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炳成,史澄辉
(青岛科技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二氧化碳(CO2)的过度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1]。1990~2008年间,我国CO2的排放量增长了近3倍[2]。全球每年因化石原料燃烧向大气中排放的CO2达200亿t左右,而化石燃料电厂排放的CO2占到了人类排放CO2总量的30%[3]。由于电厂烟气流量大、CO2分压低等特点[4],目前捕集烟气中CO2应用最多的是MEA法,但此法存在胺降解损耗较大、对设备腐蚀性强、吸收量小和再生能耗相对较高等缺点[5-6]。工业生产中,CO2的吸收和再生是同时操作的,溶液再生能耗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着CO2回收成本的高低[7-8]。因此测量并分析吸收剂的吸收、解吸性能与再生能耗对于评价吸收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9-10]。
本文根据电厂烟气CO2捕集实际中试系统流程,搭建了室内实验台架,测定了多种工况下AEE(羟乙基乙二胺)吸收剂的吸收、解吸特性及解吸能耗,分析了吸收与解吸速率、溶液pH值、解吸耗能以及吸收剂再生度的变化规律,以期为高效、低能耗吸收剂的开发和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有机胺法吸收CO2原理为弱酸与弱碱反应生成水溶性盐类的可逆过程,AEE溶液吸收CO2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上述三个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溶液中的氨基甲酸盐与HCO3-受热分解,反应沿逆向进行,CO2从溶液中释放出来,此为再生反应的机制。
高温循环器,GX-2015型,广州乙胜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智能涡轮流量计,LWGY型,烟台五神仪表有限公司;手提式酸度计,pH 315i型,德国WTW公司;磁力搅拌反应釜;智能温度显示器,XMTG 308型,余姚市长江温度仪表厂;流量积算仪,D08-8C型,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流量控制器,D07-19B型,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CO2、N2的混合气体模拟烟道气体进行实验(N2和CO2体积分数分别为85%和15%),质量流量控制器精确控制混合气体的流量,如图1所示。将配比好的AEE溶液注入双层玻璃反应釜中,调节磁力搅拌器8设定搅拌转速在300 r/min,将混合气体通入反应釜中,同时开始计时,实验开始。每隔5 min记录一次数据,并取样液1 mL,采用酸解法进行CO2含量分析,当样液中CO2含量不再变化时,当反应达到饱和,停止吸收实验。
图1 吸收实验装置Fig.1 Absorption experiments equipment
图2 解吸实验装置Fig.2 Desorption experiments equipment
吸收实验完毕,取出反应釜内吸收液,暂密闭保存。打开解吸装置高温循环器加热合成导热油,待进、出口油温示数稳定后,加注吸收液于解吸反应釜中,进行吸收剂解吸实验。解吸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每隔5 min记录一次数据,每次取1 mL溶液采用酸解法分析其中CO2含量。当溶液中CO2含量不再变化时,解吸实验结束。
CO2吸收实验是在室温、常压下进行。分别考察了质量分数为10 wt%、15 wt%、20 wt%的AEE溶液进行吸收实验,实验结果见图3~图6。
图3表示的是溶液的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由图可知,在相同的反应时间里,AEE溶液对CO2吸收速率与AEE的质量分数有关,三者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低质量分数(10 wt%)的AEE溶液有着高的初始吸收速率,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低质量分数(10 wt%)AEE溶液的吸收速率降低的更为显著,在反应进行到30 min左右时,低质量分数(10 wt%)的AEE溶液吸收速率已经最低。随着吸收反应的进行,在60 min左右时,高质量分数(20 wt%)的AEE溶液则具有相对较高的CO2吸收速率,三者吸收速率大小表现为20 wt% >15 wt%>10 wt%。
图3 不同浓度AEE溶液吸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Fig.3 Absorption rate vs absorption time for AEE
