.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我院妇产科共行剖宫产分娩产妇584例,发生产后出血 69例,产后出血发生率11.82%,其中,干预组占3.94%,对照组占7.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 干预组产妇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产后出血患者均经补充血容量等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7~21 d后痊愈出院。随访3~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例。
表1 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例,%)
3.1 产前护理 ①及早发现高危妊娠因素:在孕早期检查时详细询问病史和分娩史,认真检查,及早发现高危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预防措施,适当时终止妊娠。对于合并有严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孕妇,应劝其适时住院分娩,高危住院孕产妇应做好急救准备。②健康宣教:加强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怀孕保健、剖宫产及产后出血的认识,保证孕妇营养,注意适当锻炼,增强身体素质。③心理护理:剖宫产孕产妇大多存在焦虑、恐惧等分娩心理,术前积极访视能有效地降低产妇紧张,护理人员应主动关心体贴产妇,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实行专职助产士与家属(以丈夫为主)全程陪伴分娩,给予产妇信心[4]。
3.2 产时护理 ①营造温馨的分娩环境:通过提供温馨的生产环境来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如在房间内张贴宝宝微笑的图片,挂粉色系的窗帘,播放舒缓柔和的音乐,营造家庭式病房,使产妇感受到家的温馨,减轻分娩时的无助与恐惧感,愉快地迎接产程。②产程护理:密切监测产妇的胎心及宫缩情况,加强对产妇的情绪缓和与心理疏导。胎儿娩出后立即告知产妇宝宝已安全降生,并用赞美的语言描述宝宝的头发、皮肤、身长等情况。如婴儿出现异常,注意要避开产妇处理,以免增加其心理负担,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3.3 产后护理 ①加强产后2 h护理:产后2 h是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发期。术后应密切监测产妇的宫缩、阴道出血、膀胱充盈及新生儿等情况,如发现产后出血的征兆应立即采取有效救治措施。②病情监测:产后出血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要尽量保证卧床休息,遵医嘱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并密切观察宫底高度、子宫恢复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病情较重者需行心电监护。③其他护理:加强产妇及其家属对产后出血的认识,稳定患者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5]。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修养环境,强调家属与产妇的交流,防止产后抑郁。同时增加营养支持,保持患者身体干净清爽,预防院内感染,促进早日康复。
[1] 刘燕君.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临床医药实践,2012,21(2):142-144.
[2] 马海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26-227.
[3] 陈娟.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工企医刊,2012,25(4):84.
[4] 冉令梅.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社区医学杂志,2008,6(13):40-41.
[5] 刘娟.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814-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