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羽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81)
在网络学习条件显著改善、网络化学习资源迅速丰富的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学习的成效却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学生沉醉在游戏世界之中。为此,一些研究者开始专注于网络学习行为的研究。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当前一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基本情况(包括使用的网络设备、接入方式、所处场所、资源利用等)、分析网络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影响网络学习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等方面,鲜有基于社会存在感的视角。事实上,社会存在感既是影响网络学习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也是影响网络学习绩效的重要因素。[1]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程度的社会存在感有助于学习者增强学习满足感、加深学习深度和提升合作学习水平。[2]因此,从社会存在感视角对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网络学习行为
目前,国内外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的概念尚缺乏共识性的界定。与网络学习行为一词相近或相关的概念有远程学习行为、网络自主学习行为、在线学习行为等。这些概念主要描述的是学习者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化资源,主动运用和调控自己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进行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或互联网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交流工具等,强调学习者的“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能力。[4]本研究将网络学习行为界定为学习者在某种动机指引下为获得某种学习预期而通过网络进行的活动总和。
2.社会存在感
关于社会存在感的定义很多,如:Short等人(1976)将社会存在感定义为:“与他人交互的突现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5]Garrison等人(1999)认为,社会存在感是指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社区中从社会和情感上把自我投射为真实人的能力。[6]本研究将社会存在感定义为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借由媒体去感知他人的一种心理效果,以及与他人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
1.网络学习行为量表
由于目前还没有通用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测量工具,本研究主要依据我国学者金枝等人在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中使用的测量项目为基础[7],从合作、注意/行为坚持性、动机、学习态度、在线偏好、策略/灵活性等方面对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进行了测量。
2.社会存在感量表
目前,测量真实情境和虚拟情境中社会存在感高低的方法有多种。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来测量学习者网络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存在感,问卷的构建是以蔡佩所发展的社会存在感的量表维度为核心,从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性等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社会存在感进行了测量。
在正式问卷施测之前,为了保证测量工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前测,发放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样本50份),以对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测量项目采用李克特五点式设计,1-5分别为极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非常赞同五个等级。社会存在感及网络学习行为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都达到了0.7以上,说明整个量表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如表1、表 2)。
表1 大学生社会存在感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
表2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结果
本研究从大连市七所高校随机选取150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440份。其中男性学习者666人,占被试人数的比例为46.3%,女性学习者774人,占被试人数的比例为53.7%,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有效样本的分布情况
1.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现状
从表4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各维度得分均在3-4分,整体水平偏高,且个体差异较小,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已经经常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其中,“学习态度”维度的得分最高(4.8223),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在六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是“在线偏好”维度(3.3189),这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会因技术的偏好影响网络学习行为。
表4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各维度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2.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本研究设置了“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三个人口学问题。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从表5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性别与网络学习行为的总体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与“策略/灵活性”、“在线偏好”不具有相关性。这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技术障碍方面男女没有显著区别,都能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
(2)年级与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总体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与“注意/行为坚持性”、“学习动机”不具有相关性。这说明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动机方面不存在年级的差异。其他维度中高年级的学生较低年级的学生要强。因此,对刚入校的学生在网络学习方面需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网络学习能力。
(3)学生的家庭所在地与网络学习行为的“学习动机”方面不具有相关性,但与其它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体来看,农村、县镇入学的学生由于上大学前接触网络比较少,在网络学习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1.大学生社会存在感的现状
从表6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各维度得分均在3-4分,处于中等水平,且个体差异较小。其中,“个人性”维度的得分最高(3.5973),说明大学生在网络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个人性。在四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是“亲密度”维度(3.2370)。
表6 大学生社会存在感各维度的描述性分析结果
2.大学生社会存在感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7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
(1)性别与“社交力”维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社会存在感的其他维度不具有相关性。这说明男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流的能力较低女学生要强。
(2)年级与社会存在感的总体得分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与“亲密度”不具有相关性,这表明不管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学生在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亲密度方面没有显著区别,都能较好地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和表达。
(3)学生的家庭所在地与社会存在感的“亲密度”方面不具有相关性,但与其它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体来看,城市入学的学生较农村、县镇入学的学生的社会存在感要强。
表7 大学生社会存在感与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1.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整体相关性分析
根据网络学习行为与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分析(见表8)显示,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性与合作呈0.01水平的显著性正相关;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性与注意没有显著性相关;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度与学习态度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度与在线偏好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敏感度、个人性、社交力、亲密性与灵活性呈0.01水平的正相关;敏感度、亲密性与动机都呈 0.05水平的正相关。
表8 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分析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分析
从表9我们可以得知,大四学生的注意/行为坚持性与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呈0.05水平的负相关,其他年纪注意/行为坚持性与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没有相关性;大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与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他年级差异性不大。
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0我们可以看出,在注意与亲密度的关系上男女生有显著的差异性,但女生的注意与亲密度呈明显的负相关;在动机与亲密度的关系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呈0.01水平的正相关。
表10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的性别差异
4.不同区域的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分析
由表11我们可以得知,在线偏好与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相关性中,城市入学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入学学生和县镇入学学生,呈0.05水平的正相关;动机与亲密度的关系中,城市入学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入学学生和县镇入学学生。
表11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和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区域差异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从前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口学特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1)大四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学生;(2)女生网络学习行为明显高于男生;(3) 城市入学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明显高于农村和县镇入学的学生。
本研究的实证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存在感与人口学特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具体表现在:(1)大四学生的社会存在感明显高于大一、大二学生;(2)女生社会存在感明显高于男生;(3) 城市入学学生的社会存在感明显高于农村和县镇入学的学生。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程度的社会存在感可激发和维持高质量的网络互动,使学生意识到网络学习环境中存在的多维视点和广泛思维,有助于学习者增强学习满足感、加深学习深度和提升合作学习水平;相反,欠缺社会存在感则会导致高程度的受挫感和低效率的网络学习。从前文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均值在3到4分之间,普遍不高,这说明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社会存在感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显示,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与社会存在感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大四学生的注意/行为坚持性与社会存在感相关性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大二学生动机与社会存在感的相关性高于其他年级,在线偏好与社会存在感的各因子相关性中,城市入学学生明显高于农村入学学生和县镇入学学生,因此,在网络学习活过程中,应针对学生的特点,指导大学生的网络学习。
[1]Guangwardena CN.McIsaac M S.Distance education.In:Jonassen D.Handbook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sand technology[M],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3,355-396.
[2]李辉,黄堂红.浅谈网络教育中学生社会存在感的培养[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4):38-40.
[3]李玉斌,姚巧红,侯威,王晶.网络学习行为研究的向度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2,(9):48-53.
[4]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10):31-35.
[5] Steven R. Aragon. Creating SocialPresencein Online Environments[J].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2003:57-68.
[6]王广新,宫淑红.网络学习情境中社会临场感研究回溯[J].开放教育研究,2010,(5):41-46.
[7]金枝.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D].江苏:南京大学,201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分析模型与调控机制研究”(课题编号:DCA11019)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