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13-08-15 00:49:04张倩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连贯语篇汉语

张倩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一、引言

写作能力是反映个人语言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英语写作是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水平的综合体现,体现了学习者的思维和语言综合能力,也是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英语写作的实践,不仅是对英语学习者所掌握英语知识的全面集中的考察,也是对其所掌握英语知识的全面调动和综合运用,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英语语言实践活动。英语写作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却一直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英语写作水平普遍较低。近年来,大学英语写作研究受到了国内外语界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其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外语写作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旨在为提高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添砖加瓦。

二、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法错误

虽然我们在中学阶段基本上都学习了英语语法,但很多学生学得不够全面和扎实,作文中仍然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在实际写作中会出现定冠词、不定冠词、零冠词等运用不当,动词的时态不正确,被动语态结构误用,六大从句掌握不牢等问题;另有常见的主谓不一致,词性使用错误,违背并列原则等等问题。这些语法错误不仅使文章失色,而且大大降低了其可读性。

(二)词义混淆、搭配不当

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对词语不甚了解,一知半解,不能辨义或对词义把握不清晰,对词语的同义、近义以及一词多义、语义轻重等不太熟悉。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言里的意义几乎不可能完全对等。而很多学生习惯将英汉词语一一对等起来,从而导致词语的误用。例如:

Doyou want totake part in the conference?

Would you please answer these problems?

第一个句子中,词组take part in一般用于参加非正式活动,如歌咏比赛、体育活动等;而会议是正式活动,因此用attend来搭配更准确。第二个句子中,problems应换成questions虽然都是“问题”,却是有区别的;question一般指需要别人回答的问题;而problem则指难以处理的事情。

(三)汉化表达现象

中文式表达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一个严重而顽固的现象。很多都是先用汉语思维,然后再将大脑中的汉语信息译成英文。

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重形式逻辑,汉语重辩证思维。英汉两种语言虽有一些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写作上则更为突出,因此中国学生的汉语思维模式必然会对语言活动产生影响,促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汉语思维模式来感知、理解。学习者在英语写作过程中有可能习惯用母语思维,按汉语句式写出或将所想表达的意思翻译成英语。例如:In the world love me most is my mother.应改为:in the world,the person who loves me most is my mother.又如:Although he hated school,but he loved English.这样的句子也是由于受汉语表达习惯的影响导致的英语句式的错误。

(四)词汇简单、句式单一

由于词汇量不够,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辞不达意,严重影响主题的表达。词汇过于简单也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现象,这有碍于文章档次的提高。在写作中表达同一个意思,总习惯用同一个词,重复太多,句式结构简单、单一,会致使文章显得单调、乏味。有些学生总是喜欢用简单句而回避从句,使得句型缺乏变化而不地道。例如:The town is verynear here.The town is described in the guide book.若把这两个句子合并为:The town described in the guide book is verynear here.效果就更好了。

(五)连贯性缺失

英语写作中,不同人称的交替使用,会严重破坏文章的连贯性。句子之间或段落之间缺乏过渡、过渡句,同样会致使文章缺乏连贯性,许多大学生在写作中不能正确使用不同的过渡性词语。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英语段落中的连接词在句子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有的学生对英语篇章纽带表示各种承接转化的形式不熟悉,在汉语的影响下写出的段落句子缺少连贯与衔接,内容重复啰嗦,缺乏统一性。例如:In creating a document using word processing,load or boot up the operating system.Load the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into primary storage.Open and name the document.这样的句子结构松散,层次混乱,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衔接不紧凑。若改为:To create a document using wording processing,followthese three steps:first,load or boot up the operating system;second,load the word processing software into primary storage;and finally,open and name the document.添加了几个连接词便使句子连成一气,逻辑清晰,承接照应贯穿始终。

(六)内容空洞、布局中化

内容和思想性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最主要依据,而很多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时处于思维闭塞的境地,文章写出来空洞单调、千篇一律。文章往往给人或是凑字数,或是言之无物的感觉。尤其是在写议论文时,他们就某一观点不会展开,解释或提供例证,找不到支持段落的信息,东拼西凑,文章缺乏说服力。这些都表现为思维的惰性和狭窄性。

