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禄
老上海有句话:“小暑黄鳝赛人参。”
在我小时候,黄鳝在菜场还属于高档水产,偶然到货,家庭主妇奔走相告。小菜场师傅将硕大的木桶扛到老虎灶,木桶里无数条黄鳝不安地蠕动着,滚烫的开水兜头一浇,木盖一压,听得到里面劈劈啪啪甩尾巴的声音。少顷,盖子一掀,一股蒸汽升腾而起,木桶里风平浪静,倒去热水后再抬回菜场,由女师傅们嘻嘻哈哈划鳝丝。清炒鳝糊是本帮菜中的精品,但一般上海人家不敢吃清炒鳝糊,而是买半斤鳝丝,与绿豆芽或茭白丝一起炒来吃,算是尝鲜了。
前不久与朋友在沪南一家饭店吃饭,正值饭店推出黄鳝宴,就一下子品尝到好几道黄鳝菜,不同流派,不同味道,真让我这个吃货吮指之乐,至今难忘。
比如梁溪脆鳝比较常见,但川味酥鳝不一定吃得到,这家饭店的大厨将鳝片在温油锅炸一下,然后移至一边,加盖微焖,待油温冷却后再按同法复炸,如此才使鳝片酥而不焦不烂,加料后鲜香扑鼻,川味浓郁。
热菜中的生爆蝴蝶片,是用活杀鳝片去皮后再上浆生炒的,黄鳝去皮绝对是一门手艺,滑溜溜的黄鳝“捏不牢滑脱”,何况还要去掉薄如蝉翼的皮,没有金刚钻,谁敢接这个活?淮鱼干丝就是扬州菜中大煮干丝的变异,改用鳝丝代替火腿丝与鸡肉丝,汤是用油炸过的鳝骨吊成,汤色乳白,豆香浓郁,鳝味清鲜。
翻翻菜谱,还有些黄鳝菜的菜名取得很有诗意,比如双龙出海、鞭打绣球、龙卷风爆、龙抱凤蛋、子龙脱袍、雪中送炭等,要吃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我自出娘胎以来,吃到黄鳝最多的一顿饭。
黄鳝生命力较强,鳃虽然不发达,但可以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辅助呼吸器官,故而在水中含氧量很稀薄时照样能活。出水后装在木桶里,只要有一点水,这厮也不会马上死去。因此在运输环节,待遇稍许差点,黄鳝也不会造反。不过黄鳝身上布满了黏液,时间长了,黏液会将黄鳝们黏在一起,这样就比较难受。于是水产商贩会抓一把泥鳅扔在桶里,泥鳅在强敌面前会产生紧张感,拼命地往深处钻,这样就等于搅局,搅得黄鳝们不能安于现状,就可免于短时间内不知不觉地死去。
泥鳅是有功的,但菜场里的师傅并不待见它,随手一扔,满地翻腾,小孩子见状高兴极了,争先恐后扑上去抢,抢来养在瓶子里,也是一乐。当时虽然供应匮乏,但也没听说过有谁将泥鳅煮来吃。上海十六帮派饭店齐全,但没见哪家饭店将泥鳅列入菜谱,据说这货满身泥土腥味,不登大雅之堂。后来,市场上也出现了川味火锅,泥鳅才在菜单上亮相,才知道改革开放了,泥鳅也可以吃了。但自己一般不买,只是饭店里偶尔吃一次。
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营养价值很高呢!这小个子长在稻田里、小河浜、小池塘、小溪沟里,条件再差也无怨无悔,它们是一群快乐的水中精灵。跟黄鳝一样,泥鳅到了夏季身子骨也最肥。江南一带的农民有吃泥鳅的习惯,将泥鳅捕捉后,炒青蒜,炖豆腐,也可烘干后放在冬天吃。有一年去安徽旅游,在黟县吃到一道名菜“无孔不入”,大碗上桌后才知道原来就是泥鳅炖豆腐。据说此菜最早的形态是一大块豆腐搁锅里,加一勺清水,抓一把泥鳅入锅,灶头打火,待水温慢慢升高时,泥鳅们受不了了,拼命往冷豆腐里钻。待它们统统钻进豆腐里后,厨师再掀开锅盖加盐和葱花,起锅后淋少许辣油,撒一把青蒜叶,此菜就大功告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