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和效应控制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2013-09-09 07:17剑,顾
振动与冲击 2013年10期
关键词:风振锥度顺风

黄 剑,顾 明

(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正在兴起建设大量的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的增加将导致作用在建筑上部的风速增加,同时上部较高的风速仍存在较高的湍流[1];此外,超高层建筑在风作用下会产生分离及旋涡脱落。这些原因导致高层建筑承受很大的风荷载。再加上建筑自振周期大、阻尼小,风振响应将特别显著,常常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舒适性[2]。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和效应的控制一直是结构风工程领域关注的方向。

目前工程实际中常采用气动措施和安装辅助阻尼系统来进行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效应控制。所谓气动措施一般是指,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通过建筑模型风洞试验确定优化气动外形,以达到降低风荷载和响应的目的。而辅助阻尼系统方法则是在建筑物的适当位置上设置适当的阻尼器,以增加建筑物的等效阻尼,从而达到降低结构风致振动的目的。显然,辅助阻尼系统方法仅能控制建筑结构的风致振动,而气动措施可以从根源上降低风荷载,除了控制建筑物的风致振动外,还可以控制建筑结构的静风载效应(静力变形等)以及局部风荷载(比如降低玻璃幕墙的风荷载),因而其控制范围更广。

开展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和效应控制的研究对结构风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设计高层建筑具有重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总结了各种气动措施对超高层建筑横风向、顺风向、扭转方向荷载和效应控制以及局部风压控制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辅助阻尼系统控制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的研究现状,给出了气动措施和辅助阻尼系统措施在典型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效应控制的实例,最后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1 控制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和效应的气动措施

对于典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的分量: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顺风向风荷载主要是由迎风面和背风面压力脉动产生的,并受来流湍流的影响;横风向风荷载主要由剪切层分离产生的旋涡脱落引起;扭转方向风荷载是由于建筑表面压力分布的不对称引起[3]。采用气动措施可影响流场,以优化结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的荷载。此外,该方法对局部风压也有控制效果。

气动措施主要包括平面措施(选择合理横截面形状、角部处理)、立面措施(锥度化、台阶缩进、截面旋转、开洞处理)、设置扰流器等。

1.1 平面措施

1.1.1 建筑横截面形状

掌握常见截面形状建筑的风荷载和响应的特性可对如何选择合适的气动外形提供参考。

Hayashida等[4-5]对具有相同面积、高度和密度的正方形、Y形、三角形、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分别进行了高频测力天平试验和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表明:① 各风向角最大横风向位移从大到小依次是正方形、圆形、Y形和三角形截面建筑;② 各建筑阻力系数功率谱形状相同;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截面建筑在某些风向角下,升力系数谱有较陡的峰值,Y形截面建筑在各风向角下没有明显峰值;③ 随着风速的增加,各建筑顺风向和横风向响应增加,且横风向增加幅度较大。一定风速下,方形和圆形截面建筑会产生横风向涡激共振。

顾明等[6-9]对方形、矩形、三角形及Y形等10个典型的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细致的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表明:① 三角形和Y形建筑表面风压系数小于方形和矩形建筑;② 矩形建筑长边迎风时,升力和扭矩系数谱均表现出很强的旋涡脱落特征;短边迎风时,升力和扭矩系数谱的频带明显变宽,峰值频率降低;③ 三角形建筑升力的能量最小,Y形建筑次之。各建筑扭矩的能量都较小。

Lin等[10]对9种不同尺寸长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进行刚性模型测压试验。作者指出,在特定厚宽比下(约0.63),顺风向风力系数平均值和均方根值、横风向风力谱峰值和横风向互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值;厚宽比大于这一数值后上述值减小。

Lam等[11-12]对不同凹口尺寸的H形截面超高层建筑进行了高频测力天平试验研究。研究发现:① 多数风向角下,建筑横截面凹口的尺寸几乎不改变顺风向基底弯矩的平均值和脉动值;② 当风向角正对于凹口时,建筑横风向脉动基底弯矩幅值明显减小;③ H形截面建筑的脉动扭矩显著增大;④ 截面凹口的宽度对于气动力起到了控制作用,深度的影响则相对较小。

