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话的人

2013-09-09 02:19何英
文学自由谈 2013年4期
关键词:批评家文体文学

何英

新疆评论家韩子勇,在他为数众多的著述里,有两本书的书名,在我,甚至在整整一两代新疆文学人那里,都是一种身份的暗示:《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边疆的目光》。所以,当我以偏远省份的文化身份,用边疆的目光,展开类似于向内陆中心喊话的某种冲动,这也是我在《周涛的精神谱系》一文中对周涛的概括:实际上多年来的写作,似乎都在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向内陆中心喊话”的人。

一批新疆文学人,都是喊话的人。

我这个评论领域的喊话的人,一点也不自卑自馁。有些人表现出对文化中心区的讨人喜欢的自卑自馁态度,其实是一种策略——连网上沸发盈天的草根评论家们都能说出令人大吃一惊的话来,这个年月,文化民主早已进程到谁也别觉着话筒永远在自己手里。沈从文这个“乡下人”,不是走到现代文学的最中心位置去了么。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独立看法,反而是对所有人的真正尊重。不带偏见不含恩怨,不扯是非不拉团伙……我既欣赏李建军的批评,也赞叹贾平凹的文学,我欣赏李建军的批评,不代表我同意他所有的观点,我赞叹贾平凹的文学,不表示我对他没有批评。这就是偏远省份和边疆目光带来的好处:一切都是非功利的。当然,世上的事都是知易行难,相对非功利罢了。但我也总怀疑那些格外强调各种外部因素对批评的干扰,好象批评家尽是些可以昧着自己艺术良心知觉、职业道德操守的混蛋。其实,让批评家说谎话也是困难的,如果他说了违背自己良心的话,他是会很痛苦的。这意味着在自己的名字上面泼上污水,让自己成为一个骗子、说谎者。这对于靠言语、语言过活的人来说,还有比让自己失去信誉并也许最终导致名誉破产更严重的事情吗?如果这一切都不足于威慑他,让他做到批评家的自律,那他就根本不是批评家。

如果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批评都在找寻、塑形自己的独立文体,那么,当这种文体与女性的身份结合时,要求就更为复杂了。我不止听到一两个朋友说,你的批评不像女人写的。我将此理解为一种善意的表扬:你终于超越了女性的身份,或者说,你可以像一个男人一样思考了。因此,对我而言,一方面是偏远省份边疆目光,另一方面,我还是一个女的。所有这些也许不利的因素却因种种的因缘聚合,发生了某种化合反应,我所企望的那样一种境界。弗吉尼亚·伍尔芙说过:“只有双性同体的大脑才能创造出合格的作品。这种作品由于消弥了性别偏见而对男女两性都有助益。”我很遗憾我的批评很多时候表现得不像一个女的,这不怨我。到目前为止,女性还是第二性。整个批评史的男性话语构成,决定了我们必须用他们的说辞,他们的概念他们的方法,他们的批评史资源,甚至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女性主义的批评是很晚近的事了。如果我的批评表现出一些男性化特征而不够女人味儿,我只能因此抱歉那些对我女性身份有期待的读者,我会尽量尽可能地时时想到:在批评之外,甚至批评以内,我还是一个女的。但我也听到有人说,你的批评还是有女性色彩,比如有女性的感性甚至柔情。文学批评者黄桂元曾说:“她的笔意妖娆,肌理华美,不搞创作显然是可惜的;但同时,她的立论严谨,言说周密,有雄辩之风,不从事文学批评同样可惜。”这是同学之间的善意美言,我自己不敢当真,相信读者也不会当真。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批评家的黄桂元,他看出来我的批评还是有女性特征:力求有细腻的肌理,渴望批评的文体之美。

“纯真之眼”,这个十九世纪美术批评家罗斯金提出的概念,历经阿恩海姆、贡布里希的理论挑战,其概念的真理空间似乎所剩无几了。贡布里希说,不存在纯真之眼,人们在看一个艺术品对象时不可能不带有先入之见。贡布里希当然说了一句大实话,但我猜想,罗斯金在提出纯真之眼的概念时何尝不知道!他只不过想以一个极端的、理想的、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概念,来绝对化他想象中的艺术创作而已。

在这个失却了整体想象的世界,一切都已支离破碎难以确定,真理的有限性使用成了我们的智慧。在文学批评中何妨重提“纯真之眼”?也许,一个未经知识的定见或偏见污染,不畏世事艰难人情窘迫的孩童,看出来的世界最接近世界的本原。

批评家的纯真之眼,可以规避他人云亦云。说好的时候,都好成一个样儿。说不好的时候,也不好成一个样儿。这不自然,也不真实,更不符合批评家的专业道德。在纯真之眼里,世界上没有超出“真”的更高的价值,如果他认可了“真”的最高价值,他怎么能忍受“假”,指出“假”处,只为了为心中的“真”张目;批评家的纯真之眼,可以规避他拉帮结伙、混迹江湖。一个不人云亦云的人,有了独立的意志渴念,是不愿平庸地加入合唱团的,自然也不懂得理会那些江湖恩怨。或有前辈忧心忡忡地告诫:得罪多少人哪,稍不留意惹祸上身。告诫之为告诫,也许恰恰在于被告诫之人之事是难以告诫的。按说我应该汲取前辈的善意告诫,之经验之教训一定富含人生哲理。然而不知不觉身在其中也已十余年,浑然忘掉了别人告诫之苦心,好象这些善意的劝说是某种阻逆的、另一个世界的负面能量,人们通常不去想另一个世界的负面能量,是一种愚钝的、类似于驼鸟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人类天然地听不进去阻碍他本性的告诫?个中得失不及总结。惟幸心中幻想,是有双力争纯真的眼睛,如此还计什么伤痛。

批评家的纯真之眼,可以规避他不懂得美的价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批评家们就在找寻、塑形自己的独立文体。在学科化、规范化、学理化之后,是批评情美价值的失落。我们看到的大部分批评难以称其为美,而美是一种价值。在这个铺天盖地的审美日常化进程中,最该有美的品质的批评,反而灰头土脸无态无姿;批评家的纯真之眼,可以规避他自降体格,写出自己都不满意的作品。一个批评家在当今,还有谁管得了他说话的嘴。要说自律,批评家是最该有自律精神的族群,只要保证了每篇作品都在它必然呱呱坠地的时分生产出来,保证它满满浸含着你对它的爱与责任,它是你的体温、气质、精血、智慧的结晶,而你爱惜羽毛胜于一切,那么,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的责任心更高贵呢;批评家的纯真之眼,可以规避他违背爱智求真的批评灵魂。批评家也是在进行艺术创作,这种创作的要求也许更为复杂而精深。不但世俗的是非利害关系不在眼中,心灵神思的更大自由,才是她宛若天真孩童在自己的游戏王国里纵横驰骋的至高享受:至臻至纯的艺术之境,是“非功利”的顶级游戏,彻底地展现个人的禀赋与才华,纵横自己的百伶百俐,既可尖诮幽默又能高雅纯粹……如若能此,人生还有何求。

猜你喜欢
批评家文体文学
第七代批评家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另类文体巧谋篇
文学小说
贾方舟: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平台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文学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授奖辞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