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生
(于都二中,江西 于都 342300)
动词重叠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之一。根据重叠部分是否有轻声,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可以分为两类:“轻音式动词重叠”和“重音式动词重叠”。对于轻音式动词重叠可以说研究相当深入,然而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1)表时间短、次数少、动作轻,这是关于动词重叠式最普遍的解释。邢福义认为动词重叠式“在分量上表示动作的轻化”。邵敬敏指出“[+少量]和[+轻量]是动词重叠的核心意义”。(2)表示尝试。吕叔湘指出,动词重叠式“有时又可有尝试之意,可称为‘尝试相’”。赵元任把动词重叠称为“动词的尝试态”。朱德熙认为表示动量小的动词重叠式“常常表示尝试”。(3)表轻松、悠闲。王还认为以“一次完整动作作为一个单位”的动词重叠式“表示常常发生的动作,有轻松悠闲的意味,或表示通过这个动作,很容易的就把时间打发掉了”。(4)表示反复。钱乃荣认为“现代汉语的动词重叠式表示句子动作行为的反复体”。(5)表示过程的延续。这一观点与最常见的动词重叠式表示时间短的看法相反。朱景松提出“确认动词重叠式表示过程延续这一语法意义,可给重叠用例提供较合理的解释”。(6)强化能动性。朱景松指出“强化能动性是动词重叠式最根本的意义”。以上关于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的各种解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只能解释一部分例句,对另外一部分例句却无从解释。
近年来,对轻音式动词重叠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陈前瑞认为:“汉语的动词重叠表示的是一种封闭情况,具有动态、持续、非完成的语义特征,语义上具有完整体的特点,兼具情状和视点两方面的特征。”杨平指出:“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是减少动量,这里的动量包括动作的时间的长短(时量)、次数多少(频量)、力量轻重(力量)、社会价值量的高低(价值量)等方面。”“这个量是一个主观的量、模糊的量。”陈立民认为:“动词重叠表示事件主体在事件持续一段时间让它主动地结束。”
以上都是对轻音式动词重叠语法意义的概括。总的看来,对轻音式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的讨论的核心问题聚焦在“量”的问题上,“量少时短”己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轻音式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也有专家学者认为轻音式动词重叠的基本的语法意义是“表持续”的,如前面提到的朱景松、陈前瑞和陈立民。说到“表持续”,前面还有两位先贤的论述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位是王还,她认为:“表示一次非尝试的行动的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片断,是少量,非永久性的,但又必须持续一段时间。”一位是李人鉴,他认为:“对于尚未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就是它可以持续或可以重复;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行为来说,就是说它曾经持续或者曾经重复。说可以持续和曾经持续,并不是说它是永远持续下去的;说可以重复和曾经重复,并不是说它是永远重复下去的。”
现代汉语里除了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外,还有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式,即重音式动词重叠。重音式动词重叠负载的最显著的意义是动量、时量的增加。华玉明、马庆株比较了重音式动词重叠和轻音式动词重叠的语义功能、语法功能、语用功能的差异。就动词重叠的语义功能来说,华玉明、马庆株指出:“重音式动词重叠则表示动量、时量大,动作行为在相对较长的时段内反复多次,连续不停,由于动作高频率重复,从而语义泛化,随着语义泛化,动作性减弱,动作的动态性增强,从而获得描写动作状态的意义。”现代汉语里轻音式动词重叠式表示“时量短”、“动量小”及“轻微”、“尝试”等意义,重音式动词重叠表示“动量大”、“时量大”及随着语义的泛化,从而获得描写动作状态的意义,这种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对应关系,不仅表现在现代汉语里,还普遍存在于汉语方言和其他各语言中。苏州方言的动词重叠分为“甲类重叠式(轻音式动词重叠)”和“乙类重叠式(重音式动词重叠)”(刘丹青)。扬州方言里除了一般动词重叠式(轻声式动词重叠)外,还可以进行生动重叠(重音式动词重叠)(朱景松)。苗语动词重叠式AABB,其语义特征表现为动作行为的延续,体现在时量范畴上,不是短摆,而是相对延长;动作范畴上,是动作次数的增多和动作幅度的增大(李云兵)。
