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红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 惠州 516001)
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之一,HD的形成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1]。而炎性标志物超敏反应蛋白(hs-CRP)是预测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用来判断的严重程度[2]。LP(a)的含量对预测和辅助诊断冠心病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判断疾病严重性和预后的良好指标。瑞舒伐他汀钙是近年来上市的的新型调脂药,临床前实验和在全球进行的多项临床试验表明,瑞舒伐他汀钙具有比现有其他他汀类药物更强的调脂效果[2]。本研究对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后血脂及水平进行测定,旨在观察和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LP(a)、hs-CRP及血脂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他汀药物对炎症反应血管病及靶细胞损害的影响及靶细胞损害的影响及对其调脂作用的关系。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100例,其中男65例,女35例,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1.3±11.8)岁,所有入选对象均符合2007年由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入选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和对照组(服用立普妥),各50例。治疗组,男33例,女16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53.9±13.1)岁;对照组,男32例,女19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50.4±11.4)岁。所有患者入院前4周内未服用过任何降血脂药物,以及其他干扰性药物。排除标准:①严重感染、免疫系统疾病者;②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有出血倾向者;⑤精神疾病患者,不能合作者。
1.2 方法:常规低盐、低脂饮食,治疗组:患者睡前服用瑞舒伐他汀(京诺,浙江京新药业)10mg,每天一次,持续6周;对照组:口服立普妥20mg(辉瑞药业),20mg/次,每天一次,持续6周。治疗前后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查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醋(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CK)。Lp(a)测定:用ELISA,按测试盒(美国ADI公司)说明书操作,正常参考值<200mg/L。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正常参考值0-3mg/L,试剂盒购自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盒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15%。
1.3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情况,如皮肤瘙痒、恶心、便秘、腹胀、头痛、肌痛、肝损害等。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以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应用X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非参数Pearson相关分析,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研究对象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高脂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后TC、TG和LDL-C水平下降,HDLC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146,10.104,10.862,7.448,P<0.05)。立普妥治疗后上述血脂相关指标虽然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71,11.966,7.411,7.826,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mmoL/L,±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mmoL/L,±s)
分组 例数 TC治疗前TG治疗前LDL-C治疗前HDL-C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 50 6.82±0.6 3.61±0.4 3.94±0.3 1.31±0.1 4.48±治疗后治疗后治疗后0.2 3.01±0.1 1.00±0.1 1.89±0.1对照组 50 6.77±0.6 6.01±0.5 4.01±0.3 3.38±0.2 4.45±0.2 4.23±0.2 0.97±0.1 1.12±0.1
2.3 两组治疗前后hs-CRP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值(8mg/L),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水平均降低至正常,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7,P<0.05)。见表2。
表2 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肝转移酶变化(±s)
表2 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肝转移酶变化(±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10.28±3.03 10.31±3.27治疗后 4.76±1.21 6.32±2.81 t值 22.05 8.31 P <0.05 <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LP(a)水平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LP(a)水平均高于正常值(200mg/L),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P(a)水平均降低至正常,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5,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P(a)水平(mg/L,±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LP(a)水平(mg/L,±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前356±37 372±39治疗后 143±24 176±21 t值 25.33 24.48 P <0.05 <0.05
2.5 瑞舒伐他汀对肝脏功能影响:治疗组患者肝脏转移酶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肝转移酶变化(±s)
表4 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肝转移酶变化(±s)
ALT(U/L) AST(U/L) CK(IU/L)CK-MB(IU/L)35.2±5.12 38.4±6.01 154.8±10.87 19.6±4.03治疗后 36.1±5.33 39.3±6.38 158.7±8.56 19.4±5.21 t值 1.459 0.538 1.752 1.728治疗前P >0.05 >0.05 >0.05 >0.05
2.5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hs-CRP、LP(a)的相关性分析:100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hs-CRP、LP(a)联合检测结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呈相关(r=0.54,P<0.05);单独一项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无相关性(r=14.13,26.54,P均>0.05)。见图1。
图1 hs-CRP、LP(a)联合检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呈正相关
2.6 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出现ALT轻度升高,1例恶心;对照组2例出现ALT轻度升高,给予积极治疗后均好转。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过敏、横纹肌溶解、腹泻等严重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国人寿命的不断提高,人类健康状况的改善,膳食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比例越来越高,因此造成高脂血症人群比例逐年上升,患者的用药已引起高度的重视,高脂血症患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他汀类药物为一种选择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目前最常用的降血脂药物,主要降低LDL-C[3]。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在降脂同时还可以减少冠心病等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物已成为冠心病、脑卒中的一、二级预防的基础治疗药物[4]。瑞舒伐他汀是近年来一种新型、安全、高效的剂效依赖性他汀类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少,可以有效降低TC、LDLC同时有效降低TG,而高脂血症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多具有多重危险因素,需服用多种药物,故瑞舒伐他汀对于这群患者调脂治疗可能更有优势[5]。
本研究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经过3周后血脂相关指标(TC、TG和LDL-C)分别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以TG下降最为显著,HDL-C水平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立普妥比较,瑞舒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具有良好的降脂效果,这与国内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CRP是人体肝脏合成的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hs-CRP是C反应蛋白的一种,是目前发现最重要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炎性标记物,是健康个体心血管风险最强的强预测指标[5,6]。而他汀类药物则可以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抗炎、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其中以瑞舒伐他汀疗效尤为突出。有文献报道,无心血管疾病,LDL-C正常,而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降低患者心脑血管的死亡率[7]。本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均高于正常值,在口服瑞舒伐他汀7周后hs-CRP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瑞舒伐他汀能抑制hs-CRP的产生,瑞舒伐他汀具抗炎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瑞舒伐他汀下调sCD40L,干预环氧化酶2及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中,LP(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是一个鉴别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指标,因此临床上检测LP(a)的含量对预测和辅助诊断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是判断疾病严重性和预后的良好指标。本研究表明hs-CRP、LP(a)联合检测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呈正相关,提示联合检测可更好的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在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心肌梗死患者hs-CRP、LP(a)两者的值均增高,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并不总是升高,有部分年轻女性患者经造影证实前降支近端病变仅LP(a)升高,其余指标均正常,提示LP(a)对某些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警作用但机制不详。
[1] Ridker P M,Danielson E,Fonseea F A,et al.Rosuvastation to prevent vascular events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J].N Eng Med,2008,359(21):2195-2207.
[2] 梁茜,杨希立.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广州医药,2009,1(4):30.
[3] 王旭红,寇俊杰,张健.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989-1490.
[4] 李瑛,杨清峰.调脂化浊方对高脂血症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9,28(10):689-690.
[5] 加孜那托哈依,赵双锁,胡晓婷.新疆和田地区350例维吾尔族老人营养与肺功能状况相关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0,33(9):1021-1023.
[6] Liu K,Victora GD,Schwickert TA,et al.In vivo analysis of dendritic cell development and homeosxasis[J].Science,2009,324:392-397.
[7] 陆奉科,田雄杰,韦祥灵.高脂血浆对血红蛋白测定的干扰及其校正[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73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