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友 郝建薇*, 刘国胜,2 杜建新
(1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北京 100081)
(2 北京市丰台区公安消防支队,北京 100039)
聚磷酸铵(APP)是一种磷、氮含量高的不可缺少的无机阻燃剂,主要用于与多羟基化合物炭源复配形成膨胀阻燃剂,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织物等的阻燃处理[1]。用于聚烯烃阻燃的传统及新型膨胀阻燃剂普遍是由酸源APP 与炭源季戊四醇或双季戊四醇、三嗪类成炭剂复配组成,其中APP 所占质量分数高达75%[2-3]。由于添加了膨胀阻燃剂的阻燃聚合物材料具有无熔融滴落、不传播火焰、低烟、低毒的环保型阻燃特征,因而膨胀阻燃剂及其阻燃材料是目前阻燃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为了增加APP 复配膨胀阻燃剂的阻燃效率、 降低阻燃剂的添加量、提高产品的性价比,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4-7]、分子筛[8-10]、层状纳米粘土[11-13]、双羟基纳米水滑石[14]、可膨胀石墨[15]等协效剂是普遍采用的技术途径之一。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MO)具有较为显著的阻燃协效作用。
有关MO 协同APP 复配膨胀阻燃聚合物的研究指出,APP 复配膨胀阻燃聚丙烯体系中分别添加1wt% ZnO 和TiO2,氧指数可从23.3%分别提高到26.2%和26.8%[16-17]。APP 膨胀阻燃热塑性聚氨酯复合材料中添加1.75wt% Fe2O3,氧指数可由29.6%提高 到44.8%[18]。这 些 研 究 表 明ZnO、Fe2O3、TiO2对APP 复配膨胀阻燃聚合物材料具有明显的协同阻燃效果。
MO 提高膨胀阻燃效率的机制[4-5]可归结为催化了APP 的热分解,促进了过程产物的交联,导致熔融态下阻燃体系黏度的增加,改善了膨胀成炭过程,减少了磷氧交联产物的挥发,提高了残留物的热氧化稳定性。尽管MO 与APP 之间相互作用已有研究[16-17],但是关于热分解过程中MO 与APP 交联过程及金属-磷氧产物的形成,特别是从原子的微观化学状态变化的角度,比较MO 与APP 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未见报导。为更好地设计和应用APP 复配的膨胀阻燃体系,深入MO 与APP 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选取ZnO、Fe2O3、TiO23 种MO,分别与APP进行物理混合,采用热失重分析(TGA)、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X 射线衍射(XRD),系统研究了热分解过程中MO 对APP 热分解行为的影响,MO 与APP 相互作用导致金属原子与磷原子化学结合状态的变化,以及高温热分解产物的物相结构。
结晶Ⅱ-型APP,聚合度不小于800,工业级,杭州捷尔思阻燃化工有限公司;ZnO,分析纯,北京北化精细化学品有限责任公司;Fe2O3,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TiO2,分析纯,安徽科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将ZnO、Fe2O3、TiO2过渡金属氧化物(MO)分 别与APP 按1∶3 质量比混合后,采用球磨机室温下研磨3 h 充分混合,获得APP/MO 混合物。将APP/MO混合物在空气气氛下,20 ℃·min-1,由室温加热至一定温度并保温3 min,冷却后获得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和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测试样品。
热失重分析(TGA): 使用德国耐驰TG 209 F1 Iris,空气气氛,气体流速为50 mL·min-1,升温速率为10 ℃·min-1,试样重量3~4 mg。为了解MO 对APP 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对APP/MO TG、DTG(微分热失重)理论曲线进行计算。理论曲线为假定MO 未与APP 发生相互作用时各TG、DTG 实验曲线的加权平均值,其计算方法如以下公式所示[19]:
其中xi为APP/MO 混合物中组分的质量百分数,Wi为组分i 的TG 实验曲线随T(温度)变化的质量值或DTG 实验曲线随T 变化的速率值。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使用PaNalytical X Pert Pro MPD X 射线衍射仪,光源为Cu Kα,入射波长λ=0.154 05 nm,管电压50 kV,管电流30 mA,2θ角扫描范围为10°~80°,扫描速度4.5°·min-1。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使用PHI QUANTERA-II SXM 能谱仪,光源Al Kα(1 486.6 eV),功率为25 W,通能为26.00 eV。以284.8 eV 为污染碳C1s 定标标准扣除荷电效应的影响。数据处理(平滑、归一化、曲线拟合等)通过Multipak 软件完成。
