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方杰 关宏志 韩 艳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24)
国家统计局旅游统计报告指出,2011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次数为26.4亿人次,从2002~2011年10年期间,我国国内旅游总人数以平均每年13.01%的速度增长[1],见图1。可知,我国旅游业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吃、住、行、游、购、娱)6大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是旅游业发展的命脉,旅游公路网的规划建设非常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城市旅游公路往往存在公路布局不合理、景区通道不足、连接景区的公路等级较低等情况[2-3],归根结底都是城市旅游公路网不健全的问题。
对此,有专家学者对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开展了一定的研究。Fesenmaier[4]介绍了海岸地区的旅游模式和公路的发展模式,评价了公路网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马芸芸[5]以草原旅游为对象,对内蒙古草原旅游公路网进行规划研究,提出草原旅游公路网规划的理论方法;涂万堂[6]以邢台为例对旅游线路组织与设计、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等研究理论和方法进行探讨;钱良辉[7]提出了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系统框图,并基于层次分析提出旅游公路网综合评价的指标。目前研究多利用节点重要度法等常规公路网布局规划理论来研究旅游公路网,很少结合旅游规划理论。
图1 2002~2011年国内旅游基本情况Fig.1 2002~2011 domestic tourism basic situation
节点选取是网络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公路网规划中,人们提出了节点重要度法,该方法从对规划区域内节点分析入手,通过节点重要度、路线重要度的计算,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及网的规划布局过程,可以比较区域内不同节点之间的功能强弱,但是在旅游交通网络中,节点的作用和性质与公路网并非完全一致。因此,本文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结合节点重要度法,以旅游发展理论引导城市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从而实现城市整体旅游资源的最大价值。
核心-边缘理论是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他借鉴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和中心地理理论,按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思想,提出了一个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中心—外围模式,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即核心—边缘理论。他认为,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空间系统都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核心区和边缘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核心区和边缘区这两个空间子系统的边界和相互关系是不断变化,核心区处于统治地位,边缘区在发展中依靠核心区,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重叠或组合,直至区域或全国经济融入一个有机整体。核心—边缘理论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城市旅游中热门景区和普通景区的关系,即城市旅游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关系,因而常被国内学者运用于旅游研究中[8-10]。
核心-边缘理论与节点重要度法的结合,目标是建立完善的旅游公路网布局,并实现城市旅游核心区和边缘区的协调发展,发挥1+1>2效应,让城市取得最大的社会经济利益。
旅游节点是指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时需要连通的关键节点,主要包括中心城镇节点和旅游景区节点。由于客运站、旅游中心等旅游客运设施多位于中心城镇,中心城镇节点所起的作用是连接旅游客源地和旅游景区的重要中转站;旅游景区节点是通过景区旅游资源吸引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节点,原则上城市内现有的和旅游规划中计划开发的所有旅游景区都应作为旅游节点。
节点重要度是定量描述城市区域内各旅游节点旅游功能相对强弱的一个指标。依据旅游属性,选择旅游景区等级(中心城镇节点按照客运站等级来确定)、旅游总人数、社会经济价值3项指标来度量节点重要度。旅游节点重要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Ii为旅游节点i的重要度;Pi为旅游节点i的景区等级或客运站等级(特等客运站取5);Gi为旅游节点i的旅游总人数,人/年;Si为旅游节点的社会经济价值,万元/年;为旅游节点的景区等级或客运站等级、旅游总人数、社会经济价值的平均值为各项指标的权重。
根据旅游节点的重要程度,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以将其划分成中心节点、重要节点、一般节点3个层次。
在城市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旅游核心区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条件及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在城市旅游空间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随着城市旅游发展水平提升,城市旅游公路网的完善,将促使城市旅游核心区旅游客流及旅游要素逐渐向城市旅游边缘区扩散,从而带动城市旅游边缘区旅游发展,促使旅游边缘区向为旅游次核心区或者旅游新核心区,见图2。因此,核心区与边缘区的确定,对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旅游节点重要度分析,结合城市旅游资源的分布和发展规划,划分城市旅游核心区和边缘区。核心区可以是一个中心节点,也可以是多个中心节点和重要节点的组团;边缘区可以是一个重要节点或一个一般节点,也可以是两者的组团。旅游核心区和边缘区仅针对城市内部而言,由于城市外部的客源地对城市旅游影响巨大,故将城市外部主要客源地方向看成一个个重要度无穷大的核心区。
路线重要度是定量描述旅游核心区、边缘区之间相互吸引强度的一个指标。路线重要度越大,核心区、边缘区之间线路连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也就越大。路线重要度计算公式为
图2 旅游核心区、边缘区演变示意图Fig.2 The evolution between core area and periphery area
式中:INij为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路线重要度;Ii为区域i的的重要度(组团取内部节点重要度最大值);Ij为区域j的的重要度(组团取内部节点重要度最大值);Lij为区域到区域之间的距离;为道路行政级别与功能修正参数。
1)安全、快捷、畅通原则。安全和快捷是旅游公路设计追求的目标,通过科学规划,保证安全和快捷是旅游公路网规划的前提,畅通保证城市各个方向的客流直接到达。
2)以人为本的原则。旅游的过程是一个感受异地文化和愉悦心情的过程,在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中应充分考虑游客的心理感受,配合良好的公路景观以增加其旅途乐趣,缓解旅途疲劳。
3)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一旦遭到破坏,必将阻碍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应当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实现旅游公路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4)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将旅游资源整合为一体、核心区带动边缘区发展,是旅游公路网需要完成的目标。旅游公路网需要将旅游核心区、边缘区等利用公路连接起来,实现旅游效益最大化。