图4表示的是溶液吸收速率与溶液中CO2吸收量的变化规律。当溶液CO2含量低于0.6 mol左右时,在相同的CO2吸收量下,低质量分数(10 wt%)的AEE溶液拥有较高的 CO2吸收速率,大小为10 wt%>15 wt%>20 wt%。纵观整个吸收反应过程,反应前期溶液吸收速率变化较为剧烈,中期CO2吸收速率的变化较为平缓,而后期吸收速率变化又比较剧烈。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由于较高质量分数的AEE会导致溶液的黏度增大,影响传质效果;另一方面,随着吸收反应的不断进行,水含量增大,有利于氨基甲酸盐的生成,提高溶液CO2的吸收速率。由此可知:适当降低AEE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利于提高溶液对CO2的吸收。
反应开始前20 min,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几乎是线性关系,如图5所示。这与AEE溶液内OH-与CO2的快速反应,溶液浓度下降较快有关。随着反应时间推移,吸收CO2的主要部分变为AEE分子,OH-会对AEE的电离吸收产生抑制作用,随着溶液碱性降低 AEE分子会逐渐释放出来,对OH-的下降起缓冲作用,使pH下降变慢。吸收液pH大致下降至8.2时,吸收达到饱和,这一特性可作为判断溶液吸收CO2进行程度的指标,当pH下降到8.2左右时,溶液基本达到饱和,无法很好继续吸收CO2,可进行再生。
图4 不同浓度AEE溶液吸收速率与吸收量的关系Fig.4 Absorption rate vs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AEE
图5 不同浓度AEE溶液pH与时间的关系Fig.5 pH vs absorption time for AEE
图6 不同浓度AEE溶液中C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Fig.6 CO2capacity vs absorption time for AEE
图6反映的是AEE溶液CO2吸收量随吸收时间的变化趋势。由图可见:随着AEE质量分数的增大,达到饱和的时间逐渐延长。一方面,这是由于AEE溶液的黏度随着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加大。黏度的增大导致溶液传质性能的降低,继而导致溶液吸收等量的CO2需要更长的时间;另一方面,氨基甲酸盐浓度的不断增加,也会逐渐抑制AEE与CO2进行反应。10 wt%的AEE溶液有着较低的氨基甲酸盐浓度,因此具有最大的CO2吸收量。
取吸收后的AEE溶液,加注解吸装置进行解吸实验,实验结果见图7~图11。
图7 不同浓度AEE溶液解吸速率与时间的关系Fig.7 Desorption rate vs desorption time for AEE
不同浓度AEE富液CO2解吸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7。在解吸进行的前30 min里,不同浓度的AEE溶液解吸CO2的速率都达到了最大值,三条曲线趋势基本一致,在解吸进行的前100 min内,解吸速率大小表现为20 wt% >15 wt% >10 wt%。在前30 min左右,溶液处于加热升温状态,随着溶液温度的快速升高,解吸速率变化剧烈,快速达到最大值,而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溶液中CO2的不断解吸逸出,溶液中所含CO2逐渐减小,解吸动力减小,速率降低,反应较为平缓。
图8表示的是不同浓度AEE溶液解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 AEE溶液在85℃左右解吸速率达到最大,且溶液在85℃ ~95℃范围内有相对较高的解吸速率,温度选择范围较为宽泛。总结:溶液在加热30 min后,升温至85℃时有较大的解吸速率。实验结论对于工业选择合适解吸温度有指导意义。
图8 不同浓度AEE溶液解吸速率与温度的关系Fig.8 Desorption rate vs desorption temperature for AEE
图9 不同浓度AEE溶液解析能耗与时间的关系Fig.9 Desor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vsdesorption time for AEE
不同质量分数的AEE溶液解吸能耗与时间变化规律如图9所示:AEE溶液的质量分数影响解吸能耗,且决定了初始解析能耗,表现为20 wt% >15 wt% >10 wt%,溶液在初始30 min左右解吸能耗下降迅速,能快速达到较低的耗能水平,表现出了溶液的良好解吸性能。三者曲线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呈U型。原因:解吸进行的前30 min里,溶液处于加热升温状态,随着溶液温度的快速升高,较快达到一个合适的解吸工况,解吸能耗快速下降。在30 min后,达到最佳解吸工况,解吸能耗处于一个相对稳定期,保持一个较低值,解吸效果达到最佳。其中20 wt%的AEE保持最低解吸能耗时间较短,为70 min左右,而10 wt%、15 wt%的AEE溶液可以长达100 min左右,操作空间大。
