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英研究资料综述

2013-08-15 00:45薛晓东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河州事变史料

薛晓东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马仲英是民国时期西北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1928年马仲英掀起河州事变,此后,从甘肃到青海,从宁夏到新疆,他纵横西北四省,他的介入使得青海马麒绝处逢生,也为马鸿逵统治宁夏扫除了障碍,他西进新疆直接导致了金树仁的倒台,盛马大战几成新疆主宰,有人称其为少年英雄,有人骂其为祸乱贼首,一直以来,学术界对他的评价毁誉不一。马仲英研究属于西北近现代史的研究范畴,也属于回族史的研究范畴,对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马仲英其人,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民国时期西北政局的演变过程,尤其是民国新疆政局的演变过程。笔者现就有关马仲英的史料和研究论著做一综述。

一、马仲英研究史料

唐代著名史学理论家刘知几提出史家必须具备“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其中“史学”便是指史家要具备渊博的历史知识,掌握丰富的历史资料;近代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也曾经说过“史学就是史料学。”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C.V.Lang)更加强调史料和文献对史学研究的不可替代性,他在《史学原论》一书中讲到:“文献是无可替代的,没有文献就没有历史”。由此可见史料文献对于历史研究之重要性。史料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使用正确的史料是历史编纂学赖以成立的根本。本文现将有关马仲英研究的重要史料分类做一简要介绍。

(一)档案类史料:《马仲英在新疆档案史料选编》、《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

《马仲英在新疆档案史料选编》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档案馆所编,该资料集汇集了几乎所有有关马仲英在新疆的档案史料,收录了自1930年4月23日至1934年2月6日这一时间段内涉及马仲英的一系列相关电文,内容包括新疆省政府与马仲英之间的互通电文,新疆政府部署有关于对马仲英作战、谈判的电文,与马仲英作战的新疆省军将领上报新疆省府的电文等。这些电文是研究马仲英在新活动以及民国新疆政局演变的第一手资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是从沈志华先生编译的《俄国解密档案》中专门摘录出来的有关新疆问题的档案史料。这部档案史料中有部分内容涉及到马仲英问题。如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43号档案的附件一中提到:“如果乌鲁木齐政府提出关于支持其同马仲英和其他东干人队伍——把新疆变为反苏活动基地计划的代表——斗争的要求,认为给予乌鲁木齐提供援助是可行的。”这部档案中不乏像这样苏联援助盛世才的真凭实据。该档案对研究盛世才与马仲英之间的战争以及马仲英最后的下落都具有极其珍贵的史料价值。

(二)回忆录类史料:《甘肃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 马仲英史料专辑》、《新疆文史资料第26辑 马仲英在新疆》、《尧乐博斯回忆录》、《新疆五十年》、《赛福鼎回忆录》《甘肃文史资料选辑 第24辑 马仲英史料专辑》为甘肃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所编的一部专门有关马仲英问题的史料集。该书主要辑录了马仲英跟随者和马仲英部队所到之处亲见亲闻者所写的20多篇回忆性文章。如马全钦、马文祥所写的《我们在马仲英举事中的经历和见闻》、宋干臣所写的《马仲英、马步元屠杀湟源县记略》、崔鲁坡所写的《宁夏变乱亲历记》、杨波清所写的《马仲英入新随军见闻》等一些回忆性的文章。该资料集书内容比较全面,涉及马仲英在甘、青、宁、新等地的活动事迹。由于这些文章多系亲历者和亲见亲闻者所撰,因此《马仲英史料专辑》中的文章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新疆文史资料 第26辑 马仲英在新疆》一书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史资料委员会所编。该资料集主要汇集了20多篇有关马仲英在新疆活动的回忆性文章,这些文章的作者亦多是一些亲历者和亲见亲闻者。如收录了马仲英的军需官予扶所撰的《马仲英初入新疆》、《马仲英二次入新记闻》二文,陈大兴所撰的《马仲英两次入新与围攻哈密、迪化见闻》一文,亚·格里岑科的《关于参加1933年至1934年平息新疆与马仲英军事战争的回忆》一文等一些回忆性文章。该史料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马仲英在新活动的重要参考史料。

