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曹明是
(上海奶业行业协会)
2008年以后,我国奶牛养殖业加快了规模化、现代化进程,万、千、百头规模奶牛场正在加速整合、新建,规模牧场的比例也升至30%~40%或更高,尽管如此,散养户的比例仍占到60%~70%。如今散养户的生存情况如何,出路何在?本文对这些问题谈了自己的观点,寻找一些适合散养户发展的出路。
本文散养户指养牛5~10 头(各地区划分标准不同:有20 头以下,也有30 头以下),牛舍简易,采用手工或小型挤奶机挤奶,或者到指定奶站挤奶,一般无防疫隔离措施。目前散户面临的困境主要有6 个,具体如下。
散养户在向乳品加工企业或奶站交售生鲜奶时,价格比实力雄厚的大型牧场低0.50 ~0.70 元/千克。其理由是散养户的规模小、奶质差、不达标,当然奶价就不能与规模牧场相提并论。每头奶牛一年散养户就少收入近3 000 元,如果一家散养户有5 头泌乳牛,那么一年就少收入15 000 元。
乳品加工企业或奶站拖延奶款结算的主要对象是散养户,尤其是当奶源多的时候,压等压价也主要针对散养户。乳品加工企业宁可得罪散养户,也不会轻易得罪大型牧场,因为大型牧场的去留将直接影响乳品加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当前,我国奶牛养殖多围绕安全、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推进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管理,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和机械化改造也都围绕这些目标以提升现代化水平,散养户根本无法效仿和应用。
散养户的奶牛基本上是淘汰的高龄奶牛或低产奶牛;或没有牛籍卡,无法进行品种登记和改良,更无法进行生产性能(DHI)测定,生产力低下,经济效益无法与规模化、标准化牧场相提并论。
散养户奶牛的健康堪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即使对“两病”的防疫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但在强制淘汰“阳性”牛只上,往往因涉及个人财产和经济利益,无法做到彻底净化当地牛群。
相当数量的生鲜奶细菌数与规模化、标准化牧场相比差距较大。散养户对自己饲养的奶牛所产生鲜奶的体细胞数不知情,不知道牛只的健康状况,也不知道牛只是否患有隐性乳房炎。
散养户的形成有一定历史原因。最早散养户进行的是自给自足的游牧生产,逐渐演变成小农经济,将剩余的产品在集市上交换,当时也有些小加工厂收购牛奶,加工乳制品,但规模很小。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从国外引进奶牛,兴办奶牛场,加工乳制品,主要供应大城市中的达官贵人。1945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南京卫岗开办奶牛场并加工牛奶,抚养抗日烈士遗孤。解放以后,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政府在各地农场发展奶牛场,加工鲜奶、奶粉等,但均需凭票供应。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1世纪初,中国奶业超常规发展,各地大量发展奶牛养殖业,大量的农民养奶牛,每户养1~2 头,一夜间农民就转变成奶农(散养户)。尽管现在有许多散养户养殖的头数从开始1~2 头,发展到现在养5~10 头或更多,但其饲养方式和管理模式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2008年11月,国家13 个部(委、局)制定了《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各乳品企业积极发展自有规模牧场和扶植地方规模牧场,乳品加工企业的基本奶源逐渐得到了保障。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市场奶粉价格低于国内市场价格,我国进口奶粉年增长量不断创出新高,乳品加工企业和食品企业使用进口奶粉的数量不断攀升。国内一些乳品企业生产的大包装奶粉出现亏损、积压,已经开始不收或少收散养户的生鲜奶。在这种情况下,散养户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生存空间也越来越小。
合作社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奶农将奶牛评估后作价加入合作社,由懂饲养技术的人员进行统一饲养、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售奶。这是一条符合我国现在国情的道路。
近两年,在山东省、浙江省、云南省等各地兴办的“奶吧”或许是散养户的有效出路之一。奶吧可实现生鲜奶的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严格把握奶源质量,生产加工出适销对路的鲜奶制品,采用符合消费者心态的营销手段,这三项是奶吧生存、发展的关键。但奶吧能走多远,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走收购兼并之路较为艰难,散养户一般都没有牛籍资料,收购过程中疫病风险极大。有实力的乳品企业在以往的收购中也吃尽了苦头,因此,许多乳品企业宁愿出高价从海外购买奶牛自建牧场,也不太愿意收购国内散户的奶牛。
养奶牛是为了生产生鲜奶,而生鲜奶不能像活禽、蛋、猪羊牛肉可以直接进入市场流通。生鲜奶必须经过乳品加工环节成为乳制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生鲜奶的这一特性,决定了奶牛养殖业的门槛较高。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没有一家乳品企业会把自身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压在散养户的奶源质量上。今后,散养户会很快被这些条件挡在门槛外。因此,寻找出路势在必行,否则无异于自生自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