一些研究人员[13-15]将风洞试验结果建立数据库,通过选择建筑外形及风环境参数,对数据库中已有的数据进行匹配,给出风荷载和效应的试验结果,为超高层建筑的舒适性判断和结构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方形和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由于旋涡脱落比较显著,容易产生横风向涡激共振;当建筑迎风面较宽时顺风向风荷载较大;截面宽厚比较大和平面不规则的超高层建筑(如宽厚比较大的长方形、椭圆形、三角形、Y形、H形、L形截面)的扭转方向脉动风荷载较大;三角形和Y形截面建筑表面的风压系数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圆形和椭圆形等具有曲面形式的超高层建筑,在进行风洞试验时应考虑雷诺数效应;不同形状超高层建筑的截面刚度不同,需考虑其在静力和动力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以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相关规定。

1.1.2 角部处理

角部处理是通过修改截面角部形状来优化高层建筑的气动力特性,常用的角部处理形式有切角、凹角、圆角。Shiraishi等[16]为研究凹角尺寸对长方形棱柱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风洞试验和水洞试验。作者指出:① 当凹角尺寸a为长方形短边边长D的2/18和3/18时,阻力系数减小到原长方形棱柱的一半;②当凹角尺寸较小(a/D=2/18)时,升力系数明显减小,驰振临界风速显著提高,不会产生横风向气动失稳;随着凹角尺寸的增加,驰振临界风速呈减小趋势,横风向气动不稳定性又会出现;③ 通过水洞试验观察旋涡的脱落形态。当凹角尺寸较小(a/D=1/18~3/18)时,来流前缘分离的剪切层靠近棱柱的侧面,尾流宽度显著减小;当a/D=2/18时,效果最明显,剪切层在棱柱侧面再附;当a/D>3/18时,会导致再次分离,尾流变宽。作者将研究成果用于实际斜拉桥桥塔的截面设计,显示出良好效果。

Tamura等[17]研究了方柱、切角和圆角方柱在不同来流湍流下的气动特性,揭示了风荷载减小的机理。研究表明:① 切角和圆角可使分离的剪切层更靠近方柱侧面,使尾流宽度变窄,从而减小顺风向荷载;② 圆角方柱比方柱和切角方柱更容易发生分离流的再附,能很大程度地减小了横风向脉动风荷载。

Gu等[18]采用高频天平测力技术对15个典型截面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了横风向气动力研究。作者指出,凹角和切角能有效减少横风向基底弯矩,较大幅度降低横风向力功率谱峰值的幅值;对比凹角或切角的尺寸为边长的5%、10%、20%三种情况,10%时效果最好。

Mara等[19]针对前人工作中的不足,研究了方形高层建筑切角数量对风荷载和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各种切角建筑的顺风向和横风向风力谱峰值显著降低,基底弯矩系数和扭矩系数平均值都比基准模型的小。四切角建筑的平均基底弯矩和扭矩最小。单切角和双切角建筑在某些风向角的扭矩较大;② 单切角和双切角建筑对横风向和顺风向加速度几乎没有影响。四切角建筑随着自振周期的增加,横风向和顺风向加速度有显著降低(特别是横风向,可达50%);③随着切角数量的增加,建筑扭转加速度逐渐降低,四切角模型仅为基准模型的1/3。

由上述可知,角部处理对正方形和矩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气动力有显著改善,并且对建筑外观的影响最小。切角和凹角尺寸为结构宽度的10%时,气动优化效果最好,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风荷载在某些风向角下的优化可达30%以上。目前,研究人员多采用高频测力天平技术或气弹模型试验技术,但较少采用测压技术研究这一问题,建议关注角部处理建筑的风压特性。

1.2 立面措施

1.2.1 锥度化、台阶缩进和截面旋转

锥度化、台阶缩进和截面旋转(如图1所示)是对建筑截面沿高度方向的处理,使建筑在不同高度的特征尺度变化,或者改变斯托拉哈数,以阻止旋涡脱落的一致性和规律性。

Kim等[20]对不同锥度的超高层建筑模型进行高频测力天平风洞试验,结果表明:① 锥度化能有效抑制大尺度的旋涡脱落,使横风向风力谱的峰值减小、带宽变宽,显著减小横风向风荷载,但对顺风向风荷载的影响较小;② 由于锥度的变化减小了结构上部的刚度,一般来说,建筑顶部的顺风向和横风向加速度可能增大。Kim等[21]进行上述建筑的气动弹性模型试验,以研究锥度和结构阻尼比对结构横风向风致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风速较高且结构阻尼比2~4%时,锥度化使结构横风向位移均方根值减小;当风速较高且结构阻尼比小于1%时,负气动阻尼可能会对结构横风向振动产生不利影响。

