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少涵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266000)
交际教学法(CLT)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种侧重于把交际既作为语言教学的手段也把其视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的教学方法。[1]D.Hymes(1966)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并把交际能力看做是语言学习的最优典范。Widdowson等语言学家都把语言看做是交际的工具,他们相信语言的教学应该是训练人的语言能力,而不仅仅是教他们掌握语言结构[2]。这种认为语言教学的主旨是训练学生交际能力的看法,就是交际教学法发展的基础。对于交际语言教学的定义,学界通常用一系列应用于其中的原则来给出解释,其中最受到广泛认可的是David Nunan(1991)提出的CLT的五个特征:一是着重通过互动来习得目标语以实现其交际目的;二是在学习情境中引进真实文本即原汁原味的文本;三是为学习者提供机会使他们不仅关注语言本身,也能关注到学习过程;四是把增加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因素;五是尝试把课内语言教学与课外语言活动相结合。在这个宽泛的定义下,任何能够帮助学习者发展在真实情境中交际能力的都被视为是可接受且有益的教学形式[3]。
交际教学法在七十年代后期传入中国后即开始极大地影响饱受传统教学方法弊病的中国外语教学。很大一部分老师开始致力于语言的交际教学力图使中国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但遗憾的是交际教学法在中国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成效。张亚萍(2008)在外语交际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中经过问卷调查得出中国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仍然是“教师作为权威中心,学生学习内容以输入为主,学习方法以记忆背诵为主”[4]。而胡晓(2010)经研究得出交际教学法与课堂实践不匹配的“外因是考试的压力,学生无积极性,班级学生数量大等,内因是“教师不敢盲目使用交际教学法,在过程中没有安全感”;另一方面是“由于技术问题、方式方法不当与学生信念冲突等原因而不能有效地实行交际法等”[5]。
基于以上交际教学的原则和课堂现状,我们认识到借助于技术资源来改善交际教学就显得自然而必要了。技术手段运用于教学已不是一个新课题,已经经历了从计算机学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到新时期的信息化建设这几个阶段。电脑辅助英语教学的优势在国外已得到证实,但在语言的交际教学中,仅仅是工具的使用还不够,我们更应该关注与英语相关的新信息通信技术(ICT)的使用[6]。ICT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指一系列用于信息创建、信息传播、信息储存和信息管理的工具和资源,包括电脑、网络、广播媒体、声音视频处理及传动装置等所有用于处理信息和辅助通讯的技术手段[7]。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使语言的交际教学的进行更加的有效。Egbert(2005)认为PDA、手机、笔记本、数码相机和相应的软件等ICT技术通过各种方式(视频、口语、音频、语境和图像等)提供语言文化和其它显性及隐性的语言文化[8]。国立台南大学研究所的洪碧霞老师(2007)在谈到ICT与教学的结合时指出“信息通信技术夹带着及时互动的丰富潜力,转化了学习和测验的风貌,扩展了学习和测验的内涵”。她还指出ICT“提供学生主动搜寻并持续处理外来信息和回馈的可能,多媒体接口提升问题情境的真实性,提供问题解决动态历程或策略记录的可能”[9]。
根据Nunan提出的交际语言教学的第二个特征来看,交际语言教学要求教学材料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学界普遍认为真实自然发生的文本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动机,因为学习自然真实语境中发生的语言可以让他们看到学习与生活的直接关联,并更自信地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而在真实自然状态下获得的交际能力要比通过教师教授语言结构再帮助学生掌握的交际能力强[10]。在课堂中借助于ICT资源可以有效地实现语言的真实性。各种权威的英语学习光盘、网络上大量的英语原版电影以及可以通过网络或卫星电视接收的英语节目等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生动、时效性的资源,使学生可以沉浸在目标语使用的真实文化氛围中,并能及时更新资料。这些资源不局限在课堂上使用,更多地是实现交际教学课内跟课外的结合,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真实材料引导学生习得的同时,也要指导学生在课外使用这些资源,特别是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博客、聊天软件等同一些英语母语国家的人交流,使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真正目的地用目标语进行交流,以实现交际能力的提高。
Williams J.(2003)把自主性(autonomy)定义为“掌控自己学习的能力”[11],这一点在中国特别重要,因为许多中国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和课堂[12]。ICT在这方面的帮助体现在它可以为独立学习提供充分的自由、灵活及方便,只要有相应的ICT工具,如电脑及网络,就可以随时找到足够的真实语言资料。学习者可以快速有效地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信息的多样性以及设施的娱乐性无疑会增加学习者的兴趣及学习效率。ICT为学生与外界交流提供了多层面的互动交际平台,学生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及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路径,自己确定学习进度,进行个性化、能动性、独立性学习,在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能力。
交际法的主旨是通过真实互动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和交际能力。所以这需要先决条件---即语言学习的真实自然的环境。而目前中国学生拥有的语言环境则是周围绝大多数人都讲汉语,只有在课堂上才会被迫用英语来表达他们的思想,但课后,绝大多数学生又回到讲中文的状态中,这使语言学习没有得到一个有利的环境,融合成生活的一种需要。而通过使用ICT这一情况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课堂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和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打造一个语言学习的有利环境,电脑和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把文字、声光、图像结合在一起,图文并茂、声情融汇,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扩大人们的感知空间。通过在交际课堂上使用这些资源教师可进行读写视听等多元化、多途径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者可以更放松地在一个更为真实有趣的环境里,不用再把精力集中在老师身上而是专注于真实的信息。学生在不断地交流、听、模仿的过程中形成了实际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下通过英语网站、在线英语影视节目、在线互动软件等有效地延续这一真实语言环境,从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语言能力。
ICT与交际语言教学的结合无疑会大大改善教学效果,但这只是在合理使用的前提下。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先摆明立场。
