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各类建筑建设正处高速发展期,具有粗放发展的显著特征:1.房地产是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产业,建筑使用寿命普遍小于实际寿命。我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仅30年左右,发达国家为80~125年。英国建1次房,我们建4次。2.既有建筑能耗高。全国400多亿平方米既有建筑中95%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新建筑也只有不到10%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我国单位面积采暖能耗高于气候相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节能设计标准与规范不完善;缺乏完善的工业化住宅建筑和部品体系,技术配套、集成度低。
根据城镇化发展趋势判断,我国还有至少三十年的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预计全国每年有1500~2000万农民进入城镇,每年新建建筑约为20亿平方米,每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与此对应,我国每年将消耗约占全球40%的水泥、35%的钢铁。今后,我国大城市都将新建卫星城疏解重叠的服务功能和高密度的人口,新建卫星城都应采取低碳生态城的模式。
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采取了一些积极政策措施:
国家推出建筑节能战略——《“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具体要求:新建建筑要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使用新型节能材料和再生建筑材料。
推动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742个,建筑面积7581万平方米。我国年开工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国家已制定了10亿平方米绿色建筑的规划目标。2015年起,直辖市及东部沿海省市城镇的新建房地产项目力争50%以上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西部地区扩大单体建筑示范规模,逐步向规模化推进过渡。
为推动绿色建筑健康持续发展,政府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与之有关的管理制度。比如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他的一些基本管理制度包括:《“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等。
此外,国家加大促进绿色发展和建筑节能动力:
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率。绿色建筑按星级奖励补贴和容积率,三星级建筑补助80元/平方米、二星级45元/平方米;一星级奖励百分之一、二星级奖励百分之二、三星级奖励百分之三容积率。
加快公共建筑绿色改造。2011年启动公建节能改造重点城市示范,津、渝、深获2.4亿中央财政补贴,改造面积1200万平方米。2015年重点城市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下降20%以上,大型公建下降30%。
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节能和绿色建筑标准。深圳、厦门已将保障房全部建成绿色建筑,2014年,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保障房建筑必须实施绿色建筑标准。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深入推进建筑节能,加快发展绿色建筑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北京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即将印发,成为继福建、山东、江苏等省之后又一个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标准的地方,这为绿色建筑材料产业引来新的发展机遇。
太阳能光伏产品、LED使用前景广泛。2012年太阳能光伏晶硅组件价格比2008年降低83.3%;2011年,LED室内照明产品价格同比下降22%,未来5年,LED照明成本将下降八成。
地源热泵稳步推广。 2011年地源热泵已完成施工面积2.4亿平方米。
LOW-E节能玻璃前景看好。它具有显著的阻热保温功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产品,同时,可以显著提高居住舒适度。
以绿色生态、低碳节能为带动,我国的绿色房地产取得了新的发展。中国建筑节能意识日渐形成,城市新建建筑的节能比率不断提高。设计阶段,节能建筑从2005年的53%提高到2010年的99%;施工阶段,从21%提高到95%。有超过20%的城市启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许多城市开展了低碳城市示范实践,有力地促进了绿色房地产的发展。为此,提出一些建议:
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通过工业化建造方式和产业链组织方式,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
推进住宅全装修。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装修设计“三图统一”,实现土建装修一体化。
加大推广低碳技术。包括太阳能等清洁能源,LOW-E玻璃等节能材料及产品,可再生能源应用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