李波等[22]采用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研究了具有不同锥度(4.167%、8.333%、12.500%)的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特性。研究表明:锥度化延长了漩涡脱落的卓越频率;随着锥度的增加,横风向风力系数功率谱的峰值下降、带宽增大,力系数根方差减小;但锥度化对顺风向及扭转向风荷载的影响较小。

Tamura等[23-24]对比了锥度化、台阶缩进、截面旋转等处理方式对方形超高层建筑气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① 锥度化和台阶缩进建筑的基底弯矩平均值较小,截面旋转建筑的横风向荷载较小;② 锥度化和台阶缩进建筑的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脉动值较小。但由于锥度化和台阶缩进减小了结构上部的刚度,建筑顶部会产生较大的加速度;③ 锥度化、台阶缩进、截面旋转都可以显著减小顺风向和横风向基底弯矩的能量;④ 截面旋转建筑在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都显示出较好的气动力性能,并且旋转角越大效果越好,但截面旋转建筑的局部峰值负压会比方形建筑大20%。

沿高度方向对建筑截面进行变化不仅可以优化超高层建筑的气动性能,而且可使建筑形态更加新颖。对于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锥度化、台阶缩进和截面旋转都可以显著减小结构顺风向、横风向和扭转方向风荷载。锥度化和台阶缩进的超高层建筑随着高度增加,截面减小,可能会导致顶部加速度不满足舒适度要求。特别是台阶缩进的超高层建筑,缩进处结构刚度发生突变会产生薄弱层,此外鞭梢效应也值得注意。截面旋转被认为是比较好的气动措施,随着旋转角的增加效果更加显著,但应注意建筑局部产生的较大负压。

图1 锥度化、台阶缩进、截面旋转和开洞处理[23-25]Fig.1 Tapering,setbacks,helical and openings[23-25]

1.2.2 开洞处理

开洞处理(如图1所示)是在建筑立面适当位置开洞,使来流通过、打乱尾部绕流以减小风荷载。

Dutton等[25]对在中上部开洞的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进行测力和测压试验,研究了洞口的尺寸和洞口的方向对结构横风向风荷载的影响。作者指出:① 在建筑顺风向开设洞口可以有效减小结构横风向基底弯矩的功率谱峰值和顶部位移RMS值;② 顺风向洞口使建筑侧面风压谱的幅值减小且使谱由窄带过程变为宽带;③ 当洞口的尺寸为方柱边长的4%时,侧面风压的减小程度最大。

Miyashita等[26]通过高频天平测力试验对开洞方柱的气动力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 开洞可以使模型横风向风力系数减小。当洞口平面形状为十字形时,风力系数的减小程度最大;② 模型形状不会显著影响顺风向风力系数,在一定风向角范围内,横风向风力系数几乎不变;③ 从脉动风力功率谱可以发现,洞口的引入可以使旋涡脱落频率提高,降低结构产生涡激振动的风险。并且,当洞口平面形状为十字形时,效果最好。

张耀春等[27-29]对矩形超高层建筑进行了刚性模型测压试验,研究了开洞位置和开洞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① 开洞建筑平均风压的减少主要是受荷面积减少引起的,但其减少的比率大于开洞率;当风向与开洞方向平行时,基础的平均风荷载降低程度最大;在建筑物中部开洞可以有效减小风荷载;在建筑物上部开洞可以有效减小基底弯矩;② 并非开洞越大风荷载就减小得越多,存在最优开洞率;③ 洞口的开设会对风产生的局部加速作用,使洞口内部和洞口附近的建筑表面产生较大负压。

由上述可知,在建筑顺风向开洞,可减小结构顺风向和横风向荷载。顺风向荷载的减少主要是受荷面积减少引起的,但其减少的比率大于开洞率;开洞影响了来流绕流,抑制旋涡脱落的规律性和一致性,从而减小了横风向荷载;在顺风向和横风向都开洞效果最好,并且开洞位置在结构中上部对抗风有利;但洞口的开设会对风产生的局部加速作用,使洞口内部和洞口附近的建筑表面产生较大负压。