为了研究MO 与APP 混合后体系的热分解行为,对APP、APP/ZnO、APP/Fe2O3及APP/TiO2混合物进行了空气气氛下的热失重分析,TG、DTG 实验及理论曲线和相关数据见图1 和表1。从中可以看出,APP 热分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60~500 ℃对应于APP 释放NH3生成聚磷酸,并进一步脱H2O 交联生成偏磷酸、焦磷酸以及P2O5交联产物;第二阶段500~700 ℃对应于偏磷酸和P2O5的挥发[20-21],700 ℃时的残留量仅为23%。当APP 与MO 混合后,热分解过程发生了显著变化。首先,起始热分解温度(Ti) 有所降低,TG 理论曲线给出的Ti计算值与实验值之差 (ΔTi)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PP/ZnO>APP/Fe2O3>APP/TiO2,这意味着ZnO 催化APP 脱NH3和H2O 的作用最强。其次,第二阶段的热失重速率明显下降,导致700 ℃下的残留量显著提高,失重速率的下降及残留量提高幅度(ΔCR700℃)的顺序均为APP/Fe2O3>APP/ZnO>APP/TiO2,这表明,Fe2O3对APP 热分解产物P-O 化合物的交联能力最为显著。以上结果说明,3 种MO 在热分解过程中与APP 的化学作用有显著差异。
图1 APP 和APP/MO 在空气气氛中的TG(a)和DTG(b)曲线Fig.1 TG (a) and DTG (b) curves of APP and APP/MO in air
表1 APP 和APP/MO 在空气气氛中的热分析数据Table 1 TGA data of APP and APP/MO in air
为了分析MO 对APP 热分解反应的影响机制,图2 和图3 分别给出了3 种APP/MO 混合物在第一热失重速率峰值温度(TmaxⅠ)附近和650 ℃残留物的XRD 图。图2 表明,APP/ZnO 和APP/ Fe2O3两种混合物在TmaxⅠ附近还有APP 和MO 残存,而APP/TiO2混合物在TmaxⅠ附近时APP 晶体已经消失。此外,尽管MO 与APP 在TmaxⅠ附近已有相互作用,但从图2 并未发现磷酸盐晶体的衍射峰。从图3 可以看出,在650 ℃时,APP/ZnO 混合物形成的是Zn(PO3)2晶体(PDF No.30-1488)。而APP/Fe2O3和APP/TiO2混合物分别形成的是Fe4(P2O7)3(PDF No.36-0318)和TiP2O7晶体(PDF No.38-1468)。这一结果表明,ZnO 与APP 反应形成的是偏磷酸盐,而Fe2O3和TiO2与APP 反应形成的是焦磷酸盐。
为了研究热分解过程中3 种过渡金属氧化物(MO) 与APP 相互作用的差异,进而理解其作用机制,利用XPS 采集了APP/MO 混合物在一定温度热处理后所得残留物的Zn2p、Fe2p 及Ti2p 谱图,对各金属原子微观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相关数据见表2、表3 和表4,相应图谱曲线拟合结果见图4。
图2 APP/MO 在第一热失重速率峰值温度附近的XRD 图Fig.2 XRD patterns of APP/MO near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irst weight loss peak
由表2、表3 和表4 数据可见,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各金属原子的2p3/2谱峰向高结合能端移动,同时谱峰半高宽(FWHM)也有增大的趋势,这意味着金属氧化物的M-O 键受到强电负性基团的吸引[22],其微观化学状态发生了变化。各体系显著产生化学位移的温度由低至高的顺序为:Zn2p3/2(275 ℃)<Fe2p3/2(300 ℃)<Ti2p3/2(320 ℃)。这一结果恰与上述热分解行为研究给出的APP/MO 初始热分解温度降低的结果一致。与另外两体系相比,Zn2p3/2在275 ℃下产生化学位移,意味着ZnO 能在较低温度下与APP分子链发生化学作用,催化APP 脱除NH3和H2O,并形成M-O-P 键。
图3 APP/MO 在650 ℃下残留物的XRD 图Fig.3 XRD patterns of character residue from APP/MO at 650 ℃
由图4 可见,在化学位移显著产生的温度下,各金属原子的2p3/2谱峰分裂为双峰。双峰的出现表明M-O 与M-O-P 两种化学状态共存,即相应金属氧化物正处于与APP 热分解产物发生化学结合的转变点。当加热温度高于该转变点时,ZnO 转变为无定形偏磷酸盐[23],而TiO2和Fe2O3分别转变为无定形焦磷酸盐[24-25]。这一实验结果与XRD 分析一致。
表2 APP/ZnO 中Zn 原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能Table 2 Binding energies for Zn atom of APP/ZnO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磷原子化学状态的变化将为研究热分解过程中MO 催化APP 脱NH3和H2O,MO 与APP 作用形成磷酸盐提供进一步的证据。图5 给出了APP 和APP/MO 随温度升高P2p 谱峰的演变过程。从图5(a)可知,APP 随温度升高,P2p 谱峰逐渐向高结合能端移动,450 ℃时谱峰由25 ℃的134.3 eV 提高到134.7 eV,这与APP 热分解过程中逐步释放NH3和H2O 生成聚磷酸、焦磷酸及交联P2O5有关[26,27]。从图5(b)、(c)和(d)中可以看出,与APP 不同,APP/MO 随着温度升高,P2p 谱峰向低结合能端移动,谱峰开始向低结合能端移动的温度由低至高的顺序是:APP/ZnO(275 ℃)<APP/Fe2O3(300 ℃)<APP/TiO2(320 ℃)。
