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若干思考

2013-08-15 00:49顾伟黎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院校政治

顾伟黎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214153)

一、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它指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的必要性,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教学更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内在要求。

(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身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其意义在于指导实践,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只有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坚定的政治信仰,最终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知行统一”。

(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加强实践环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注重和加强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更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人才的成长最终要在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来实现,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主干课程,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教育平台,以适应和满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呼唤实践环节。高职学生大多是高考的“落榜生”,相比较本科类院校学生,他们在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加上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德育”的现况,在资金投入、师资配备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增加了难度。加强实践环节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感染力,增强课程的价值感和吸引力,更好的调动高职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性,从而保证思政教育教学的效果。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前加强实践性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共识。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路探析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一般高校之间既有共性目标,也具有个性要求,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应遵循自身教育规律,体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高职学生的特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明确“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受益、让学生成才”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1、“让学生喜欢”,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的根本立足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群体,其大多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热情,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的客观认识,甚至缺乏参与集体活动的自觉性,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是实践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从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从当代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入手,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计实践内容,使其乐于实践、想着实践,最终勤于实践、善于实践。

2、“让学生受益”,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预期目标大多集中在“希望对自己将来工作有用”、能“增长学识”【2】等方面,实践教学能否满足、能多大程度满足高职学生的要求,是决定实践教学效果的根本所在。所以,不仅要让学生“喜欢”,更要让学生“受益”,最为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科学的方法论去认识和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上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解疑答惑,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视野的开拓、能力的锻炼。

3、“让学生成才”,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授人以鱼,更应该授人以渔,通过实践,促进高职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3】,推动高职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终身受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保持身心的健康发展,并获得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是为学生服务的,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枯燥性和当前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会引发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实践教学只有坚持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冲破这一障碍。主体性原则一方面要求以学生为本,立足于学生实际、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以此增加课程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要求以学生为主,在实践教学中必须让位于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

2、职业性原则,即“以专业为依托”

高职教育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第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一人才培养要求。实践教学不能脱离实际,应以学生的专业为依托,突出职业性,在实践教学中努力构建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互通的平台。尤其是当前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业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更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契机和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并巧妙的利用这一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结合起来,使实践教学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实用性原则,即“以能力为中心”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根源之一在于很多高职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工作“无关”。过分追求“功利性”可以说是当前大学生的通病,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一味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式教学也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要“晓之以理”,最终是要能实现“导之以行”。通过实践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通过考察、观摩、体验等实践活动去感悟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使学生在调查、研究、分析问题中去培养和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因此实践环节决不能是为了实践而实践,必须立足于高职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有所知、有所感、有所得,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然和专业课实践教学目标不同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重在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的锻炼,特别是是非辨别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均将实践环节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也总结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除了师生比严重失调、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等共性问题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可以简单归纳为“两缺乏”和“两脱节”:

“两缺乏”即缺乏资金保障、缺乏评价体系。缺少资金保障,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则监管缺失、教学活动处于“无政府状态”,这种缺乏必然导致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雷声大、雨点少,实践教学无法普及、无以持续,只能成为个别学生的个别行为,甚至形同虚设,使得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

“两脱节”即与理论内容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不少院校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围绕教学内容、教育目标进行整体实践环节设计,或是哗众取宠、做“形象工程”,或一味迎合学生、追求简单易行,一部影视作品、或一次参观就草草收场,使得实践内容缺乏内涵、实践活动缺少深度、缺乏教育意义,形式主义严重,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无法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路径分析

1、以课堂实践为中心,将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有机结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系统

缺乏专项资金和课时不足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基本现状,也是目前各院校暂时无法改变的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面对这一现实问题思考出路。因此充分利用固定的课堂教学时机,以课堂实践为中心,有效整合校内和校外资源,构建覆盖全校的宏观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可以在理论教学环节中开设“热点时事短评”环节,每次课拿出5-10分钟,结合理论教学内容由学生围绕时事新闻自发组织、准备、展示、评价,教师做总结点评。这种形式简单易操作,无资金、时间制约,而且参与性高、效果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有效手段。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践(实习、实训等)和校园文化活动较为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实践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搭建平台。如利用专业实习或实训时机,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等专题调研和探讨;如与学院宣传部、团委、学生处等部门合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联系起来,发挥学院思想教育的整体优势。笔者所在院校每年组织春秋两季“读书节”活动,结合这一活动,我们倡议并组织了“思想的碰撞”读书心得征文竞赛、“文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将课内资源、学院资源有效整合,并寓教于赛、寓教于乐。通过这些途径和手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也有了充分的条件和保障。

2、以专业方向为基础,将思想教育和职业素养养成有机统一,丰富实践教学的内涵建设

在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时,应该结合学生的专业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与服务社会、与勤工助学、与择业就业、与创新创业的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和集体观念、职业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等结合起来【3】,使实践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服务,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因此,不同的专业可以有不同的实践方案、有不同的实践要求,切忌千篇一律。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我们设计了“红色之旅”的实践活动,要求其利用假期亲自走访家乡的红色旅游景区,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的景区介绍PPT,并在课堂自我展示;在“社会主义道德”内容的学习中,针对动漫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求其分组完成一份“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的动漫设计作品;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内容,我们设计了“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专业人才”的社会调查,引导学生立足于本专业的要求、结合专业实习感受来思考探讨,完成小组报告。通过诸如此类的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也加强了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更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

3、以学生评价为手段,将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形成将实践过程和结果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引导学生重视和参与实践教学,保障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不少院校的实践教学忽略了评价手段的运用,有的是让学生交一篇调查报告或体会、教师打个分数草草了事,有的是教师仅凭模糊的映象直接给学生打分,有的索性不纳入课程评价体系或者只占很小比例,评价方式的忽视很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上的轻视,最终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应更注重结果还是过程,更注重效率还是公平,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还是态度,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事实上,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实有的学生平时认真积极、但自身水平欠缺,而个别平时表现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却颇有些“才气”,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高职院校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的水平更是良莠不齐、差距较大,而师生比巨大的差距又使得认可教师不可能全面把握学生学习的真实状态。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以学生评价为手段,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起来的评价体系,既重视效率、结果,也注重学习态度、实践活动过程的参与度、贡献度等,更公平、更全面的反映出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表现,避免了单一评价导致的片面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苏瑞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调研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08).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猜你喜欢
理论课院校政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