1.3 设置扰流器

除了在建筑平面和立面采取气动措施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扰流器来改变建筑周围的流场,以优化建筑的气动特性。常见扰流器设置如图2所示。

Zdravkovich[30]根据圆柱旋涡脱落的机理将抑制圆柱体涡激振动的措施归纳为三类:① 表面突出物,如:螺旋板、螺旋线、螺旋翼、螺旋布、螺旋体等;② 表面覆盖物;③ 扰流板。作者说明了各种措施的有效性,为圆形截面超高层建筑的气动措施措施提供了指导。

Naudascher等[31]对安装有各种类型扰流板的方形截面柱体的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对比了安装扰流板的方柱和原始方柱在各个风向角下横风向和顺风向的风力,并采用Den Hartog判别式来评价各种扰流板形式对方柱驰振的抑制效果。作者指出,通过设置扰流板,可以显著改善方形截面棱柱的气动不稳定性,但必须使扰流板牢固安装,避免其振动;对于某些扰流板设置方案,在某些风向角下,虽然升力系数减小了,但由于来流分离流的不稳定再附造成了阻力系数的跳跃。

Kwok等[32]通过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方形截面超高层建筑角部安装竖向扰流板和开槽对风致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建筑角部安装扰流板或开槽都能够扰乱旋涡脱落,减小建筑横风向的响应,但安装绕流板仅能在较小风速范围内控建筑横风向响应。此外,绕流板增大了建筑顺风向投影面积,增大顺风向荷载和响应,实际应用中值得注意。

顾明等[33]对一栋位于台风区的超高层建筑的刚体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测量了该建筑物表面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在特定风向角下,建筑物的几个位置处出现较大的负压,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在建筑表面局部位置安装金属挑檐作为扰流板,有效地减小了局部最大负压,满足了表面石材及玻璃幕墙的设计要求。这是采用气动措施控制建筑局部风压的一个典型实例,这种降低建筑物局部风压的措施可为其他类似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由前可知,安装绕流板可以显著改变旋涡脱落模式,改善建筑横风向的受力性能;在特定的扰流板形式下,由于迎风面投影面积的增加,建筑顺风向荷载会稍许增大,此外要注意来流的不稳定再附,避免在顺风向出现气动不稳定现象;在建筑表面局部设置扰流板可以显著改善较大的局部风压,以满足围护结构设计要求;安装扰流装置不需要改变建筑的基本截面形状,但需要确保其安装牢固。

图2 圆形和方形建筑截面扰流器形式[30-32]Fig.2 Spoilers of round and square across sections[30-32]

2 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的辅助阻尼系统

由前述可知,气动措施能有效降低建筑的风荷载和效应,但建筑外形在多数情况下由建筑美学决定,而不仅仅由结构设计控制。对现代超高层建筑而言,在建筑和结构设计完成以后,有时会出现风致动力响应超过设计标准的情况,这时就需要设置外部阻尼系统来控制结构的风振,使其降至结构设计标准之内。在结构上安装一些控制装置主动或被动地施加一组控制力,以达到减小和抑制结构风振响应的目的。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辅助阻尼器可以分为被动控制、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和混合控制四类。

2.1 被动控制方法

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方面应用最为广泛的辅助阻尼装置是调谐质量阻尼器(TMD)和调谐液体阻尼器(TLD)。

TMD是由弹簧、阻尼器和质量块组成的振动系统。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产生水平风振响应时,会带动TMD的振动。TMD振动的惯性力和主动控制力又会反馈回来作用于结构本身,以达到对结构风振响应的控制。Frahm[34]首次提出TMD这个概念。此后,许多学者将TMD的理论发展用于建筑结构方面,并对其深入研究。Xu等[35]研究了TMD系统参数对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效果的影响及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Rana等[36]对于TMD在高层建筑中应用进行了参数分析和简化设计。在国内,李春祥等[37-38]按照规范对高层钢结构系统进行TMD抗风设计,并提出高层结构风振控制的优化设计方法。唐意等[39]结合天平试验得到基底弯矩功率谱,研究了超高层结构顺风向及横风向的TMD减震效果,给出了最佳TMD设计方案。为降低TMD的频率调谐敏感性并进一步改善有效性和鲁棒性,许多学者(Abe等;Kareem等;Gu等,Zuo等;Zuo)研究了多重调谐质量阻尼系统(MTMD),将MTMD用于结构风振控制领域。

