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
[摘要]探究式科学教学是学生在老师的支持、组织和引导下主动经历对自然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从而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教与学的方式。
[关键词]科学教学 儿童 好奇心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a)-0162-01
探究是人的天性,呵护儿童的好奇心就是维持和发展儿童的探究天性。
探究是人类的天性。这种天性,最初就表现为儿童的好奇心,也就是从小就有的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所产生的种种疑惑和问题,小到儿童追在大人旁边没完没了的问这问那、在游戏活动中的一次次动作的尝试和调整,大到科学家对宇宙起源问题的探寻、哲学家和宗教家对人生问题的追问等等。可以说,好奇心成为始终伴随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这种特质实质上是一种渴望了解世界并寻求合理性解释的强烈愿望和内在驱动力。
好奇心还表现为主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想知道答案是不是正确。例如,我们小时候做游戏,自己跑动的时候发现月亮也在向同一方向运动,就会想这是不是月亮在跟自己做游戏?追着自己玩?然后就再跑一跑、看一看。一个初学走路的小孩从沙发上滑下来,第一次站稳没有摔倒,他可能还会爬上沙发重复这一动作,多次尝试这个动作是不是奏效。
以上的几个例子可以说明,好奇心是探究的内在驱动力,是探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上优秀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能把科学不断推向新的高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比常人更强烈而且更持久。
那么,既然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这么重要,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做得怎样呢?应该说我们多数科学教师在这一方面还是做的比较好,但由于种种原因,如班额较大、任务完成有压力,条件困难,难以落实相关的探究活动等等,有些老师不太注意学生学生好奇心的存在,甚至有时会有意无意地压制和挫伤学生的好奇心。例如:老师只是用讲一讲、演示一下或者放一放录像的方式代替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不可能对科学问题产生好奇心、满足好奇心。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上好科学课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相信儿童在好奇心驱使下的探究潜能,把工作重点放在材料的支持和情境的创设方面。
我们要相信儿童,相信他们不仅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而且有敏锐的感知、有丰富的想象、有活跃的思维、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这样,我们在课堂上的工作重点就不是讲给学生多少知识、问学生多少问题,而是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充分的探究材料,创设宽容的探究情境气氛,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想法的机会。可以说,只要对探究材料进行充分的、结构性的设计,而且给儿童传递一种信任的、鼓励探究倡导合作的态度,相信学生的好奇心和行为会主要指向对问题的探究中去。即便出现一些所谓非常规的行为,只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观察一下当时的情境,问一问他的想法,我们会发现其中大部分都不是由不良动机引发的。有许多是因探究很投入所表现出的一些情绪性反应,有时出现一些小小的不愉快也只是很暂时的,老师没有必要过于紧张和苛刻,只需要在材料方面提供一些及时的帮助,或者稍加劝导也就过去了。
第二,要善于观察和捕捉儿童的好奇心,借此引发儿童自主探究的行为。
儿童的好奇心有的通过言行表现得明显,有的表现得并不明显,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捕捉、甚至去询问。发现到了、捕捉到了,就有可能引导到有意义的探究活动中去,没有发现、没有捕捉到,就有可能发展到影响合作、影响学习的方面去。例如,我们在组织校园内观察植物、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孩子们的行为,我们就会发现,孩子们有的对奇怪的叶形产生好奇,有的对动物的捕食方式产生好奇,有的会蹲在鱼池边长久注视游动的小鱼,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观察一下他们的行为,听听他们在交流什么,了解一下他们在想些什么问题,然后给予一些引导或者建议,把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到课内或者课外的自主探究活动中。
第三,善于把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到课外领域,让探究成为儿童的生活乐趣。
探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的认知和实践环节,而是一个发现和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然后又会引发出新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有效的课堂内探究活动在带给儿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会诱发儿童更强烈的好奇心、提出更深入的问题、产生更广阔的求知需要。所以,对于我们的科学教学,我们要倡导开放性的课堂,老师在操作活动中、在交流研讨环节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使学生带着他们的好奇心走出课堂内的探究,进入家庭和社区里的探究。这也是把课堂学习与校内科技活动、与校外探究实践活动、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的良好契机。
总之,要在科学教育中实施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要细心呵护儿童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