如果把这两种类型的动词的重叠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会发现一个许多语言学家几十年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按照最自然的理解,重叠动因的实质似乎是形式数量的增加反映概念世界的增长……普通话动词的AA式及ABAB式重叠表示的却是相反的动量及时量缩短的意义。”(张敏)“量增和量减二者语义完全相反,为什么会发生如此逆转?”(李文浩)李英哲给出的解释是后代对“类同物复现”在认识上经过了“串行处理”到“并行处理”的重新分析。李姗是这样解释的:“绵延、反复、久长是一种‘量’的观念,短时少量也是一种量的观念。表面上看,二者语义相反,但由于都是表示相对的量(不表示物理学上的绝对的量),所以二者实际上也可以相通。这是短时体能孕育于绵延体之中的语义基础。”李文浩认为:“现代汉语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的源头是古代汉语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即动词重复),其根本动因是汉语的双音化趋势。”然而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种推理和假说,缺乏客观形式的验证”。从量增到量减,语义完全相反,为什么会如此悖逆?迄今为止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
按照普遍的看法,动词重叠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量”的增减。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表量增的动词重叠和表量减的动词重叠。前面我们说道,刘丹青把苏州方言的动词重叠式分为“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我们就沿用刘丹青的说法,把表量减的动词重叠式叫做“甲类重叠式”,把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式叫做“乙类重叠式”。因为在汉语方言或别的语言里,重叠的语音形式并非都表现为轻音模式,同一重叠形式的语音形式表现出诸如可长可短、可高可低、可前可后的对立,这一对立与意义上的程度的轻重对立形成整齐的对应(张敏),所以从跨语言的角度来说,把表量减的动词重叠式叫做“甲类重叠式”,把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式叫做“乙类重叠式”,要更合适一些。“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二者语义完全相反,为何会发生如此大逆转?“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具有怎样的关联性?随着对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式和跨语言的类型学的研究的深入,这是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我们打算突破动词重叠式历时和共时的界限,把这两类重叠形式放在同一平面,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加以比较分析,以期对上述问题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世界与语言外界不存在明确的分界:语言的外在功能是作为交际工具,而内在的功能则是象征——使语言的语法结构被赋予人对客观世界所认知的内容。换句话说,各种语法结构的类型都可以看做是不同象征的结构类型,语法规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看做是抽象的结构图式。由于将语言的内在功能理解为象征,因此类象性(iconic)就成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课题。类象性也叫临摹性、象似性,指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所代表的概念内容/外在的现实及其结构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性。当某一种语言表达式在形式、长度、复杂性和构成元素的相互关系上平行与这一表达式所编码的概念、经验和交际策略时,我们就说这一语言表达具有类象的性质(Haiman1985)。Haiman把类象符分为两类:“影像式类象符”和“图样式类象符”。前者是一个在某些特征上与其所指称的事物相像的单个符号,后者则是一种代表复杂事物或复杂概念的符号。Haiman将图样式类象性分为“同型”和“动因”两种类型。前者跟两个系统中点与点的对应有关,后者跟两个系统中点与点之间的关系有关。类象性是语言组织的内在功能原则,它告诉我们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的联系并非完全是任意的,而是有一定理据的,而且是可以验证的。类象性可以具体化为范畴化、意象和图式、隐喻和转喻。那么,对于语言中动词重叠现象该怎样构建它的抽象图式才符合人们的认知机制呢?以AA式和AAA式为例,如果把它们分别拟构为:(图一)
图一
这还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还没有触及事物的本质。为了便于论述,我们在此只讨论AA式。那么,对于AA式意象图式究竟会是怎样一种情况呢?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基本的认知结构模式,也就是图式(schemata)。譬如说,人们在指示、辨认客观事物时,往往以另一事物作为背衬加以对照来说明。心理学上有著名的“图形/背景”倒换实验:(图二)
图二
如果注意白的部分,则看到的图形(figure)是花瓶,黑的部分是背景(ground)。如果把注意力集中于黑的部分,图形和背景就会发生倒换,看到的图形是两个相对的头像,白的部分成了背景。意象图式可以因人的识别和理解的方式的不同、凸显的部分或方面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对图一的图形我们可以根据心理印象的不同而作相应的改动,初步地描绘出AA式的意象图式,有两种情况:(图三)
图三
