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势差的图书馆知识传播模式研究

2013-08-21 02:06王运显
图书馆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存量图书馆用户

王运显

(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 信阳 464000)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受到了国家、企业及各种社会组织的普遍关注。同时,作为一种工具,知识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人们立身行事的最重要资本。人们对知识作用的认识越深入,对知识的需求就越迫切,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知识势差,促使知识不断地流动和创新。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和信息的储存与传递中心之一,应该主动了解和掌握人们的知识需求倾向,为知识的有效传播和创新服务。

1 图书馆知识势差内涵

由于知识的非均衡分布状态,不同组织或个体在拥有某类知识的存量方面存在差异,我们可以借助物理学的势能和势差的概念,把某个组织或个体在某个时期所拥有某类知识存量的多少定义为知识势,而把它们之间拥有知识存量的差异定义为知识势差。依据这一概念,笔者将图书馆因为拥有知识存量而具有的势定义为知识势,表示图书馆的某类知识在某一时刻的存量,表现为知识的先进性、有效性、流动能力和时间等的函数[1]。知识势差的存在,使得知识在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的传播成为可能,而且知识总是从密度高的一方向密度低的一方流动。

图书馆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一般来说,图书馆拥有的知识存量远远高于用户的知识存量,知识势差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广泛存在,这也是用户喜欢到图书馆获取知识的原因之一。图书馆的知识势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横向知识势差,是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在知识存量的广度方面的差异,这对知识的普及具有重要作用;一种是纵向知识势差,是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在知识存量的深度方面的差异,这对知识创新具有促进作用。

2 基于知识势差的图书馆知识传播成因分析

由于知识传播不是一个知识自然流动的过程,虽然有知识势差的存在,但并不必然产生知识传播行为[2]。尽管图书馆在知识存量方面占据优势,但图书馆往往是一个被动的知识传播者,用户才是知识传播的发起者和终结者,是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从用户的角度来探讨知识传播的成因。

2.1 知识需求

在图书馆知识传播的过程中,用户的知识需求是推动和维持知识传播的内在动力,是知识传播的根本推动力量。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播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宗旨。因此,图书馆要紧紧围绕用户的知识需求,加强用户知识需求调研,积极搜集和开发用户需求的知识和信息,形成高位的知识势,为知识传播做好知识储备工作。

2.2 知识结构

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实现知识传播的关键因素。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只有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结构,才能实现顺畅的理解和交流,进而实现知识从图书馆到用户的流动。对用户来说,他们应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并能够对所需知识进行描述和理解。对图书馆来说,它通过用户知识需求调研,储备相关学科专业的知识,并合理分配知识存量;根据馆员的学科知识背景和用户的需求层次等,设置不同层次的学科馆员。

2.3 知识技能

熟练的知识技能是实现知识传播的重要保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爆炸性增长,如果没有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很容易“掉进”知识的“漩涡”之中而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对用户来说,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知识检索能力、知识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知识的判断和评价能力等。对馆员来说,其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主要包括知识的分析与评价能力、知识的组织与整理能力、知识咨询与服务能力等。另外,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用户和馆员应该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法规,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实现知识从图书馆到用户的自由流动。

3 基于知识势差的图书馆知识传播模式

3.1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网络模式

本文所说的网络是指用户基于图书馆机制,为实现知识传播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种拓扑结构。在这个网络中,用户之间,用户与图书馆之间,因为彼此知识势差的存在而形成了一个或多个沟通关系,如提供知识、获取知识等。关系是这个网络的中心,它具有力度、对称性、传递性、互惠性和多元性等特性。关系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知识传播能否发生以及知识传播的效果好坏。

如图1所示,图书馆知识传播的网络模式表明,一般情况下知识总是从图书馆向用户进行传播,而且大部分是显性知识。用户基于图书馆机制而形成的知识传播是双向传播,而且大部分是隐性知识。就用户个体而言,用户之间的隐形知识传播比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显性知识传播具有更好效果。

图1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网络模式

3.2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循环模式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循环模式是指知识从图书馆到用户,并经过用户的创新发展又被图书馆收藏而形成的闭合回路。如图2所示,该模式所表示的知识传播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图书馆按照用户的需求向其传播知识;第二阶段,用户利用自己已有知识对新接受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得到新知识;第三阶段,用户将新知识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处理,并进行出版发行;第四阶段,图书馆将出版发行的新知识纳入馆藏,并进入下一个知识传播环节。从整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来看,该模式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显性知识,而且是一个知识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的螺旋过程。知识循环的速度越快,表明知识的生产和创新也就越快,并从本质上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

图2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循环模式(1)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循环过程也可以用下图3来表示,图3中的W表示图书馆所拥有的知识存量,K[S]表示用户所拥有的知识存量,△I表示图书馆传播给用户的知识量,K[S+△I]表示用户接受图书馆传播后的知识存量,△K表示用户接受△I后所产生的新知识。整个知识传播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螺旋上升过程。

图3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循环模式(2)

3.3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需求层次模式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图书馆知识传播同样存在着用户知识需求的层次问题。图书馆只有了解和掌握了用户的知识需求,并据此加强相应的馆藏资源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馆藏资源与用户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按照用户的知识需求层次,可以构建一个图书馆知识传播的需求层次模式。如图4所示,根据用户所处的人生阶段和职业选择,可以将其知识需求划分为大众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和研究知识四个层次,相应地,这些知识也由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研究型图书馆来提供。当然,用户可能同时具有不同角色和身份,其所需的知识也具有跨层次性,这就有可能需要多个图书馆来提供。同时,图书馆也会因馆藏知识的层次不同而体现为不同知识层次结构,并且可以兼具不同角色。

图4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需求层次模式

4 结束语

图书馆知识传播的过程,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进行双向知识交流的过程,更是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和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3]的具体注解,并从根本上阐释了图书馆“传播知识、造福人类”[4]的核心价值。

“书是为了用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知识传播效能,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图书馆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构建有效的知识传播机制,实现知识的顺畅流动;二是积极采用先进的知识管理技术和方法,增强知识服务技能;三是构建与用户兼容的知识势差体系,加强对知识的储备和整合;四是构建知识传播的数学模型,实现知识势差的定量分析。

[1]舒宗瑛.基于知识势差的图书馆联盟知识流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4):90-93.

[2]王运显.高校图书馆知识传播动力机制实证研究——以信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5):90-92.

[3]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云,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2-4.

[4]马恒通.传播知识 造福人类: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新探[J].图书馆论坛,2007(6):74-78.

猜你喜欢
存量图书馆用户
存量时代下,房企如何把握旧改成本?
图书馆
吉林存量收费公路的PPP改造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腐败存量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齐步走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