TLD由固定在高层建筑结构层(或屋面)上的水罐和其中装的水组成。当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发生振动时,水罐将与结构一起振动。由于惯性,水罐中的水会晃动,并引起表面的波浪。水的晃动和波浪的产生会吸收和耗散结构风致振动的能量,达到风振响应控制的目的。Sun等[40]从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对TLD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模型来预测结构响应。Chang等[41]在34个工况下安装有方形TLD的高层建筑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对TLD优化设计性能和风振控制效果进行研究。

由上述可知,被动控制方法在风振控制的理论和应用方面都比较成熟。比起TMD,TLD造价低、易安装、易与结构自振频率相适应、不易损坏,但相同质量,TLD占的空间要远大于TMD。

2.2 主动控制方法

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技术简单、造价低、性能可靠,但减振效果有限,无法控制任意激励下结构振动问题,而主动控制方法对外部激励的适应性很强。

许多专家学者对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应用。Kwok等[42]针对实际工程中采用主动和被动减振装置对结构进行风振及地震控制的研究表明主动控制效果更佳;Xu[43]基于高层建筑气弹模型试验,提出了主动质量阻尼器(AMD)的设计参数选择方法和风致运动减少的估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风致激励下,对应合适的主动质量阻尼器和加速度计,结构的风致响应将会显著减小。同时,还进行了一系列参数敏感性分析;Gu等[44]将一种正弦参考策略应用于超高层建筑风振主动控制。采用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该策略的参考信号,克服了常规自适应前馈控制方法的一些缺点。通过多自由度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发现,该策略可有效的减少振动,可应用于模型误差及动力不确定性的高层结构风致振动的控制。

2.3 半主动控制方法

主动控制的不足在于其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性、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和建造及维护费用的昂贵,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受到了一定限制。半主动控制结合了被动控制与主动控制的优点,具有稳定性好、适应性强、能耗小等特点。

Soong等[45]为提高TMD失调或TMD自身阻尼的波动所造成的减振效果消弱的问题,提出了半主动TMD的概念。从此,较多学者开始研究半主动TMD振动控制问题(Housner等;Kareem等;Nishitani等;Yang等;Casciati;Faravelli等)。Spencer等[46]对半主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回顾,指出半主动控制方法虽然刚刚起步,但它结合了被动控制的可靠性和主动控制的适应性,可很好地用于土木工程领域。

2.4 混合控制方法

混合控制方法是将主动和被动控制方法联合使用,主要目的是结合主动和被动控制的优点。当结构振动剧烈时,采用主动控制方法;当建筑停电或超过驱动装置能力时,采用被动控制方法。国内外一些学者[47-49]也对混合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其中多数是针对抗震方面的研究,风振控制方面研究较少。所以,混合控制方法在超高层建筑风振控制方面的研究具有广阔前景。

3 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和效应控制的应用

上述各种气动措施和辅助阻尼器措施可显著控制风荷载和效应,已建成的高层建筑多采用了上述一种或多种措施来进行风荷载和效应的控制。

台北101大厦[50-51]的原始截面为方形,风洞试验表明其旋涡脱落显著,横风向荷载很大,给基础设计带来巨大负担,并且不满足舒适度要求。通过对方形截面进行凹角处理和在高度方向进行缩进处理,使建筑的总基底弯矩减小了约25%,解决了基础的受力问题,并且降低了造价。此外,在88层至92层使用了全世界最大的TMD(730 t)来满足风振舒适度要求。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52]在高度上采用锥度化的方式来改善建筑所受的风荷载,并且在建筑顶部位置开设了一个边长为51 m的方形洞口。此外,在大楼90层设置了两台智能阻尼器,有效地控制了风致振动。

当今被称为“世界第一高楼”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1,50]底部为 Y 形截面,在沿高度方向上采用绕中心轴螺旋形的台阶形缩进形式,使其截面在整个高度范围内都不相同,有效地阻止了旋涡脱落的一致性。加上当地的风环境比较温和,建筑在不设置辅助阻尼系统的情况下就可以满足结构的舒适度要求。

正在建设的上海中心大厦[53]采用截面旋转和缩进的立面形态,使旋涡脱落相关性降低,很大程度地减小了旋涡脱落引起的横风向荷载。此外,通过安装TMD降低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使结构满足舒适度要求。