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到今天,有诸多的ICT方式,也有诸多的语言资源供教学使用。ICT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式,精心选择并创造性使用的话,它会使教师和学生进行一些书面材料不能满足的学习任务,达到之前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有益或有效的,有的方式不仅不能达到效果反而会阻碍语言学习的有利进行。比如网上的一些翻译软件,进行的大都是字对字的直译,并不能让使用者得到自然真实的语言,另外网络上有一些不断扩散的非权威渠道流传出来的英语文本,这些文本并非原汁原味的英语而是一些学习者自己创造的,里面包含很多语言错误,如果这些资源被学习者利用到将会对他们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利的影响。ICT手段种类繁多,不可能都应用到,而应该选择其中针对语言教学最有效的方式来最大地实现教学效果。因此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应该选择跟教学主题有关的部分,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确保资源的权威性、科学性、有效性。教师之间可以加强交流与合作,开发制作、鉴别甄选优秀的教学软件并实现资源共享。另外还要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ICT渠道学习,提高资源鉴赏力和使用资源的约束力。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应该依赖ICT资源到什么程度。ICT资源因其在真实性、自主性和语言环境方面的优势而成为交际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方面许多学校的ICT化外语教学内容不够完善,主要是立体、综合的教学资源不全面,过分依赖于单一媒介,因此要尽快改善外语教学的ICT化设施。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技术资源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能成为教学的中心。ICT介入教学对教师的角色、教学活动、学习者角色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改变。传统上,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教授书本知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现在,使用ICT资源时教师要选择及决定要教授的信息,并帮助学习者选择、使用和评估信息,成为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新时期的交际语言课堂上,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习得语言为中心,教师应该保证技术资源使用是为了在保证教学主导地位的前提下达到相关的教学目标。因此,在ICT的应用中教师要制定出明确的针对教学的具体应用策略,教师在课堂中不能追求表面形式而是应该以实际的学习目的来设计具体教学手段,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重点在技术资源可以帮助习得语言能力而不是使用技术资源本身。
如何培养教师应用ICT来支持自己的语言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就曾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他们要求在信息对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必须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的多种能力,包括利用技术工具促进和提高工作效能、利用技术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利用技术支持教学中的交互、利用技术工具支持反思性教学实践、利用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等[13]。中国的教师也同样面对这个问题,对于很多教师来说,它们原有的关于ICT的知识和理解是不够的,很难保证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及很好地使用ICT支持学科教学。大多数教师很可能对ICT的传统表现形式很熟悉,如电视、录像机、录音机等,而且也具备在学科教学中使用他们的经验,但对于新的信息技术的基本工具,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演示文稿等广泛使用ICT的资源的了解以及如何有效地把这些资源整合进教学过程的认识却有待改善。我们应该意识到对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应着眼于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而不是信息技术本身。像[14]Zepp(2005)指出的,教师应该把ICT的有效使用同教育目的结合起来。因此老师不仅需要提高使用技术的能力也要运用技术有效组织教学过程的能力。在这方面,还是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出台教师相关培训方案,另外更需要教师自己转变态度,重视自己的技术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教育工作者之间在这方面的交流、互动。
信息技术是辅助英语交际教学的绝佳手段,我们要保证这一手段能够正确地应用到教学中,在充分受益于技术革新的同时,真正的实现这些技术资源对语言教学的有效服务。
[1]百度文库.交际教学法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e621244a8956bec0975e3a4.html.2013-01-30.
[2]Widdowson,H.G.TeachingEnglish a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8.
[3]Wikipedia.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Communicative_language_teaching/2011-06-11
[4]张亚萍.外语交际教学法的本土化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2008.
[5]胡晓.教师交际教学法信念与课堂时间不匹配的内因---基于六名高中教师的调查[D].重庆:西南学外国语学院,2010.
[6]毛春洲.探究ICT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4):100-102.
[7]Wikipedia.ICT.[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ICT/2011-06-11.
[8]孟亚茹.高校英语教学生态系统中大学生ICT素养和影响因素[J].外语电化教学,2009,(130):30-34.
[9]洪碧霞.2007.ICT介入的教学研究.<http://www.docin.com/p-411786971.html>.
[10]Badger,Richard.Makingit Real:Authenticity,Process and Pedagogy[J].Applied Linguistics31/4(2010):578-582.
[11]Williams,J.“Computers and Project-based Learning”[EB/OL].http://www.media-methods.com/2011-06-13.
[1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13]王炜,祝智.英国《ICT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教师能力标准》[EB/OL].<http://www.hjzx.net/Item.aspx?id=27505/2013-01-31.
[14]Zepp,R.A.Teachers Perceptions on the Roles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J]、Educational Technology&Society8(2005):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