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成高,宁朝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作为同类性质的两个不同阶段与层次的中职与高职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了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面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七条指出,要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鼓励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因而,做好中高职教育的内涵衔接工作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德国职业教育强调职业能力的培养,其特色是“双元制”。在教育分工中,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以较低层次职业教育为基础,经过中职阶段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可以直接就业,也可以去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中高职衔接的方式是通过螺旋式上升的学制体系衔接和阶梯式职业课程的衔接,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层次性。
美国教育体制是统一制定中高职衔接教学大纲,依据国家颁布的《帕金斯职业和应用技术法案》,以中职和高职校际间合作或签订合同的方式来统一制定并实施各层次的教学计划。把中高职课程建立起内在的衔接,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其课程体系。
从国家颁布的现行相关教育文件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规格与培养方式等方面既有趋同性,又有着层次上的差异性,中职教育强调培养一技之长,突出实用型、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培养。高职教育则强调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相对中职教育来说,学生需要具备更广更深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高更新的技术水平,以及更加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从具体措施与内容上来看,中高职衔接牵涉面很广,包含招生制度、学制、教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衔接等诸多内容。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中高职衔接制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而目前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各自独立、相互割裂的现象非常严重,其内涵衔接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中高职专业存在不对口衔接现象,导致培养方向错位。就目前来情况来说,许多高职院校生源紧张,往往没有严格按专业对口来招收中职学生,造成学生原来所学知识与技能很难派上用场,而文化基础又差,大大影响高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既招中职毕业生又招普通高中毕业生,而教学计划大多按普通高中毕业生的情况来设计,未按中高职一体化来设计专业课程,造成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后,大部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等偏差。
针对中高职衔接不畅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中高职教育都强调服务区域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中专业设置和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一定共性。我们应该以职业能力深入分析为依据,加强能力培养的层次区分度,形成中高职教育的合理定位,进而设计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结构,实施一体化教学计划,真正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途径。具体思路与实施步骤为:通过调研确定专业所针对的职业岗位——根据行业背景、企业发展状况、劳动技术水平以及学生的个体需求,确定从事或胜任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素质与相关的专项能力——制定出综合职业能力分析表——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对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在整个流程中,要注意中高职不同层次所对应的能力等级以及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同时要从整体角度出发,挖掘职业岗位中工作任务各个层次的内在联系,重视学生适应技术升级与岗位迁移能力。从而设计出合理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以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专业代码为051200),衔接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代码为580102)为例。
通过开展广泛的企业调研,明确机械制造类专业中高职专业职业范围。见表1。
表1 中高职机械制造专业职业范围
通过企业岗位调研以及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中高职课程衔接见图1。其中“公共基础课1”约为640 学时,“公共基础课2”约为500 学时,“公共基础课3”约为500 学时;“专业课1”约为600 学时,“拓展课1”约为200 学时,“专业核心技术课2”约为500 学时;企业顶岗实习1 约为1000 学时;企业顶岗实习2 约为500 学时。中高职的接口标准为学生学完公共基础课1-2、专业课1、拓展课1,顶岗实习1 并达到规定的要求。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具体指导性课程结构见图2。
图1 中高职课程衔接层次结构
图2 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具体指导性课程结构
[1]张家寰.中高职衔接课程结构一体化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1).
[2]祝凯.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比较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06).
[3]杨红旻.系统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07).
[4]周佳明.中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