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淳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完善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同时,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讲,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引起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变化又推动了产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高职院校要实现质量、规模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处理与发展有关的诸多问题时,必须重视专业设置问题。专业能否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是衡量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志。[1]如果专业设置不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失去有力的依托,学校的其它建设也就失去了落脚点。
近年来,随着天津市构筑高端产业高地战略部署的落实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快,优势支柱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支柱产业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2010年,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5268亿元,比2005年净增了9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75%提高到92%,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80%提高到90%以上,其产值分布见表1。①
根据《天津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左右,装备制造业产值比重保持在45%左右,优势支柱产业产值比重保持在90%以上,产业结构将具备高端化的显著特征,其重点产业发展见表2。
表1 2010年天津市八大支柱产业产值分布情况(单位:亿元)
表2 “十二五”期间天津重点产业发展趋势②
统计数据显示,在产业结构方面,2011年天津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9.0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8.3%;第三产业增加值5153.88亿元,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52.5:46.1。近三年来,天津市第二产业增加比重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经济的比重却逐年上升。同时,随着天津市支柱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产业的比重已超过9成。
就业方面,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趋势明显,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增长趋势减缓,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所占比重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其就业比重偏高的基本局面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
统计数据显示,在天津市26所高职院校开设的农林牧渔、交通运输和生化与药品等19个大类的784个专业中,对应本市一、二、三次产业的专业设置数分别为5、201、578,相应的专业结构比为0.6:25.6:37.7,与三次产业(1.4:52.5:46.1)呈现倒置状态。[2]虽然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但脱离产业结构的需求设置专业,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就失去了方向和目标。[3]
天津目前共有高职院校26所,专业布点排在前9位的专业均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见表3。特别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和计算机类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更加突出,并且传统专业占整个专业布点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劳动力供大于求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双重压力下,由于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匹配,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更加凸显,稳定就业将面临更严重的挑战。
表3 2011年天津26所高职院校专业布点前10位统计
从目前天津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看,基本是为了满足原有产业结构需求设计的,除了“应用电子技术”和“数控技术”两个专业外,为天津市优势支柱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其它专业均未进入专业设置的前10位(见表3);面向可再生能源技术、传感网技术等新兴产业的专业设置尚处空白状态。
首先,虽然第一产业占天津市区域经济的比重较低,只有1.4%,但对GDP的贡献已超过百亿元,其健康发展需要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保障,而目前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招生人数在第一产业上的分布却为0,对农林技术、畜牧水产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真空区,所以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应在对应第一产业的专业布局上积极作出调整,增加与农林技术、畜牧水产相关的专业,促进天津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其次,在与第二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上建议增加生物药品、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布点数,使第二产业的专业布点数与第二产业在天津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相匹配,改变职业教育为天津第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偏少的局面;最后,减少对应第三产业的金融财会、计算机、文化语言类专业布点数和招生数,虽然第三产业应该比第二产业对劳动力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但是目前天津市第三产业的就业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对就业的贡献上并未形成对第二产业的巨大优势,所以对应第三产业的专业布点数和专业招生数要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46.1%的比例相协调。
根据天津人才管理部门编制的《天津2011年紧缺人才目录》,目前天津最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涉及装备制造、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现代冶金等优势支柱产业和物联网、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传感网、高性能结构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中的人才紧缺岗位共70类,其中,专业技术人才岗48类,占68.6%。制造业的缺口最大,占第二产业全部用人需求的80.8%。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天津支柱产业和重大工业项目人才需求旺盛: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汽车及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达24万名,其中技师、高级技师4万名。[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专业技术含量高,所以技能培养的要求也很高,学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配置高水平的专业教师和充足的实训设备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1年,天津市高职院校专业布点数和招生人数排在前几位的大多是金融财会类、计算机类、以及文化语言类的专业,这些高重复率专业大都对应第三产业,具有投资低、见效快、调整灵活的特点,这既与高职院校追求短期效益有关,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没有面向市场,没有抓住天津市的经济发展特征,办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专业。例如,天津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而天津市专业布点数和招生人数排名靠前的专业并未包括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石油化工等相关专业。因此,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那些重复率高且毕业生就业率只有20%的专业应进行及时调控,寻找出路的关键在于先要明晰天津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再对专业结构做出积极调整。
注释:
①数据来自:第二届天津市与中央企业恳谈交流会http://news.enorth.com.cn/yqkt2011/cyfz/.
②数据来自:天津市工业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
[1]赵玉国.对河南省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12,(06).
[2]孙淳.基于天津产业发展优化高职专业结构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11).
[3]李彬.论产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的战略[J].中国科技论坛,2005,(06).
[4]张鸣岐.今年本市缺啥人才[N].天津日报,2011-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