这与前面金属原子化学结合状态转变温度的研究结果一致,由此证实了ZnO 催化APP 脱NH3和H2O的作用较Fe2O3和TiO2更强。另外,650 ℃时,APP/ZnO、APP/Fe2O3及APP/TiO2的P2p 谱 峰 分 别 位 于134.1、133.3 和133.8 eV,这与文献报道的磷酸盐中P2p 谱峰相一致[28]。偏磷酸盐P2p 谱峰位于(134.2±0.2) eV,而 焦 磷 酸 盐P2p 谱 峰 位 于133.0 ~133.9 eV[29]。因此,APP 与ZnO 高温下生成的是偏磷酸盐,而APP 与Fe2O3和TiO2高温下生成的是焦磷酸盐。这与前面金属原子的2p3/2谱峰以及XRD 分析结果一致。
表3 APP/Fe2O3 中Fe 原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能Table 3 Binding energies for Fe atom of APP/Fe2O3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表4 APP/TiO2 中Ti 原子在不同温度下的结合能Table 4 Binding energies for Ti atom of APP/TiO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图4 APP/MO 中金属原子化学结合状态转变温度下的2p 图谱Fig.4 2p spectra of the metal atom of APP/MO at the temperature for chemical state change
图5 APP(a)、APP/ZnO(b)、APP/Fe2O3(c)和APP/TiO2(d)在不同温度下的P2p 图谱Fig.5 P2p spectra of APP (a), APP/ZnO (b), APP/Fe2O3(c) and APP/TiO2(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以上TGA 和XPS 分析结果表明,3 种MO 对APP 热分解脱NH3和H2O 反应的催化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ZnO>Fe2O3>TiO2,而对APP 热分解P-O产物的交联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e2O3>ZnO>TiO2。显然,这些差异是与MO 的碱性高低(ZnO>Fe2O3>TiO2[30])以及过渡金属原子自身的物化性质(见表5)相关联。
表5 金属原子的物化性质[31]Table 5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tal atoms[31]
MO 催 化APP 脱NH3和H2O 及 交联P-O 产 物的反应过程如图6 所示。在该反应过程中,MO 与APP 链中NH4+和P-O-吸附络合作用的强弱影响着MO 催化APP 脱NH3、H2O 反应活性的大小。与其它两种MO 相比,ZnO 的碱性最高,因而与APP 链中NH4+和P-O-有更强的吸附络合作用,对APP 脱NH3和H2O 有最强的催化活性。另外,从表5 可知,3 种过渡金属原子中Fe 的电负性最大,而原子半径最小,因此,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M-O-P 交联网络结构。在APP 与MO 热分解反应过程中,与ZnO 和TiO 相比,Fe2O3与APP 形成的残留物热稳定性更高[32]。
图6 MO 催化APP 脱NH3 和H2O 及P-O 产物交联的反应机制Fig.6 Reaction mechanism of MO catalyze the releasing of NH3 and H2O and cross-linking of P-O decomposition product for APP
ZnO、Fe2O3、TiO23 种过渡金属氧化物(MO)分别与APP 复合的热分解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表明,MO能促使APP 提前热分解脱除NH3和H2O,并在热分解后期通过形成金属磷酸盐,显著提高APP 的高温残留量。MO 的碱性高低决定了其催化APP 热分解脱除NH3和H2O 反应的活性,3 种MO 催化活性为ZnO>Fe2O3>TiO2;MO 交联APP 热分解P-O 产物的能力主要取决于金属原子的电负性及半径,3 种MO交联能力为Fe2O3>ZnO>TiO2。XRD 分析表明ZnO 在高温下与APP 反应生成了Zn(PO3)2,而Fe2O3和TiO2与APP 反应分别生成了Fe4(P2O7)3和TiP2O7。XPS 分析揭示了在金属磷酸盐的形成过程中,ZnO、Fe2O3、TiO2与APP 相互作用形成M-O-P 化学键的转变温度分别为275、300 和320 ℃。TGA/XRD/XPS 分析手段的结合,揭示了可以通过MO 的选择,调控APP热分解释放NH3和H2O 的温度、调控耐热磷酸盐的形成,达到改善膨胀阻燃聚合物阻燃性能的目的。
[1] Almeras X,Bras M L,Hornsby P,et al. Polym.Degrad.Stab.,2003,82(12):325-331
[2] Bras M L, Bourbigot S, Delporte C, et al. Fire Mater., 1996,20(4):191-203
[3] Almeras X, Bras M L, Poutch F, et al. Macromol. Symp.,2003,198(1):435-447
[4] Menachem L. Polym. Adv. Technol., 2001,12(3/4):215-222