珠海金山大厦主楼[54]高162 m,在设计风压下主楼顶层最大振动加速度超过了舒适度的控制界限。通过在建筑顶部共设置了1 000个长1 m、宽0.6 m、高0.052 m的浅液矩形水罐作为TLD。主楼顶层的振动加速度减小了一半左右,完全满足了舒适度的设计要求。日本为地震多发地区,在东京1989年建成的Kyobashi Seiwa大楼(11层)是世界上第一幢安装主动质量阻尼器的高层建筑[55-56]。南京电视塔[49]采用 TLD和AMD的混合控制方案,显示出良好的风振控制效果,它是我国首次对高耸结构实施混合振动控制的实际工程。

综上所述,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气动措施和安装辅助阻尼器系统的方法常常共同控制超高层建筑的风荷载和效应。现代超高层建筑形态新颖,简单的方形、圆形等截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这些新颖的建筑外形本身就可以很好地控制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并且对风荷载和效应的控制是多方面的。当建筑建造完成后风致动力响应超过设计标准时,就需要设置外部阻尼系统来控制结构风振。

4 结语及展望

现代超高层建筑的兴建给结构风工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结构工程师和风工程研究人员需要协作,合理设计超高层建筑,使其在风荷载作用下满足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本文对当前超高层结构风荷载及效应控制的两类方法进行介绍。气动措施从根源上控制建筑的风荷载和效应,控制效果是多方面的;安装辅助阻尼系统改善了结构的动力性能,有效吸收和耗散风致振动的能量,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这两类方法也时有相辅相成,共同控制结构的风荷载和效应。为适应我国超高层建筑建造的需要,建议开展更多的相关研究。以模型风洞试验为主,加强现场实测,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开展超高层建筑的多向耦合风荷载、气动阻尼、风致效应以及等效静力风荷载方法的研究;开展气动措施对降低建筑局部风荷载效用的研究;针对建筑风振特点开展辅助阻尼系统设计方法的研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

[1]Irwin P A.Wind engineering challenge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9,97(7-8):328-334.

[2]全 涌,曹会兰,顾 明.高层建筑横风向风效应研究综述[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6):810-818.

QUAN Yong,CAO Hui-lan,GU Ming.Cross-wind effect of high-r ise buildings:state of art[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0,38(6):810-818.

[3] Kareem A.Lateral-torsional motion of tall buildings to wind loads[J]. 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 1985,111(11):2479-2496.

[4] Hayashida H,Iwasa Y.Aerodynamic shape effects of tall building for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0,33(1-2):237-242.

[5] Hayashida H,Mataki Y,Iwasa Y.Aerodynamic damping effects of tall building for a vortex induced vibration[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2,43(1-3):1973-1983.

[6]顾 明,叶 丰.超高层建筑风压的幅值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143-149.

GU Ming, YE Feng. Characteristicsofwind pressure amplitude on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2):143-149.

[7]顾 明,叶 丰,张建国.典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幅值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27(1):24-29.

GU Ming, YE Feng, ZHANG Jian-guo. Amplitude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loads on typical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6,27(1):24-29.

[8]叶 丰,顾 明.超高层建筑风压的频域特性[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285-290.

YE Feng, GU Ming.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pressure on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6,34(3):285-290.

[9]顾 明,叶 丰.典型超高层建筑风荷载频域特性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6,27(1):30-36.

GU Ming,YE Feng.Frequence do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ind loads on typical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6,27(1):30-36.

[10]Lin N,Letchford C,Tamura Y,et al.Characteristics of wind forces acting on tallbuildings[J]. Journalof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5,93(3):217-242.

[11]Lam K M,Wong S Y,To A P.Dynamic wind loading of hshaped tallbuildings[C]//The Seven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Taipei,Taiwan:2009.

[12] Wong S Y,Lam K M,To A P.Wind-induced dynamic responses of a tall building with recessed cavities[C]//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Amsterdam,Netherland:2011.

[13] Zhou Y,Kijewski T,Kareem A.Aerodynamic loads on tall buildings:interactive database[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3,129(3):394-404.

[14] Wang J,Cheng J,Teng P.Design wind loads on tall buildings:a wind tunnel data based expert system approach[C]//The El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Lubbock,Texas,USA:2003.