AEE溶液解吸能耗与溶液中的CO2含量关系如图10所示:三者曲线变化类似,呈“U”型。当溶液中CO2含量较高时,溶液有着较高的解吸能耗,此时决定解析能耗的主要因素为溶液温度,当溶液温度达到合适工况后,决定解析能耗的因素发生改变,为溶液中CO含量。解吸反应开始,溶液有较高浓度的CO2载荷,但此时溶液温度较低,所以表现出了较高的解吸能耗;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溶液中CO2总含量不断降低,单位CO2解吸能耗将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快。因此,醇胺溶液中CO2的含量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的解吸能耗所处水平。选择合适的工况开始及结束解吸过程,对于工业中减少能耗有重大意义。
图10 不同浓度AEE溶液解析能耗与CO2含量的关系Fig.10 Desorption energy consumption vs CO2capacity for AEE
图11 不同浓度AEE溶液再生度与时间的关系Fig.11 Regeneration condition vsdesorption time for AEE
AEE溶液的再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曲线如图11所示。解吸反应前20 min内,溶液的温度较低,解吸反应没有充分进行,再生度较低,但表现出了较快的增长趋势,与解吸速率在前20 min快速的达到最大值相符;随着时间的推移,溶液温度不断升高,溶液中CO2含量不断减少,解吸速率降低,溶液的再生度增大的趋势减缓。初始时刻再生度,三者相差甚微;中期,再生度大小20 wt% >15 wt% >10 wt%,其中20 wt%的AEE溶液有着较强的再生能力;解吸后期,三者基本成等差排列。
AEE作为一种新型吸收剂,相比传统的MEA(单乙醇胺)、DEA(二乙醇胺)吸收剂,实验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采用搅拌装置对不同浓度AEE溶液的吸收及解吸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并采用循环油浴加热法测量计算了AEE溶液的解吸能耗,实验分析结果如下:
(1)10 wt%的AEE溶液有较高的吸收总量,20 wt%的AEE有较好的吸收速率;
(2)溶液温度85℃左右时,三种不同浓度的AEE溶液解吸速率均达到最高,且解吸速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大而显著提高;
(3)20 wt%的AEE吸收剂具有较高的吸收、解吸速率和较高的再生度,但有较高的解吸能耗。
[1]黄汉生.温室效应气体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利用[J].现代化工,2001,21(9):53 -57.
[2]王桂荣,苏锦辉,赵敏,等.中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比较分析[J].节能技术,2012,30(5):458 -460.
[3]曾宪衷,陈昌和,高保成.烟气脱碳技术进展[J].化工环保,2000,20(6):12 -17.
[4]李琼玖,杜世权,廖宗富,等.我国燃煤发电污染治理的CO2捕集封存与资源化利用[J].化肥设计,2010,48(6):10-16.
[5]叶宁,毕亚军.烟道气回收 CO2的工业应用[J].化学工程师,2005,121(10):59 -61.
[6]毛松柏,叶宁,丁雅萍,等.烟道气中CO2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J].煤化工,2005,118(3):25 -28.
[7]晏水平,方梦祥,张卫风,等.烟气中CO2化学吸收法脱除技术分析与进展[J].化工进展,2006,25(9):1018-1024.
[8]项菲,施耀,李伟.混合有机胺吸收烟道气中CO2的实验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4),206 -208.
[9]李新春,孙永斌.二氧化碳捕集现状和展望[J].能源技术经济,2010,22(4):21 -6.
[10]周珊,王淑娟,Rochelle G T,陈昌和.CO2捕集过程中有机胺热降解的实验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2(1):8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