将城市外部主要客源地方向看成重要度无穷大的核心区,结合城市内部核心区和边缘区划分,将城市旅游公路网分成城市对外旅游公路网、城市对内干线旅游公路网、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3种类型,具体情况如表1、图3。
表1 3级公路网的功能Tab.1 The function of three grades of highway network
公路观景台是为驾乘人员提供休息、观景的场所,是展示当地自然、人文特色的平台,合理设置观景台可减少疲劳驾驶造成的安全隐患,将是城市旅游公路网上一朵朵美丽的“花”。
随着自驾游迅速发展,新时代的旅游公路已经由传统强调交通功能的“旅游公路”,转变为强调旅途享受的“公路旅游”。游客不仅仅满足于城市内的景区式旅游,同时希望在行车旅途中就感受自然,享受自然带来的乐趣。对游客而言,观景台的设计将给旅游公路添色增彩。
图3 旅游公路网布局示意图Fig.3 The diagram of tourism highway network layout
平山县地处河北省西部,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涵盖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温泉度假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古代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新兴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等诸多类别,包括5A级景区1项、4A级景区9项、3A级景区1项,其中西柏坡是全国著名的5 A级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拥有42处主要的抗日、解放战争遗址,孕育了平山伟大的“太行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由于平山县特殊的地理地形和众多的景点分布,其旅游发展完全建立在旅游公路发展的基础之上,客流主要集中于知名度高、交通条件好的西柏坡景区和白鹿温泉-西苑温泉,因此推进平山县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以旅游核心区带动旅游边缘区,促进旅游资源整合及协调发展,对平山县旅游产业发展尤为重要。
通过对平山县整体旅游资源的分析,根据前述理论与计算方法,共选择旅游节点18个。依据2010年平山县各旅游景区等级、旅游总人数、社会经济价值,利用式(1)进行计算,其节点重要度见表2。
表2 平山县旅游节点重要度一览表Tab.2 The table of tourism node importance degree in Pingshan County
基于旅游节点重要度,确定平山县中心节点2个,重要节点10个,一般节点旅游节点6个,见表3。
基于旅游节点的确定,结合旅游节点分布,将平山县旅游资源划分为“2核心5边缘”区域,见表4。
依据平山县旅游节点重要度数据,利用式(2)计算出核心区、边缘区之间的路线重要度,见表5。从表中可以看出,在平山县内部,核心区之间的路线重要度最大,核心区与边缘区路线重要度次之,边缘区之间路线重要度最小。
表3 平山县旅游节点分类表Tab.3 The table of central,important and general tourism spots in Pingshan County
表4 核心区、边缘区分类表Tab.4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re area and periphery area
表5 核心区、边缘区之间的路线重要度表Tab.5 The importance degree of routes between core area and periphery area
基于平山县上位规划[11]、公路网现状,结合旅游核心区、边缘区分布及路线重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平山县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见图4。
图4 平山县旅游路网布局规划示意图Fig.4 The figure of the planning of Pingshan County’s tourism highway layout
3.5.1 平山县对外旅游公路网
打造“十字”旅游高速公路网,实现核心区与机场、石家庄、保定、五台县等“1 h交通圈”。
“十字”旅游高速公路网之北部通道:西阜高速公路,打通西柏坡区域(核心区1)、温塘区域(核心区2)北部快速通道,与西柏坡高速形成平山县南北高速通道,并连接忻阜高速,实现平山县与石家庄、保定阜平、五台县“1 h交通圈”。
“十字”旅游高速公路网之东西通道:石忻高速公路,打通西柏坡区域(核心区1)、温塘区域(核心区2)东西部快速通道,连接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及山西省规划的东纵高速公路,实现平山县与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1 h交通圈”。
3.5.2 平山县对内干线旅游公路网
建设“环形放射式”干线旅游公路网,包括2条环线及5条放射线,见表6。
表6 干线旅游公路网线路一览表Tab.6 The table of trunk tourism highway network
3.5.3 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
对于旅游干线公路无法直接通达的旅游节点,景区支线旅游公路进行补充,见表7。
表7 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线路一览表Tab.7 The table of feeder tourism highway network
核心-边缘理论的关键在于核心区带动边缘区发展,从而形成新的核心区。目前平山县只有两个旅游核心区,依靠合理、完善的旅游公路网布局,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将更加紧密,带动更多的边缘区演化成核心区,最终实现整个平山县旅游业整体大发展。本文主要基于核心-边缘理论和节点重要度法,以平山县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为例,通过城市旅游核心区、边缘区的划分建立城市对外旅游公路网、对内旅游干线公路网及景区支线旅游公路网3级网络,以期为城市旅游公路网建设提供参考。
[1]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R].北京:国家旅游局,2002~2011.
[2] 秦 铭,陈 涛.东部5年建多条旅游观光公路[N/OL].南国都市报,2013-3-20(10).http:ngdsb.hinews,cn/html/2012-3-20/mode-210.htm.
[3] 张雪梅.交通问题对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制约[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20(10):72-74.
[4] Fesenmaier.A region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highway development on tourism in Texas gulf coast[J].1988(27):165-168.
[5] 马芸芸.内蒙古草原旅游公路网规划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
[6] 涂万堂,张曙光.旅游公路网布局规划研究[J].中外公路,2012,32(3):10-12.
[7] 钱良辉.区域旅游公路网规划理论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8] 汪宇明.核心-边缘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运用[J].经济地理,2002,22(3):372-375.
[9] 卞显红.城市旅游核心-边缘空间结构协同发展形成机制研究:基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视角[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10):88-96.
[10] 黄细嘉,黄贵仁.基于核心-边缘理论的九江红色点缀型旅游区的构建[J].求实,2011(11):61-64.
[11] 平山县交通局.平山县“十二五”交通建设规划[Z].平山:平山县交通局,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