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_文师华
作 者: 文师华,字启秀,室名禾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楹联学会会长兼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及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文学博士,南昌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十七帖》墨宝本
在草书领域,王羲之是继东汉张芝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草书大家。其草书作品,今日所见,只有一件《豹奴帖》是用标准的章草书写的,而大量的草书作品是成名之后的今草,其中代表作有《初月帖》(现藏辽宁省博物馆)、《行穰帖》(现藏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远宦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十七帖》等。
《十七帖》是王羲之重要的草书代表作,是研究王羲之生平和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卷十《右军书记》中,把《十七帖》列为压卷第一帖,云:“《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二字,是烜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及言语,以数相从,缀成卷。”“褚河南监装背”,“十七帖者,以卷首有十七日字,故号之。二王书,后人亦有取帖内一句语稍异者标为帖名,大约多取卷首三两字及帖首三两字也”。
所谓“以数相从”,是指所书内容和书体为相同类型。《十七帖》包含王羲之信札二十九封,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347—361),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十七帖》是王羲之写给益州刺史周抚的信札,内容多言蜀中风情人物。周抚是东晋中兴名将周访之子,在蜀中三十余年,王羲之曾经有意游蜀登岷山而未果。在这些帖中,可见王羲之对蜀中人物、历史的浓厚兴趣。如其中的《十七帖》感叹光阴易逝,前路无多,迫切想到蜀中汶岭一游。《蜀都帖》说看到周抚的一封信,了解到蜀中山川奇异之景,产生前往蜀中游玩的欲望,认为如果能“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盐井帖》向周抚询问蜀中是否有盐井、火井。《讲堂帖》述及汉代建立的蜀中讲堂,并希望有人能摹写讲堂中三皇五帝的画像。《成都城池帖》述及秦代司马错建造的成都城池门屋楼观。《十七帖》中的有些信札还记录了王羲之晚年的思想、生活和家庭情况,如其中的《逸民帖》表示自己早就想辞官做“逸民”。《服食帖》说自己长期服食丹药(即五石散一类的药物),身体越来越差。《省别帖》说家人分散在各地,“老妇顷疾笃”,正在抢救,令人担忧。《儿女帖》说自己“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内外孙有十六人,足慰目前”。可见王羲之因儿孙满堂感到很欣慰。《十七帖》中二十九封信札的书体也基本一致,属于典型的今草(其中一封四行二十字为楷书)。至于《十七帖》的得名,在于第一封信的起首有“十七”两字。
《十七帖》真迹一般认为早已不知下落,唐人的摹本和临本也只能见到零星单本,甚至残本,如《远宦帖》《游目帖》等,因此,一般谈《十七帖》者多以传世刻本立论。宋黄庭坚《题右军十七帖后》说“十七帖,必多临本”。而影响后世最大者则是北宋黄伯思,他在《东观余论》卷下《跋十七帖后》中记载,在宋代传世《十七帖》有三种版本:其一是“先唐石刻本”,“卷尾有敕字,及褚遂良,解如意校定者”,即传世的唐摹馆本系统;其二是,南唐后主李煜“得唐贺知章临写本勒石置澄堂者”,即所谓贺知章临本系统;其三是“叙次颠舛”、“摹刻亦瘦弱失真”,“亦似南唐刻者”。可见,《十七帖》流传到宋代时,版本情况就较为复杂。
关于《十七帖》版本流传的情况,曹大民在《王羲之〈十七帖〉解析前言》中进行过阐述,王玉池撰有《〈十七帖〉在王羲之书迹中的地位和重要版本书评》的考证文章。王玉池认为,“敕”字本《十七帖》系北宋人托名唐刻唐拓,并伪造了“敕”字、褚遂良等题名和“僧权”的押署。但王羲之的字却并非向壁虚造,而应是王羲之原帖比较忠实的勾摹本。
关于《十七帖》的版本系统,曹大民与王玉池两人的看法不尽一致。相比较而言,王玉池对《十七帖》版本的考证梳理比曹大民更加细致,他认为世传诸本,大致可以从这三个系统中找到依据。
1.“馆本”系统:包括“僧权”全本、“僧权”不全本和缺十七行本 。
(1)“僧权”全本有两种: 香港中文大学本,或称“南海孔氏岳雪楼本”;三井本,上有明末祁豸佳印记,后传入日本,因曾藏三井氏听冰阁而得名。
(2)“僧权”不全本,指“僧权”二字左边偏旁皆不存,“敕”字钩与左边竖画连接,褚遂良等字比“全本”规整。此系统善本较多,其中著名的有四种:
其一,开封本,又称冯氏快雪堂本,现藏河南开封市博物馆;
