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播的干扰因素探讨

2013-08-18 02:47文丨张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受者信息

文丨张 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100871)

2012年,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旅行》在全球掀起了一场观影热潮,好评此起彼伏。但如果你稍作观察,你将不难发现,大家对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是什么的,似乎很难达成一致。宗教信仰、奉行使命、人性、和谐……千差万别。不禁好奇,导演最初想传达的信息在3D技术的渲染帮助下,到底被观众接收了多少?电影作为一种信息受者参与度较高的传播媒介,传播效果差强人意的情形并不鲜见,其他媒体自不言而喻。除了传播强度之外,传播过程中诸多干扰因素的出现,是致使传播效果减弱的主要原因。在高科技、多媒体、自媒体平台纷繁涌现,传播无处不在的今天,如何能够识别控制传播过程中的干扰因素,成了每个信息传者躲不开的问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宏观地探究一下传播是如何发生的。

信息传者根据社会生活实际制作并发布信息,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或组合)送达信息受者,信息受者综合接收的信息、社会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融入到社会生活实际之中,并有可能成为反馈,为信息传者感知。

这一传播过程被很多研究学者发展出很多传播模式。在信息数量有限的过去,这个过程简单到研究者常常假设传播在真空中进行。随着日益庞杂的社会生活、快捷多元的传播渠道,信息传者和信息受者之间的传播互动愈加频繁、身份时常互换,社会环境对传播过程的影响日益凸显。早在1959年,赖利夫妇发表的《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中就已经将传播过程放入社会系统中进行研究了。距离赖利夫妇发表理论半个多世纪的今天,这理论仍然有很大的现实性。社会生活的改变仍对传播过程、信息传者受者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都有重要影响。面对新媒体带来的社会变迁,信息传者或受者不再简单局限于媒体及媒体受众,现时代,任何人或机构都在扮演者信息受者的同时,担演着信息传者的角色。尽管如此,不论传播过程演化成多么复杂,社会影响多么深入,总体来看,传播活动的基本框架并没有太大改变,传播过程的复杂性体现在各个环节内部,由此,我们甚至可以简化为如下的模式图:

作为最基本的三个要素:信息传者、传播渠道和信息受者,是任何传播过程都必不可少的三大要素。我们将以这三要素为对象,具体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传播干涉因素。

1 信息传者

作为传播过程的起点,信息传者从开始就面临着立场与利益的问题。可能干扰传播的因素也与这两点紧密相关。

(1)与立场相关:

文化背景:传播借助新媒体技术,信息辐射疆界日趋模糊。广阔疆域下广泛的信息受者,其文化理念、价值认同未必都与信息传者恒久一致。此时,信息传者的文化背景便可能成为干扰传播的因素。

政治主张:信息传者所代表的政治主张(包含对特殊议题的态度立场,如同性恋话题)在特定情境下可能干扰传播。尤其在敏感话题或重大话题出现社会意见分流时,信息受者会据此时信息传者的主张立场来判断其价值取向,从而对信息传者形成刻板印象。这印象有好有坏,但都将或多或少地干扰传者今日的传播。

自身定位:信息传者的自身定位是构成其立场的重要内容。当信息传者传播与其自身定位不匹配的信息时,信息受者会首先对传播的信息产生疑问,进而调整自己对信息传者的认知。如一个惯常娱乐的传者发出一段严肃的经济评论时,信息受者会容易对其产生好奇,质疑,甚至反感。诚然,如果处理得当,传者形象也会因此加分,传播受者因此提高对传者的期望值,但其后一旦传者形象再次改变,受者会对传者产生比最开始更差的认知。

(2)利益:

传播驱动力,往往与利益有一定的关系。关注利益未必为坏,但应适度,过于关注利益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传播。短期内对利益的强度关注会强化传播效果;但是长期过于关注利益,则会影响到信息受者对信息传者的既有印象,从而降低信息传者可信度,最终影响到传播效果。

(3)信息传者自身素质及其他:

信息表现能力:根据萨丕尔-沃尔夫的假说,人类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语言。对于信息传者,信息表现能力受制于它的语言的表达能力。对一件事件或信息描述的越生动、越平实、越接近原貌,传播效果就会越好。