“认知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来说,各种认知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说其“自然”,那是因为它们是人认识自身的产物,是人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一句话,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产物。认知框架是心理上的完形(gestalt)结构,完形结构作为整体比它的组成部分在认知上反而简单,也就容易识别、记忆、使用,这已经得到了许多心理学实验的证明。例如图三,我们总是会把此图看成是一个圆部分叠加在另一个圆上,因为圆相对来说是一个“完形”,尽管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被叠加的图形可能是其他较复杂的形状。
根据凸显的部位的不同,我们可确定,在图(1)中,A是中心,a是边缘;在图(2)中,A′是中心,a′是边缘。 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甲类重叠式”对应的图式是图(1),“乙类重叠式”对应的图式是图(2)。这个中心就是意义重心所在,也就是动词重叠式的意义核心所在,处在中心位置的动词就是动词重叠式的意义核心。为什么要引入“意义核心”这个概念?Pittman指出:“把一个成分叫做中心的,另一个成分叫做旁则的,有什么好处呢?主要的收获可能是,由于我们习惯地首先描写最大的类,而较小的类(或者说核外成分)则根据它们同核心的关系来描写,于是中心——旁则的区分就给了我们合理的描写基础。”Lakoff是这样介绍 “中心——边缘”图式的,我们的身体经验告诉我们:“中心成分(躯干和内脏)比边缘成分(手脚趾、头发)更为重要,这可以说隐喻“边缘依赖并取决于中心,而不是相反。”根据“中心——边缘”的关系,我们把图(1)、图(2)的中心和边缘分别用有单向箭头的线条连起来。请看下图(图四):
图四
从图(四)我们可以看出,“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都表现出持续性的特征,“甲类重叠式”向左边(中心)持续;“乙类重叠式”向右边(中心)持续。为了区分,我们把向左边(中心)持续叫做“负向持续”,向右边(中心)持续叫做“正向持续”。
根据“甲类重叠式”的抽象图式(图四),以下几点我们要特别注意:(1)“甲类重叠式”的意义核心在左边,表现出负向持续。(2)“甲类重叠式”意义核心部分(中心)与重叠部分(边缘)结合紧密。(3)“甲类重叠式”的重叠部分是主观心理上的“完形”。
关于第(1)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论述。关于第(2)点,为什么“甲类重叠式”意义核心部分(中心)与重叠部分(边缘)结合紧密呢?在语言类型学上,[VO]的内部结合比[OV]的内部结合更紧密。陆丙甫从“跨范畴可别度等级”、儿童语言习得的顺序、语义依存关系等方面作了详细论述。就“语义依存关系”而论,我们有理由认为,在“甲类重叠式”中,“甲类重叠式”意义核心部分(中心)与重叠部分(边缘)结合紧密;相反,在“乙类重叠式”中,意义核心部分(中心)与重叠部分(边缘)结合不紧凑。因此,“甲类重叠式”的负向持续要比“乙类重叠式”的正向待续短暂得多。这样,“甲类重叠式”自然就有了短时少量的意义。下面解释第(3)点,关于“完形”理论,前面已经论述,我们举个例子加深理解。例如:“小李跟着老师一起调查调查方言。”“调查调查”表明动作持续进行或反复进行,具有反复性的特征,然而每次调查多久,调查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由调查者决定。这反映到重叠部分,无论每一次调查多久,调查到什么程度,由于主现心理的“完形”作用,动作都反复了一次,同时由于主观心理的完形作用,语意常常带有轻松自在的感觉。
抓住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解释“甲类重叠式”在不同句子中的所有语法意义。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普遍的看法认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是表示时短量小。我们先看看下面的例子:
(1)我每天下午听听音乐。
(2)晚上想去看看电视。
例(1)中,第一个“听”是语义核心,第二个“听”是重叠部分,表现为负向持续,重叠部分与核心部分结合紧密,因此自然有表时量短的意义。“听听音乐”可能听一会儿就不听了。同样的道理,“看看电视”也可能只看一会儿就走,有着轻松悠闲的意味。
以上是表时量短的,下面我们看到表动量轻的。例如:
(3)她在马路那边朝我点点头。
(4)改霞摇摇枕头上的头。
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点点头”、“摇摇头”,首先动作幅度大,然后动作幅度小,这样显得温和亲切。运用动词重叠式正体现了语言的类像性。第一个动词“摇”和“点”是语意重心,后面的重叠部分由于主观心理的“完形”的作用,动量明显减轻,从而使我们感觉到动作显得更加轻微。
由于“甲类重叠式”让听话者感到时量短、动量小,从而使请求带有温和委婉的语气,便于对方接受。例如:
(5)你教教我。
(6)请你帮我改改稿子。
(5)中的“教教我”,前面那个“教”是意义核心,重叠部分“教”是一个主观心理“完形”的量,对于说话者来说自然希望教会我,而教多少完全由听话者决定。说话者往小里说,符合礼貌原则,便于对方接受。同样的道理,(6)中的“改改稿子”,前面的“改”是意义核心,重叠部分的“改”是一个主观心理“完形”的量,至于改到怎样的程度,完全由听话者决定,符合礼貌原则。
同样运用“甲类重叠式”,违反量的准则(其实客观量并没有减小,只是由于主观心理“完形”的作用,减小的是主观量),而体现礼貌原则的例子还有:
(7)那只不过是说说罢了。
(8)也不过是帮帮忙,算得了什么呢?