其二,上图本,此本明代曾为吴宽、项墨林等递藏,清代曾入内府,清末为铜山张伯英收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其三,朱释本,全名“文徵明朱释本”,现由美国安思远收藏。
其四,上野本,曾经姜西溟收藏,故又称“姜西溟藏本”。后由罗振玉带往日本,归上野竹斋收藏,故现在一般称“上野本”。
(3)缺十七行本
此系统的原本来自所谓的唐硬黄双钩本。原唐硬黄本初显于北宋,曾为魏泰(道辅)收藏。据硬黄本刻帖的有明代的《来禽馆帖》《余清斋帖》《郁冈斋帖》。
2.河南本、陕本系统:此本的特点之一是,《郗司马帖》之“十七”的“七”字,横笔右侧出锋较钝,不像其他本那样尖锋。
3.《淳化阁》《大观帖》系统:《淳化阁》及《大观帖》共收《十七帖》之草书十五帖,由于临本已与原本不同,再加刻工欠佳和善本难得,使它们远不如“馆本”受人欢迎。
此外还有孙退谷本《祖拓澄清堂帖》收《十七帖》单帖八种,主要以阁帖为底本,而又酌取“馆本”。单帖佳本有:《省别帖》(《远宦帖》)墨迹本(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希堂》所刻之《瞻近帖》和《龙保帖》等。
王玉池在详细考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十七帖》是王羲之晚年即其书法艺术最辉煌时期数量最大、成就最高、内容最可靠,也是最早取得共识的一组刻帖。其中馆本系统的“香港本”、“上图本”和“开封本”以及少数优秀墨本如《远宦帖》等代表了这一组刻帖的基本面貌和艺术价值。
关于馆本系统不同版本的风格问题,曹大民认为,馆本《十七帖》,可分为三种不同的风貌:其一,点画厚重,气势充沛,有金石气息。有上图本、开封本、文徵明朱释本。其二,追求细节,线条稍有细弱感,缺乏雄强之势,与王字精神尚有距离。有上野本、江川本(现由日本江川吟舟藏)、王穉登旧藏本(现藏日本书道博物馆)。其三,字口清晰,斩钉截铁,有雄强之势,微伤含蓄。有三井本。曹大民还认为,馆本《十七帖》第一、第三种风貌是值得借鉴学习的最佳范本。
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十七帖》下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表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连,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十七帖》集字成行的方法不像后来的大草、狂草书法那样,依靠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来强化整体感,而是依靠字形的大小、单字姿态的斜正搭配、笔画的粗细变化来达到气脉贯通。《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跋十七帖》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
临习《十七帖》,须用弹性强的狼毫或紫毫笔。运笔时,特别应当注意字势、形势和线条的贯通,字与字以及行间的呼应,而不是表面上线条的连贯和牵丝的纠缠。在临写时千万注意不能一笔一画地临写,注意力应当放在线条的质量上,放在书写的节奏和字势的流动上。由于《十七帖》难度较高,必须注意楷书和草书两种书体的密切关系。《十七帖》之前的章草是它由以演变而成的母体,欣赏和学习汉末魏晋时代的章草,诸如皇象、索靖、陆机和王羲之本人的一些带有章草意味的作品,对学习《十七帖》都十分有益。
《十七帖》是小草书体的代表作,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王羲之的草书,字形由章草的横张形态变为纵敛形态,婉转流贯,笔势雄劲,笔短意长,从而完成了章草向今草的改制,为草书体立下新的法门;其“字群结构”的创树,又是唐朝连绵大草的渊薮。梁武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中评王羲之书法“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至唐初,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写《晋书·王羲之传论》,称王羲之的字“尽善尽美”,“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于是首开独尊王字的先河,并广收王书,使王字得到空前普及。唐李嗣真《书品后》称王羲之为“书之圣”、“草之圣”、“飞白之仙”。
唐代以后,北宋“苏、黄、米、蔡”四家,南宋高宗赵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和清代乾隆皇帝等有影响的人物都是王羲之书法的爱好者和提倡者。现当代书法大师沈尹默、吴玉如、林散之、启功等均直接受到王羲之行草的浸染,即使是以写碑闻名的书法大师如于右任、沙孟海等,也从王羲之行草法帖中汲取养分,以增强笔墨的韵致。王羲之书法就像孔孟、老庄思想那样深入人心,其影响至今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