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壳混合贫煤燃烧对SO2排放的影响

2013-08-20 12:57:30赵瑞娥
节能技术 2013年4期
关键词:电加热稻壳生物质

王 智,赵瑞娥

(1.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40;2.中南电力设计院,湖北 武汉 430071)

0 前言

燃煤电厂排放的SO2气体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降低燃煤电厂SO2的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2]。近年来,西方国家研究在高硫煤中掺入生物质混合燃烧,可获得与传统干法脱硫相同甚至更好的脱硫效果[3]。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是仅次于煤的第二大能源[4]。因此,研究生物质混煤燃烧技术,既可充分利用能源,又可控制污染排放,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本文选取南方最常见的稻壳作为生物质燃料的实验样本,按不同质量比混合山西产贫煤制成实验燃料,利用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进行燃烧实验。通过测定烟气中的SO2浓度,分析稻壳混煤燃烧对SO2排放的影响。

1 实验设备及实验燃料的制备

1.1 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

图1为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简图,燃烧实验台的基本特性参数如下:

·炉膛内径:100 mm

·炉膛高度:4.0 m

·电加热段额定输出功率:4 kW

·电加热段最高温度1 000℃,常用温度850℃

·电加热段长度:500 mm

·燃煤量:≥3 kg/h

图1 循环流化床实验平台简图

该燃烧实验台炉膛和底座总高度大约5 m,设有5个烟气浓度值测孔(测孔No3与No4之间的距离为1 000 mm,其余测孔间距为500 mm)、8个热电偶插孔(插孔No7和No8间距为450 mm,No13和No14间距为400 mm,其余间距为500 mm)、两个压力测孔。烟气中SO2浓度值由传感器测得。控制柜在线显示炉内温度压力、螺旋给煤机调频、调节电加热段电压、送风机电流等数值,一二次风量返料风量由流量计控制。

燃烧实验台采用床下流态化电加热点火方式,底料为细砂,将细砂加热到700℃左右时向炉内加入燃料并鼓风即可实现燃烧。电加热段在炉体的下部,上部为燃烧段,燃烧段采用高温310不锈钢,电加热段采用优质耐高温的高强度刚玉管制作。尾部烟气管道连接水浴以降低排烟温度,返料竖管外套用水冷套管以调节进入炉内的回料。

控制台集中了所有的电压、温度仪表和大部分的控制开关。其中有总电压数显、总电流仪表、风机电流数显、电加热电流数显、螺旋输煤机电流数显及速率数显、炉膛各测点温度巡检仪以及总电源开关。

试验中采用的烟气分析仪是MSI Compact烟气分析仪。该分析仪器可直接测量的参数有O2、CO、NO、SO2等气体的浓度。烟气经取样器泵入到MSI Compact烟气分析仪,流经传感器由烟气分析仪内部的微处理机进行处理,最终由测量计算机显示。

1.2 实验燃料的制备

对比多种生物质,最终确定以南方最常见的稻壳作为此次混煤燃烧的研究对象。首先,稻壳存量大,易于区域性地收集,具有现实应用的意义。其次,稻壳的体积较小,经过简单的粉碎和筛选就可与煤粉混合使用,不用在粉碎和筛选环节花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再次,稻壳的含水量较小,经过自然干燥就能达到实验要求。煤种则选择常见的山西产贫煤作为研究对象。将稻壳碎片与烟煤按不同的质量比例混合,制成此次实验的燃料。一共配制了7种质量比的混合燃料备用,其中稻壳所占混合燃料的质量比分别为:5%、10%、20%、40%、60%、80%、100%。稻壳和贫煤的工业分析见表1。

表1 燃料工业、元素分析表

2 实验数据及分析

2.1 SO2的排放量与混合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的关系

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烟气中SO2的排放量与混合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的关系见图2。

图2 850℃时SO2排放量与稻壳所占比重关系曲线图

从图中可看出,当燃烧温度恒定在850℃时,SO2的排放量随着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增加而降低。其中在谷壳的掺混比例在0%到10%之间SO2的体积浓度下降最为显著,从630 μL/L下降到300 μL/L,在10%到20%之间次之,从300 μL/L下降到180 μL/L,在20%到100%之间SO2的体积浓度下降的相对缓慢,从180 μL/L下降到70 μL/L。可见,稻壳的加入可明显降低贫煤燃烧时的SO2排放量,但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超过40%后,对于控制SO2的排放意义不大。