“甲类重叠式”的其他语法意义,如表尝试、表反复、表过程的延续、强化能动性等,同样可以依据这三点作出合理而充分的解释,这里就不一一举例。
根据(图四)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1)“乙类重叠式”的意义核心在右边,表现出正向持续。(2)“乙类重叠式”意义核心部分(中心)与重叠部分(边缘)结合不紧凑;(3)“乙类重叠式”的重叠部分既是主观心理上的“完形”,又是“完整”。关于第(1)(2)点我们前面已经作了论述。下面我们着重解释第(3)点。“完形”与“完整”有什么关系呢?“完整”是“完形”的特例,也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好形状,例如图(三),由于“完形”,实际上被重叠部分的图形可以有各种情况,其中有一种情况非常特殊,被重叠图形接近几何概念上的圆,这就是“完形”也就是“完整”。例如:物物物,单车就物好呃。(客家宁都话)动作“物”持续反复多次,每一次反复正如我们所说的既是动作的“完形”,也是“完整”。再如米普语(傅爱兰2000)AA式动词的重叠:d藜u耷挢a55“舔多次”,动作“舔”反复多次,每一次反复都是一次“完整”的舔的动作。
抓住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解释所有“乙类重叠式”的语法意义。
首先我们看到表示动作的反复、持续的例子(语料引自傅爱兰《米普语动词的重叠》):
这人 整天 叫喊 听见这人整天叫喊不停。(持续)
这 绳子 根(离心)弄弯 (2单命令)
把这根绳子弯几下。(多次)
下面我们看到表状态的例子:
(11)一周后,陈立夫寄出题辞,王弘之欣喜若狂,抖抖地展开宣纸。(秦淮宪《陈立夫情系大陆》)
(12)风刮着闪闪发亮的树叶,在半空中忽上忽下飞扬。(龙凤伟《石门绝唱》)
“乙类重叠式”为什么会有表状态的语法意义呢?我们拿一支点燃的香子在眼前快速挥动,看到的是一条红色的线线(状态),而不是红色的燃烧的小圆点,这是由于“视觉暂留效应”的作用。胶片电影正是运用了这一原理,使我们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画面。语言具有类象性,动量的加强容易引起语义的泛化。根据Heine等的观点,语法化背后潜在一个非常具体的认知原则,即用旧途径表达新功能的原则。Heine等指出,由源概念进入语法概念的过程,可通过几个范畴描述。这些范畴依照各自的隐喻抽象程度,呈下列单向性链排列。
人>物>动作>空>时>质
任何一个左边的范畴都可以用来概念化其右边的范畴。“乙类重叠式”比“甲类重叠式”动量要强得多,因此容易泛化为表示事物的状态。
李文浩认为:“现代汉语表示量减的动词重叠式的源头是古代汉语表示量增的动词重叠(即动词重复),其根本动因是汉语的双音化趋势。”我们认为除了有其汉语的双音化趋势外,还有更深层的认知心理学的原因。
关于它们的韵律特征的变化,李文浩进一步指出:“在这种‘分化’过程中,韵律特征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语义重心移动(或前或后),非重心成分虚化并伴随语音弱化,这就导致韵律单元的‘重音’位置也会移动。这样汉语双音节音步(即基本韵律单元)的‘重音’模式就有两种可能(粗体为重读音节):Xx(重读音节在前)和xX(重读音节在后)。重读成分在前,可能导致后置成分虚化,重读成分在后,可能导致前置成分虚化。吴为善显然,‘甲类动词重叠式’语法化的实际结果是采取了前一种重音模式,即Xx(重读音节在前),后一个实词成分发生了虚化。”
从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中“甲类动词重叠式”语法化采用了前一各种重音模式绝非偶然。华玉明、马庆株指出:“轻音式动词重叠中的‘轻声’弱化了动作行为的动量和时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动量小、时量短,伴随有主观尝试、轻松悠闲的意味;重音式动词重叠中的‘原调’(相对轻声而言)强化了动作行为的动量和时量,表示动作行为在较长的时段里反复多次、连续不断,进而语义泛化而凸显动作行为的状态。”华玉明、马庆株同时指出,从语言类型角度看,动词重叠形式与意义功能之间的对应关系还普遍存在于汉语方言和其他语言之中,如苏州方言(刘丹青)、武汉话(朱建松)、昆明方言(张宁)、扬州方言、苗语(李云兵)。 