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平 赵一晗
(1.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水利工程规划办公室,江苏 南京 210029)
新沂河整治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治理范围为干流自嶂山闸至燕尾港,河道长146 km,总投资15.15亿元。工程于2006年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12月通过了竣工验收。工程建成后,巩固和扩大了新沂河的行洪能力,使骆马湖和新沂河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为我省淮北地区53.33万hm2耕地和570万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安全屏障。
新沂河整治工程战线长、规模大、投资多、要求高、时间紧,开工伊始,即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创优管理模式,从而确保了工程快速有序实施。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创优管理在新沂河整治工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新沂河整治工程紧紧围绕“创先争优”的目标,创新工作机制,狠抓招投标、征地移民、质量与安全控制、资金管理等过程管理,重点在工程设计优化、科学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完成。
新沂河整治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是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一个创新。成立了省新沂河整治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省建管局)作为省水利厅驻新沂河整治工程项目管理的现场办事机构,对工程项目总体建设程序、工程标准、质量、工期和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协调和管理,对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负总责。同时,根据实施分工和行政区域,又设江苏省新沂河海口枢纽扩建工程建设处、连云港市新沂河整治工程建设处、宿迁市东调南下工程建设处作为该项工程的项目法人,并与沂沭泗局直属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分工协作,完成各自建设任务。
省建管局及各项目法人机构规范内部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和省的各项规定,建立健全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办法、工作人员守则、学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经常组织人员进行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在工作思路上,省建管局提出了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确保实现“十项目标”,即: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投资控制目标、安全生产目标、双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规范化目标、科技创新目标、移民安置目标、培养人才目标、干部廉洁目标。省建管局会同各项目法人明确职责,分工不分家,充分调动了全体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是规范招投标工作。开工之初,新沂河整治工程拟定了分批招标工作计划,并及时组织实施。为保证招标程序的规范性,工程全部实行招标代理制。在出售招标文件前,对编制的招标文件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或不易操作的部分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保证了招标文件的严肃性和严密性。同时,积极配合江苏省纪委驻水利厅监察室,加强对招投标的全过程监督监察,特别是在标底编制和评标过程中,与标底编制人员和评委同吃同住同行动,真正做到了封闭式编标和评标。新沂河整治工程除了省内水利施工企业中标外,还有大量安徽、山东、湖南等外省包括建筑、交通、市政等外行业系统的企业中标,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保证了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和规范。
二是强化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管理。征地移民工作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及时做好征地移民工作一方面是维护老百姓利益,另一方面也是确保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新沂河整治工程坚持以依法行政、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为抓手,在征迁过程中,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督促两市征迁办履行征迁工作职责。在项目法人与县征迁办签订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包干协议的基础上,要求有关县征迁办根据项目法人提供的工程建设计划,及时组织开展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工作,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是严格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新沂河整治工程自开工伊始便建立了质量、安全终身责任制网络,各项目法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总监以及各具体技术负责人均纳入其中。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检测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一方面是主动邀请江苏省水利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对工程所用原材料等进行全过程检测;另一方面是群众监督,如:邀请相关群众随时巡查保麦子堰的施工质量,发现问题立即举报,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组织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专题培训,以提高参建各方质量安全意识。新沂河整治工程在3年多的建设中,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的安全事故,并经省质监站评定,工程施工质量为优良。
四是狠抓资金使用和财务管理。新沂河整治工程是江苏省首个治淮国库直接支付资金试点项目,工期紧、投资大、用款强度高。为此,省建管局超前布置用款申请和上报工作,及时拨付工程建设资金。为规范工程财务管理,出台了《江苏省新沂河整治工程财务管理办法》,制订了《江苏省新沂河整治工程国库集中支付申报办法》、《江苏省新沂河整治工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并对项目法人和征迁办资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提出财务工作要主动服务于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要确保安全的要求,保障了工程资金安全。
一是更新设计理念。上世纪80~90年代,河道治理一般采用挖河方案(即按原设计水面线水位不抬高方案),工程量大、投资高。新沂河整治工程在确保功能和标准的前提下,提出了水位半抬高方案,即:从滩地侧全线扩挖南、北偏泓,出土结合复堤,多余弃土出在大堤背水面并帮宽大堤。此方案既不仅在安全、经济、技术等方面均可行,而且节省了投资。尤其是从减小地方防汛压力、抗洪风险、工程实施难度等社会因素全面综合考虑,不但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的治理目的,而且也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二是坚持科技创新。新沂河整治工程注重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海口枢纽中深泓闸工程建在深度达25 m的淤土上,闸室和下游翼墙采用沉井基础,沉井数量为15只,单井面积均大于200 m2,沉井面积、下沉深度,群井异型组合复杂程度均创江苏水利建设之最。为保证沉井制作和下沉的质量,项目法人积极组织专家召开沉井施工方案专题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沉井制作、下沉各阶段的稳定性验算,下沉施工方法、纠偏措施和下沉质量保证措施等。经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共同努力,所有沉井下沉到位,下沉的高程、倾斜度、刃脚高差、沉井中心位移等质量指标均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质量优良。
新沂河整治工程建成以来,在多次分泄淮河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汛期,嶂山闸行洪最大流量5000 m3/s,这是嶂山闸建闸以来仅次于1974年的下泄流量。根据水文部门的监测资料,沭阳断面测得的最大流量为4800 m3/s,最高水位10.50 m;在相同流量4500 m3/s时,较2003年水位,沭阳断面水位值下降0.17 m;在相同水位10.30 m时,较2003年流量,沭阳断面增加行洪流量250 m3/s。整治后,新沂河已恢复常态化度汛,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新沂河整治工程本着创新、创优的态度,在积极总结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过程管理为核心、设计创新为抓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卓有成效的创优管理模式,有力地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也为下阶段类似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