究其原因,首先,随着稻壳的掺混比例增加,燃料中S的含量降低[5]。其次,稻壳灰分中含有碱土金属的氧化物,它们能够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盐,起到固硫剂的作用[6]。

2.2 SO2的排放量与燃烧温度的关系

由于稻壳的掺混比例在0%到20%之间SO2的体积浓度下降的最为明显,因此选择稻壳和煤粉的质量比为10%和20%的两种混合燃料作为实验对象,以纯煤燃料作为实验参照。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SO2的体积浓度与燃烧温度的曲线图见图3。

图3 SO2排放量与燃烧温度关系曲线图

从图中可看出:首先,相同温度下,SO2的体积浓度随着稻壳掺混比例的升高而降低。这也验证了上面得出的结论。其次,SO2的体积浓度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提高。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生物质的挥发分含量较大[7],在燃烧初期,挥发分大量析出并燃烧,消耗了大量氧气,降低了氧气浓度,从而抑制了SO2的生成。

(2)生物质燃料含 CaO、MgO、K2O、Na2O 等碱金属矿物质[8],能够与SO2反应生成硫酸盐,从而减少了SO2的排放。研究表明,生物质灰分中的碱土成分可部分捕获SOx,其减排量能达到7%[9]。

(3)生物质本身具有一定的木质素和腐植酸[10],它们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对SO2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延缓了SO2的析出速度。

3 结论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贫煤掺烧稻壳后,烟气中的SO2排放量显著降低。随着稻壳所占比重的增加,燃烧生成的SO2体积浓度逐渐下降。特别是稻壳的掺混比例在0%到20%之间SO2的体积浓度下降的最为明显。

(2)SO2的排放量随着燃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650℃到850℃之间SO2的体积浓度增加的较为平缓,在850℃之后增加较快。可见,控制SO2排放的关键在于控制燃烧温度。

(3)虽然混合燃料中稻壳所占比重越高SO2的排放量越低,但是生物质燃料热值较低,掺烧过多不利于锅炉的稳定运行。因此,建议实际运行中,生物质燃料所占比重应控制在10%到20%之间。

[1]张肖肖,杨冬,张林华.生物质与煤混燃燃烧特性研究进展[J].节能技术,2011,29(6):483 -485,494.

[2]毕大鹏,李争起,赵振奇,等.燃用褐煤六角切圆670 t/h炉低NOx煤粉燃烧技术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5,20(3):306 -309.

[3]王大中.21世纪中国能源科技发展展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4]王金星,李超,刘慧敏,等.烟煤/生物质混燃特性实验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2):17-19.

[5]孙宏伟,吕薇,李瑞扬.质燃烧过程中的碱金属问题研究[J].节能技术,2009,27(1):26 -28.

[6]贺业光,杨天华,孙洋,等.碱性矿物成分对秸杆和煤混燃过程中氮转化的影响[J].热力发电,2012(6):33-36.

[7]钟海.电站锅炉混煤燃烧技术综述[J].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1):20-22.

[8]开兴平,杨天华,孙洋,等.稻秆与煤混燃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8):44-47.

[9]王金星,李伟,王春波.煤粉/生物质恒温混燃SO2排放的协同特性[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6):13-15.

[10]刘京燕,王长安,张晓明,等.混煤煤质及燃烧特性研究[J].锅炉技术,2012(2):41-44.

猜你喜欢
电加热稻壳生物质
稻壳兴衰史
学与玩(2022年10期)2022-11-23 08:31:46
电加热型沥青自备罐车开发研究
石油沥青(2022年2期)2022-05-23 13:02:42
生物质挥发分燃烧NO生成规律研究
能源工程(2021年5期)2021-11-20 05:50:44
《生物质化学工程》第九届编委会名单
《造纸与生物质材料》(英文)2020年第3期摘要
中国造纸(2020年9期)2020-10-20 05:33:36
野象卷起了稻壳猫
生物质碳基固体酸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稻壳热解油的特性
化工进展(2015年6期)2015-11-13 00:31:55
直接合成法制备载银稻壳活性炭及其对苯并噻吩的吸附
应用化工(2014年9期)2014-08-10 14:05:08
电加热炒药机炒黄中药操作方法的研究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