从以上韵律现象,我们可以窥见“甲类动词重叠式”和“乙类动词重叠式”在韵律特征上有着较为复杂的表现,在现代汉语中,“甲类动词重叠式”对应的是轻音式动词重叠,“乙类动词重叠式”对应的是重音式动词重叠;在方言中,“甲类动词重叠式”和“乙类动词重叠式”“更多地表现为语音形式的对立(如可长可短、可高可低、可前可后等),这一对立与意义上的程度的轻重对立形成整齐的对应(杨敏)。”对于“不少汉语方言的动词AA重叠式也可表达出‘短时’、‘轻微’或‘尝试’的意思,如福州话(郑懿德)、苏州话(刘丹青)、台湾闽南话(杨秀芳),而这些方言里的形式并不含轻声(杨敏)”。如何解释?姜颖、曾丽英论述“二组字”内部的“分化”过程时指出:“分化的过程表现为三部曲:首先是处在一个稳定的二字组中的两个单音节成分在语义表达上出现不平衡现象,语义重心移至其中的一个成分;其次是非重心成分开始虚化,并伴随不同程度的语音弱化;最后是语法标志的形成。而造成这些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受‘核心’思想的影响。”
根据图(四),我们可以对“甲类动词重叠式”和“乙类动词重叠式”的分化过程给予精确的描述。首先是“甲类动词重叠式”和“乙类动词重叠式”在语义表达上出现不平衡现象,语义重心移至其中的一个成分,“甲类动词重叠式”语义重心在左边,“乙类动词重叠式”语义重心移至右边。然后,“甲类动词重叠式”由于语义重心前移,重心在左,中心与边缘结合紧密,非重心成分伴随不同程度的语音弱化;“乙类动词重叠式”由于语义重心在右边,中心与边缘结合不紧凑,非重心成分语音弱化不明显。从语言类型角度看,“甲类动词重叠式”和“乙类动词重叠式”分化的过程并不同步,因此它们在韵律特征上有着较为复杂的表现。
“甲类重叠式”表现为负向持续,“乙类重叠式”表现为正向持续,“持续”让我们把“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系联起来。
负向持续和正向持续并非个人杜撰,而是体现在客观生活情形中,飞速旋转的车轮,我们一方面看到它顺时针旋转,另一方面,如果以某一点为参照点,我们就会发现它好像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我们观察电扇的风叶旋转时也有这种感觉。
通过构建“甲类重叠式”和“乙类重叠式”的意象图式,我们发现这两类重叠式并非风马牛不相及,有深层的认知心理学根源。
在汉藏语系中,能够重叠的词类除了动词外,还有形容词、量词、名词,有些语言里包括代词和数词。“其中分布最广的是形容词的重叠式,表达的意义是程度的加深,也有表示减弱的,同时把动词的重叠式也考虑在内,我们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认知语法框架里,这些意义类聚为一个可以联系得上的原型(protopical)意义核心,进而可以结成一个以‘家庭相似性(family resemblence)’的方式连接起来的意义范畴。”如果以上解释经得起推敲,那么在类型学上为建立起重叠式“家庭相似性”迈出了一小步。
[1]刘丹青.苏州方言重叠式研究.语言研究,1986,1.
[2]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1997,2.
[3]陈前瑞.动词重叠的情状特征及其体的地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4.
[4]杨平.动词重叠式的基本意义.语言教学与研究,2003,5.
[5]李文浩.动词重叠式的源流.汉语学报,2007,4.
[6]陈立民.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2005,2.
[7]华玉明,马庆株.重音式和轻音式动词重叠的功能差异及其理据.语文研究,2007,4.
[8]姜颖,曾丽英.论汉语中“核心字”的成立.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4.
[9]傅爱兰.米普语动词的重叠.民族语文,2000,3.
[10]陆俭明.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理论——构式语法理论.南昌大学讲稿,2008.
[11]陆丙甫,罗天华.中国境内的双及物结构语序.“语法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10月),2007.
[12]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