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早期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与参数的影响观察

2013-08-16 04:00
河北医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活化

田 磊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77)

冠脉介入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对其围术期的相关研究较多,其中对于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控制是研究的重点,临床中对其主要为采用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进行控制,而氯吡格雷即是临床常用药物,但是对于用药时机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1]。本文中我们就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早期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与参数的影响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于本院进行介入治疗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且均拟2d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者,将其根据应用时间分为对照组(常规应用组)43例和观察组(早期用药组)43例。对照组的43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46-80岁,平均年龄(69.2±6.3)岁,病程1.0-10.2年,平均病程(6.3±0.7)年,分类:不稳定性心绞痛28例,心肌梗死15例;病变血管:单支病变20例,双支病变15例,多支病变8例。观察组的43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46-79岁,平均年龄(69.3±6.1)岁,病程1.0-10.3年,平均病程(6.4±0.6)年,分类:不稳定性心绞痛29例,心肌梗死14例;病变血管:单支病变20例,双支病变14例,多支病变9例。两组患者上述统计方面比较,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于入院确诊之初即给予氯吡格雷服用,负荷量为300mg,后以75mg/d维持用药,用药至手术时间均在6h以上,平均(30.2±5.3)h;而对照组则于术前临时用药,负荷量为300mg,手术后以75 mg/d维持用药,用药至手术时间均在6h以内,平均(3.2±0.7)h。两组均按照常规冠脉介入治疗,两组在手术治疗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将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后1、3、7d的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小板参数进行比较。

1.2.2 检测指标及方法:血小板活化指标检测及统计项目包括CD62P、CD63、PAC-1、GMP-140及GPⅡb/Ⅲa,均采用MACSQuant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及计数;血小板参数检测及统计项目包括PCT、MPV、PLCR及PDW,其均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及计数,然后将上述两个大方面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本文中的性别、分类及病变血管支数构成均为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而年龄、病程、血小板活性与参数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处理,软件为SPSS18.0,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后1、3、7d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用药前两组患者的CD62P、CD63、PAC-1、GMP-140及GPⅡb/Ⅲa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观察组术后1、3、7d的CD62P、CD63、PAC-1、GMP-140及GPⅡb/Ⅲa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前至术后1、3、7d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均<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后1、3、7d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后1、3、7d的血小板参数比较:用药前两组患者的PCT、MPV、PLCR及PDW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观察组术后1、3、7d的PCT、MPV、PLCR及PDW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前至术后1、3、7d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及术后1、3、7d的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指由于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系列综合征,国内外的较多研究显示,本病与血小板的激活有明显的相关性,表现为血小板活性与参数的异常变化,因此对于患者的血小板活性与参数的监测及干预极为重要。临床中对于本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冠脉介入治疗是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临床研究[2,3]显示,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可能进一步异常激活血小板,而这也是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围手术期的血小板状态的干预非常重要,其甚至对治疗的预后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临床中对其主要为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进行干预,氯吡格雷即是临床中较为常用,且应用效果较受肯定的药物之一。但是临床中对于本类药物的应用时机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也存在一定的争议[4,5],因此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中我们就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早期应用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活性与参数的影响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其较常规术前临时应用氯吡格雷的患者表现出更佳的效果,体现在其术后不同时间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与血小板参数均明显更低等方面,说明早期应用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更为有效地达到了抑制血小板的效果,肯定了其早期应用的价值。分析原因,认为可能与常规的术前临时应用氯吡格雷药效发挥需要一定的时间,故其手术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关[6]。

[1] 史文冰,付道存,郑效坤,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早期增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剂量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1,23(6):782-785.

[2] 赵助飞,王飞.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小板P选择素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药房,2011,22(36):3411-3413.

[3] 王海洋,任长杰,孙晓斐.双倍负荷量及维持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的近期疗效[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1,34(3):189-190.

[4] Toutouzas K,Karanasos A,Stefanadis C.Multiple plaque morphologies assessed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patient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Heart,2010,96(16):1335-1336.

[5] 王红艳,张艳霞.不同负荷剂量氯吡格雷治疗ACS患者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活性的变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6):234-235.

[6] 陈章强,洪浪,王洪,等.负荷量加高维持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因子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3):2635-2639.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活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生姜对亚硝胺合成及体内代谢活化的抑制作用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