在布局方面,学生的作文易转弯抹角,“游离”中心,类似汉语模式,先介绍大背景、大环境,然后再慢慢引出主题。而我们应该清楚,英语段落常常在开头就直接点题,中心明确。汉语重意合,形散神聚;而英语重形合,以形相连。

三、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对策

(一)避免语法错误硬伤

要求学生夯实基本功,在写作过程中避免出现词性、词义等的误用,扎实掌握常用句子的相关语法使用规则,杜绝粗心所致的语法上的错误。

(二)培养英文思维及表达方式

英语写作中,英语思维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着力培养自己的英文思维方式及英语表达方式,避免Chinglish.中国人学会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当然很不容易,但并非不可能,用英语思维是一个可以慢慢培养的习惯。大量阅读和背诵英文篇章,就有助于培养英语语感及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对比研究,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发掘两种语言的内部文化涵义,区别两种语言词汇的语义差异、修辞特征、句法及篇章结构等,对英语思维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丰富词汇及句式结构

扩大词汇量,并提高运用词汇的能力,要明确词性、识别词义,并能分辨语体。写作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恰当的词。即使要表达同一个意思,也要避免使用同一个词,可以用其它适当的词或同义词来代替。鼓励学生使用高级词汇及短语。文章的句子也应富于变化,如在句子的主序、结构、长度等方面。鼓励学生敢于用多种句式进行写作,以避免出现平铺直叙、缺乏生气的句子。可以交替使用短句和长句,简单句或复合句等,这样文章不会显得单调、乏味。但也要注意变化得当,以防文章有矫揉造作之嫌。

(四)广泛阅读,多背好文章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积累。广泛的英语阅读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基础。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思想感悟和大量的语言素材,才有可能进行高质量的语言输出,写好英语文章。要想让学生将英语文章写得饱满、充实、有根有据、有见解、有深度,我们就应该鼓励学生广泛摄取各方面的知识营养,留心观察世界上发生的各种事件,学习他人如何评判事物,平时要多写读书心得体会。多读多背好文章、好句子、谚语、名句等,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注重语篇的衔接连贯,加强谋篇布局训练

在写作训练中,语篇衔接的知识必不可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学生了解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提高学生在写作时的连贯意识,并让他们掌握常见的衔接手段。重形合的英语语言就意味着形式上的衔接往往能保证语篇意义上的连贯。在谋篇布局上,由于西方人思维严谨,逻辑性强,英语文章往往先亮明中心论点,然后是分论点,最后收尾,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必要的衔接手段,以使文章结构严谨。

(六)加强英语写作实践

我们应该清楚,作文不是纯理论地学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练出来的。在要求学生积累知识,广泛阅读等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实践水平,也可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洞察力,通过训练过程提高他们思想的深度,把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广泛知识的积累加上大量的英语写作练习才能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来。

结语

总之,只有练好基本功,扩大英语阅读量,进行充分的真实语料输入,着力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多读多背好文章,积累大量语言素材,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用地道的英语写作的能力,并在写作实践中加强遣词、造句、谋篇的训练,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写出有见解、有深度,饱满、充实的好文章。

[1]蔡基刚.英汉写作修辞对比[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池丽霞,王晶晶.基于语篇衔接连贯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82-85.

[3]崔娜.浅谈中西思维差异对英语写作的负迁移及相应教学策略[J].神州,2012,(24):183.

[4]丁德道.英语写作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5]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6]李德煜,张会欣.从思维差异看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失误[J].山东外语教学,2002,(4):43-46.

[7]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4):64-67.

[8]杨琳,闫秀静,王丽群.试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8,(1):108-109.

[9]张琳琳.透视大学英语写作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3):55-59.

猜你喜欢
连贯语篇汉语
学汉语
金桥(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华人时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将句子写连贯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
语篇特征探析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