[5] Menachem L, Endo M. Polym. Adv. Technol., 2003,14(1):3-11
[6] Menachem L. Polym. Degrad. Stab., 2005,88(1):13-19
[7] WU Na(吴娜), YANG Rong-Jie(杨荣杰), HAO Jian-Wei(郝 建 薇), et al. Acta. Polym. Sin. (Gaofenzi Xuebao), 2009(12):1205-1210
[8] Bourbigot S, Bras M L, Delobel R, et al. Polym. Degrad.Stab., 1996,54(2/3):275-287
[9] WEI Ping(韦 平), WANG Jian-Qi(王 建 祺). J. Beijing. Inst.Technol.(Beijing Ligong Daxue Xuebao), 2002,22(2):252-257
[10]WEI Ping(韦平), WANG Jian-Qi(王建祺). Polym. Mater.Sci. Eng. (Gaofenzi Cailiao Kexue Yu Gongcheng), 2003,19(3):179-186
[11]Bras M L, Bourbigot S, Revel B. J. Mater. Sci., 1999,34(23):5777-5782
[12]Bourbigot S, Bras M L, Dabrowski, F, et al. Fire Mater.,2000,24(4):201-208
[13]WU Na(吴娜), DING Chao(丁超), YANG Rong-Jie(杨荣杰),et al. Acta Phys.-Chim. Sin. (Wuli Huaxue Xuebao), 2010,26(9):2429-2436
[14]Wang Z Y, Han E H, Ke W. Prog. Org. Coat., 2005,53(20/21):29-37
[15]HAN Zhi-Dong(韩志东), ZHANG Da-Wei(张达威), DONG Li-Min( 董 丽 敏), et al. Chinese J. Inorg. Chem. (Wuji Huaxue Xuebao), 2007,23(2):286-290
[16]Wu N, Ding C, Yang R J. Polym. Degrad. Stab., 2010,95(12):2589-2595
[17]Wu N, Yang R J. Polym. Adv. Technol., 2011,22(5):495-501
[18]Lin M, Li B, Li Q F, et al. J. Appl. Polym. Sci., 2011,121(4):1951-1960
[19]Jimenez M, Duquesne S, Bourbigot S. Thermochim. Acta.,2006,449(1/2):16-26
[20]Gu J W, Zhang G C, Dong S L, et al. Surf. Coat. Technol.,2007,201(18):7835-7841
[21]Wang Z Y, Han E H, Ke W. Surf. Coat. Technol., 2006,200(20/21):5706-5716
[22]Marco J F, Gancedo J R, Berry F J. Polyhedron, 1997,16(17):2957-2961
[23]Crobu M, Rossi A, Mangolini F, et al. Tribol. Lett., 2010,39(2):121-134
[24]Uebou Y, Okada S, Egashira M, et al. Solid State Ionics,2002,148(3/4):323-328
[25]Nagaraju P, Srilakshmi C, Pasha N, et al. Appl. Catal., A:General, 2008,334(1/2):10-19
[26]Bourbigot S, Bras M L, Gengembre L, et al. Appl. Surf. Sci.,1994,81(3):299-307
[27]Duquesne S, Bras M L, Delobel R, et al. J. Fire Sci., 2003,21(2):89-115
[28]Jimmy C Y, Zhang L Z, Zheng Z, et al. Chem. Mater., 2003,15(11):2280-2286
[29]WANG Jian-Qi(王建祺), WU Wen-Hui(吴文辉), FENG Da-Ming(冯 大 明). Introduction of Electron Spectroscopy(XPS/XAES/UPS) (电 子 能 谱 学(XPS/XAES/UPS)引 论). Beijing:National Defense Industy press, 1992.
[30]HAN Wei-Ping(韩 维 屏). Introduction of Catalysis Chemistry(催化化学导论).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3.
[31]MAI Song-Wei(麦松威), ZHOU Gong-Du(周公度), LI Wei-Ji(李伟基). Advanced Structural Inorganic Chemistry (高等无机结构化学).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1.
[32]WU Na(吴 娜). Thesis for the Doctorate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