[15]张建国.高层建筑抗风若干基础问题及数据库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

[16]Shiraishi N,Matsumoto M,Shirato H,et al.On aerodynamic stability effects for bluff rectangular cylinders by their cornercut[J]. Journalof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8,28(1-3):371-380.

[17]Tamura T,Miyagi T.The effect of turbulence on aerodynamic forces on a square cylinder with various corner shape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9,83(1-3):135-145.

[18] Gu M,Quan Y.Across-wind loads of typical tall building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4,92(13):1147-1165.

[19] Mara T G,Case P C.The effects of incremental corner modifications on a 200m tall building[C]//2010 Structures Congress,Oriando,Florida:ASCE,2010.

[20] Kim Y,You K.Dynamic responses of a tapered tall building to wind load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2,90(12-15):1771-1782.

[21] Kim Y,You K,Ko N.Across-wind responses of an aeroelastic tapered tall building[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8,96(8-9):1307-1319.

[22]李 波,杨庆山,田玉基,等.锥形超高层建筑脉动风荷载特性[J].建筑结构学报,2010,31(10):8-16.

LI Bo,YANG Qing-shan,TIAN Yu-ji,et al.Characteristics of turbulent wind load of tapered super-tall building[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0,31(10):8-16.

[23] Tamura Y,Tanaka H,Ohtake K,et al.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all building models with various un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C]// 2010 Structures Congress,Oriando,Florida:ASCE,2010.

[24] Tanaka H,Tamura Y,Ohtake K,et al.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all building models with various unconventional configurations[C]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nd Engineering, Amsterdam,Netherland:2011.

[25] Dutton R,Isyumov N.Reduction of tall building motion by aerodynamic treatment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0,36,Part 2(0):739-747.

[26] Miyashita K,Katagiri J,Nakamura O,et al.Wind-induced response of high-rise buildings effects of corner cuts or openings in square building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alynamics,1993,50(0):319-328.

[27]张耀春,秦 云,王春刚.洞口设置对高层建筑静力风荷载的影响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25(4):112-117.

ZHANG Yao-chun,QIN Yun,WANG Chun-gang.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openings to static wind load of high-rise building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04,25(4):112-117.

[28]王春刚,张耀春,秦 云.巨型高层开洞建筑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1):1431-1434.

WANG Chun-gang,ZHANG Yao-chun,QIN Yun.Wind tunnel tests study on mega tall buildings with opening rigidity models[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4,36(11):1431-1434.

[29]张耀春,倪振华,王春刚,等.高层开洞建筑测压风洞试验[J].建筑结构,2006,36(2):86-90.

ZHANG Yao-chun,Ni Zhen-hua,Wang Chun-gang,et al.Wind tunnel measuring pressure tests of tall buildings with opening[J].Building Structures,2006,36(2):86-90.

[30] Zdravkovich M M.Review and classification of various aerodynamic and hydrodynamic means for suppressing vortex shedding[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1,7(2):145-189.

[31] Naudascher E,Weske J R,Fey B.Exploratory study on damping of galloping vibrations[J].Journal of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81,8(1-2):211-222.

[32] Kwok K C S,Bailey P A.aerodynamic devices for tall buildingsand structures[J]. JournalofEngineering Mechanics,1987,113(3):349-365.

[33]顾 明,叶 丰,黄 鹏,等.降低超高层建筑的局部风压措施[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285-1288.

GU Ming ,YE Feng,HUANG Peng,et al.Countermeasures for reducing local dangerous wind pressures on a super-tall building[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4,32(10):1285-1288.

[34]王均刚,马汝建,赵 东,等.TMD振动控制结构的发展及应用[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172-175.

WANG Jun-gang, MA Ru-jian, ZHAO Dong, etal.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MD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J].Journal of Jinan University(Sci.& Tech.),2006,20(2):172-175.

[35] Xu Y L,Kwok K C S,Samali B.Control of wind-induced tall building vibration by tuned mass damper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Aerodynamics, 1992,40(1):1-32.

[36]Rana R,Soong T T.Parametric study and simplified design of tuned mass dampers[J].Engineering Structures,1998,20(3):193-204.

[37]李春祥,熊学玉,胡俊生.TMD-高层钢结构系统按规范抗风设计方法[J].工业建筑,2000,30(4):1-4.

