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_潘向黎
作 者: 潘向黎,作家,文学博士。生于福建,现居上海。著有长篇小说《穿心莲》、小说集《无梦相随》《十年杯》《轻触微温》《我爱小丸子》《白水青菜》《女上司》,散文集《红尘白羽》《独立花吹雪》《纯真年代》《相信爱的年纪》《局部有时有完美》等多部。此外喜欢茶文化和古典诗词,著有专题随笔集《茶可道》和《看诗不分明》,均登上京沪畅销排行榜。
小说五次入选中国小说排行榜(2002—2007年);曾获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首奖)等全国性奖项。
作品被翻译成英、俄、德、日、韩等多国外语。
李贺像
读唐诗,除了大李(李白)、小李(李商隐),还有一李不能忽略,那就是李贺。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河南昌谷(今河南宜阳)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又有鬼才、诗鬼之称。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家境贫寒。少有异才,但因诗名招致妒忌、诽谤,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一生抑郁,仅做过三年从九品的低微小官,愁病而死,年仅二十七岁。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李商隐所作《李长吉传》,刻画了生动而独特的李贺形象:李贺自幼长相奇特,体形细瘦,通眉长爪;他才思聪颖,七岁能诗;他写诗的方式是“苦吟疾书”、“未尝得题然后为诗”;他还喜欢骑驴觅诗,“恒从小奚奴,骑巨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所见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耳!’”。他的母亲见锦囊中的诗句多,就心疼地说,这孩子为了写诗真是呕心沥血啊!
李贺到十八岁时,赴京赶考途中,到洛阳拜谒名满天下的国子博士韩愈。韩愈晚上送走了客人,本已十分疲倦,准备上床休息,于是一边解衣带,一边漫不经心地看李贺送来的诗篇,当他读到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之句时,急忙把已经解开的衣带又系上,让人立即把李贺请来。韩愈当面夸赞李贺:“天才,天才!果然是名不虚传哪!”从此,李贺的诗名传遍天下。
但是许多嫉妒李贺的人借口李贺之父名字叫“李晋肃”,“晋”跟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李贺必须避讳,不能去参加进士考试。为此,韩愈写了一篇著名的《讳辩》来为之辩解,其中对所谓“避讳”作了有力的反击:“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关于李贺和韩愈,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我幼时就听到过),说当时韩愈、皇甫湜听到有个小神童叫李贺,七岁能诗,难以置信,特地造访,还梳着“总角”(稚童发式)的李贺出来相见,当场就以他们两人来访为题,欣然提笔写了《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二公大为惊喜,就抱他上车,还给他“束发”。
这个故事见《新唐书·李贺传》,但经考证只是个传说,是采信了不可靠的说法以讹传讹。“如此‘正史’,竟不辨真伪,随取稗官野乘入书,其可哂也。”(《李贺诗》,黄世中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想想也是,七岁小儿,任是天才,也实难有这般心胸和气势;即使有,也断不能有这样成熟的词藻;再则若这是真的,那么李贺怎么会到十八岁才去拜见韩愈?韩愈“解带”复“援带”的心理过程,分明就是从未见过李贺,第一次为他的才华所吸引。
不过,《高轩过》确实是李贺所作,但作于十九岁。当时他未能应试,失意之际,韩愈和皇甫湜联骑来访,想必是对他安慰加鼓励了一番,于是李贺写了这首诗感谢他们。这样一来,诗中用“秋蓬”、“死草”比喻自己的身世和际遇就很贴切,末句流露的期盼和自许也完全符合十九岁少年书生的身份。
然而,好梦成空,李贺终于还是抱恨含屈,早夭而去,只留下这样断肠泣血、催人泪下的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这首诗题目是“秋来”,但李贺的一生,从来没有过春天。
虽有异才,且遇到了韩愈这样的“文章巨公”爱才惜才,也还是敌不过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这才是李贺不幸命运背后的真相。说什么“天妒英才”,其实“天”对于“才”从来是不“妒”的,所有阴暗、卑劣、龌龊的勾当,都是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