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当宁 (陕西省咸阳彩虹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脏结构性或者功能性病变的一组综合征。他会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出量不足而不能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使一些重要组织、器官的灌注量不足而引起体循环或者肺循环的淤血[1]。由于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与心力衰竭密切相关,故笔者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5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30~85岁,平均(62.5±6.5)岁,男34例,女16例,均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其余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的患者实施联合用药治疗,按照用药的说明指导,进行维持4周的治疗[2]。观察组的患者在入院的第二天早上、出院前的早晨空腹状态下采取肘静脉血6 ml,再经离心取血清3 ml,留取保存等待检验。运用国际临床化学会介绍的方法对心肌酶进行检测,使用全血肝素抗凝的方法对肌钙蛋白进行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的方法对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对照组在相同时间进行取血检测。
1.3 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试验数据,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检验取得的数值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C-反应蛋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在治疗后恢复到对照组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s,mg/L)
表1 两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s,mg/L)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50 4.87 ±3.98 2.49 ±1.12对照组 50 2.29 ±1.21 2.31 ±0.36 P值 <0.05 >0.05
2.2 心肌酶、肌钙蛋白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肌钙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仍旧高于对照组的正常值(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的比较(±s,g/d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的比较(±s,g/dl)
组别 例数肌钙蛋白 心肌酶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0.378 ±0.029 0.229 ±0.015 35.78 ±8.97 22.13±24.18对照组 50 0.014 ±0.002 0.014 ±0.002 8.23 ±2.13 8.23 ±2.13 P值 <0.05 <0.05 <0.05 <0.05
心力衰竭可能发生在各个年龄段,通常情况下一般的症状可以被控制,甚至部分患者可以获得痊愈,但大多数患者的症状是反复发作。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神经激素的慢性作用加速了心力衰竭的进展。C-反应蛋白是机体产生的急性期反应蛋白,是肝脏在急性期合成的,引起血管内皮的受损,发生心肌缺血、缺氧等一系列症状。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在治疗前高于治疗后,并且治疗后水平与对照组健康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相当。细胞的酶学变化可反映心肌的损害程度,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血清中的心肌酶水平升高。肌钙蛋白在心力衰竭发病后2~4 h内明显增高[3],故可作为评价心肌损害的血清标志物,本次研究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肌钙蛋白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仍然高于对照组的水平(P <0.05)。
综上所述,监测心力衰竭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广泛应用。
[1]孙彩虹,逢淑申,谭 兰,等.急性脑血管病时心肌酶谱的变化[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17(4):240.
[2]葛晓丽.心力衰竭治疗前后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及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20:2338.
[3]夏林虎,惠 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J].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