LI Chun-xiang, XIONG Xue-yu, HU Jun-sheng. Windresistant design method for TMD-tall steel structure systems according to code provisions[J].Industrial Construction,2000,30(4):1-4.

[38]李春祥,刘艳霞.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优化设计[J].计算力学学报,2001,18(1):69-73.

LI Chun-xiang,LIU Yan-xia.Optimum design of TMD for suppressing vibration of tall buildings subjected to wind[J].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Mechanics,2000,30(4):1-4.

[39]唐 意,顾 明.某超高层建筑TMD风振控制分析[J].振动与冲击,2006,25(2):16-19.

TANG Yi,GU Ming.Analysis on control of wind induced vibration of a super-tall building with TMD[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Shock,2006,25(2):16-19.

[40]Sun L M,Fujino Y,Pacheco B M,et al.Modelling of tuned liquid damper(TLD)[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2,43(1-3):1883-1894.

[41] Chang C C,Gu M.Suppression of vortex-excited vibration of tall buildings using tuned liquid dampers[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1999,83(1-3):225-237.

[42] Kwok K C S,Samali B.Performance of tuned mass dampers under wind loads[J].Engineering Structures,1995,17(9):655-667.

[43] Xu Y L.Parametric sutdy of active mass dampers of windexcited tall buildings[J].Engineering Sturcutres,1996,1(18):64-76.

[44] Gu M,Peng F.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active control of wind-induced vibration of super-tall buildings[J].Journal of WindEngineeringand IndustrialAerodynamics, 2002,90(12-15):1919-1931.

[45] Chang J C,Soong T T.Structural control using active tuned mass dampers[J]. JournalofEngineering Mechanics Division,1980,106(6):1091-1098.

[46] Spencer B F,Nagarajaiah S.State of the art of structural control[J].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03:845-856.

[47] Maebayashi K.Hybrid mass damper system for response control of building[C]//Proceeding of the T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Spain:1992.

[48] Kawamura S.Hybrid isolation system using friction control sliding bearing[C] //Proceeding of the Ten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Spain:1992.

[49]李爱群,瞿伟廉,程文瀼.南京电视塔风振的混合振动控制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1996,17(3):9-17.

LI Ai-qun,QU Wei-lian,CHENG Wen-rang.Research on hybrid vibration control of nanjing TV tower under wind excitation[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1996,17(3):9-17.

[50] Irwin P A.Bluff body aerodynamics in wind engineering[J].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2008,96(6-7):701-712.

[51] Irwin P A,Kilpatrick J,Robinson J,et al.Wind and tall buildings:negatives and positives[J].Struct.Design Tall Spec.Build.2008(17):915-928.

[52] Kareem A,Kijewski T.Mitigation of motions of tall buildings with specific examples of recent applications[J].Wind and Structures,1999,2(3):201-251.

[53]赵 昕,丁洁民,孙华华,等.上海中心大厦结构抗风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11,32(7):1-7.

ZHAO Xin,DING Jie-min,SUN Hua-hua,et al.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Shanghai Tower for wind loads[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2011,32(7):1-7.

[54]瞿伟廉,宋 波,陈妍桂,等.TLD对珠海金山大厦主楼风振控制的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1995,16(3):21-28.

QU Wei-lian,SONG Bo,CHEN Yan-gui,et al.Design of controlled wind vibration response of the main building of Jinshan Mansion in Zhuhai with TLD[J].Journal of Building Structures,1995,16(3):21-28.

[55] Koboti T.Future direction 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ismic response-controlled structure[C]//Proceeding of the First World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trol,Los Angeles,California,USA:1994.

[56] Sakamoto M,Koboti T,Yamda T,et al.Practice application of active and hybrid response control systems and their verification by earthquake and strong wind observations[C]//Proceeding of the First World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Control,Los Angeles,California,USA:1994.

猜你喜欢
风振锥度顺风
“大同黄花”搭上公益直播“顺风车”
60 m以上非特高压输电塔风振系数研究
次级线圈绕线锥度对LVDT静态特性的影响
高速钢电火花线切割锥度加工试验研究
内外压分别作用下冷却塔风振系数对比研究*
爱情顺风车
等效锥度曲线非线性特性及影响研究
基于动车组横向稳定性的等效锥度限值研究
梦不是反的
大跨屋盖结构MTMD风振控制最优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