对信息受者的了解程度:了解,不止是人口统计学的角度,更是心理学、美学角度。信息传者对受者了解的越多越全面,越能够把握传播方式、信息表现方式,传播信息也将越容易被接受。在特殊事件发生时,也能较准确地预测出信息受者的反应和态度。对于传播失误或障碍情形,能够快速响应做出补救。

从业者素质(对信息传者是机构的情形):信息传者的直接发声者的业务专精程度、职业道德水准,都将成为信息传者的代言人。

利益攸关方的言行:信息传者的合作伙伴,也会成为信息受者构建信息传者形象时,一个很重要的参考要素。

以上分析可知,信息传者作为传播的起点,是传播干扰可能发生的起始点,也是可控程度最高的,降低这一环节的干扰很大程度上靠影响信息受者对信息传者的认知来实现的。信息传者的立场越高尚明确稳定,对利益的态度越端正,业务素质越过硬,它遭遇传播干扰的可能性越低,遭遇时化解的几率也会越高。

2 传播渠道及信息载体

美国学者菲德勒提出的媒介形态变化的思考方法,可以作为信息传者在进行传播渠道选择时一个很好的参考。所有的传播形式在人类传播系统中交织存在,互相影响,没有能单一存在的。这一环节的干扰因素主要来自于各个传播渠道之间的配合、影响。所以,当信息传者选择传播渠道时,需要将各种传播渠道的特性与信息特性、信息载体特性、信息传者自身特性、信息受者特性等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综合考虑、通盘规划,对传播渠道进行最优组合。

同样,选择信息载体时,要将载体特性与信息特性放到同样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在转用不同载体时,要根据载体特性调整信息内容,以防出现干扰传播的语境。例如,信息从口头沟通转化为文字沟通时,口语沟通中语音语调所构建的传播情境是文字无法呈现的,就需要对信息进行调整。事实上,文本信息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用词或行文方式都要格外慎重。

3 信息受者

人们的行为规则和社会交往方式受到特定的场景所限制,这是社会学家戈夫曼提出的观点,人们会根据特定的场景下,选择恰当的行为与人交往。面对多元沟通的传播环境——人们生存的场景,信息受者面对信息时的语言行为都发生了典型的改变:

接受信息和遗忘信息速度加快:潮涌般的信息量面前,信息受者往往无暇辨别真伪、信源可信程度,即迅速处理信息:接受或舍弃。即便接受,也会迅速在下一股信息潮涌中被淘汰。

信息接收率降低:同样因为庞大的信息量,信息受者倾向于追求信息涉猎的宽度而非深度。当一个信息来到信息受者面前时,很可能他只会记取其中一二兴趣点,绝大部分细节则被直接跳过,其中比包含关键内容。

群体效应影响增势:沟通渠道的多元,使得信息受者积极快速响应成为可能,从而发生意见集群。这种情形,对负面信息尤为明显,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对正面信息的传播干扰尤其重大。此外,每个信息受者个体可能同时属于好几个群体,当若干群体意见相同或相似时,在该受者个体身上发生共振叠加,该个体对信息传者的认知增强,一旦传播蔓延此认知,传播干扰就会继续恶化。

信息受者自身素质的改变:由于新媒体的介入,传播活动越发频繁,信息量急速膨胀,信息受者在庞大的信息量面前有迷失的趋势,分析能力、判断能力下降,对信息的刺激度有了更强的承受力。

随着社会变迁,信息受者较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仍停留在以往对信息受者的理解中,传播过程遭遇重重干扰将在所难免。更重要的是,信息受者,此刻依然在改变。

综上所述,传播过程中干扰因素的研究,更多的是对人、对社会的研究。作为信息传者,随时把握社会的动向、信息受者的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改变,能够在既有传播目标的指引下,调整传播策略,在传播过程中遇见干扰因素的机会就越少,而当干扰因素出现时,也能够更从容地应对处理。

猜你喜欢
受者信息
影响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的相关护理因素及对策
肾移植受者接受护理诊断与干预的回顾性研究
肝移植受者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
集束化护理对成人肺移植受者术后ICU监护治疗期间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肝移植术前使用索拉非尼与术后并发症增加无关
他克莫司代替环孢素治疗对肝移植受者新发肿瘤发病率的影响
信息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