《尧乐博斯回忆录》系尧乐博斯1951年逃往台湾后所写。尧乐博斯原为哈密王府的大管家,哈密事变后,金树仁任命其为哈密警备司令,后来尧乐博斯又投靠了哈密起义军。1931年尧乐博斯从酒泉请来了马仲英,此后,马、尧二人相互配合颇为亲密,因此之故,尧熟知很多内幕消息。《尧乐博斯回忆录》一书中有很多内容涉及马仲英入新及征战新疆的细节。如书中对马仲英部队的装备情况有这样的记述:“…然而,当我再看一眼三十六师全体时,我又暗暗的流着泪,原来一瞥之下,五百人马十中有九是徒手,他们没枪。”该书对研究马仲英与尧乐博斯的关系及民国新疆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疆五十年》为包尔汉著。该书是根据作者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的回忆录,主要记述了自辛亥革命至新疆和平解放这一时间段的新疆历史。全书共6部分:我的青少年时代;杨增新统治时期;金树仁统治时期;盛世才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新疆和平解放。有关马仲英的史料主要集中在该书的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研究马仲英在新疆的活动,该书是一部不可忽视的重要参考史料。

《赛福鼎回忆录》为赛福鼎·艾则孜著。赛福鼎系新疆阿图什人,1932年参加过南疆农民武装暴动,当过战士、秘书等,1944年又参加了新疆三区革命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赛福鼎回忆录》一书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而写成的回忆录,书中涉及马仲英的资料主要集中在上篇的第四部分——“大动荡”和第五部分——“血泊中的求索”两部分内容中。研究马仲英在新疆的活动,该书亦是一部必须参考的资料。

(三)游记类史料:《马仲英逃亡记》、《新疆纪游》

《马仲英逃往记》为(瑞典)人斯文·赫定著。1927年-1935年瑞典人斯文·赫定对中国西北地区进行第四次考察时与马仲英的部队在吐鲁番相遇,贺氏回国后著有《马仲英逃亡记》一书。该书是根据作者记录亲身经历所写日记整理而成,内容较为可信且形象具体,对所涉及的人物、时间、地点都有比较准确的记载。如书中根据他人的描述,对马仲英的长相有这样的记载:“他长得相当漂亮,瘦高个子,仪表堂堂,聪明干练、敏锐,性格爽朗幽默。”书中对战乱造成的新疆社会的凄凉景象亦多有描写。该书是研究马仲英在新活动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很高的的史料价值。但是,贺氏由于系地理探险家之身份,书中更多记载的是有关新疆地理风情的内容,对马仲英的记载相对比较零散。

《新疆纪游》为吴蔼宸著。该书为作者1933-1934年在新疆考察时的见闻记,吴氏考察之时,正值马仲英第二次入新之际。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13章,记述自天津至迪化、古城、塔尔巴哈台、伊犁等地考察沿途见闻。下篇7章,简述新疆山川形势、各民族源流与风俗、佛教和伊斯兰教等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以及30年代初新疆的政治变乱情况。书中对马仲英围攻迪化城,盛马谈判,黄慕松、罗文干宣慰新疆等事件的细节做了详细记述。如书中对马仲英瞭墩大捷后,乌鲁木齐的恐慌情况有这样的记载:“金(树仁)拟亲自督战,经左右婉劝,改派秘书长鲁效祖为总司令,盛世才为参谋长,杜国治为旅长驰往救援。”该书是研究马仲英与金树仁、盛世才争夺新疆政权经过的重要史料。

(四)报刊、杂志类史料

除以上史料外,民国时期也有一些报刊、杂志刊载了一些有关马仲英的文章。如时代公论所刊《孙殿英与马仲英》,大道半月刊所载《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新战将告结束:马仲英之反攻失改》和《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新战将告结束:马仲英部》、《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疆藏情势益趋严重:马仲英部,占领疏附》等一些报道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也是研究马仲英问题不可忽视的史料。

二、马仲英研究论著

关于马仲英的研究自民国时期就有人涉足。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马仲英研究逐渐成了回族史研究与西北近现代史研究的一个热点,并且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展,研究的层次也不断深入。笔者现就目前学术界已经公开出版和在学术期刊上刊载的研究成果做一分类综述。

(一)总体性研究

最早系统地研究马仲英的著作要数董汉河的《马仲英》一书,书中作者对马仲英河州起事、东击宁夏、西进新疆等生平事迹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作者认为马仲英是一个既有功又有过的军事人才,马仲英所领导河州事变以及后来在南疆消灭“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和和田回教国是其正义与光明之举,而他在河西和新疆的屠杀则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灾难,是罪恶的。该书是目前为止学术界仅有的一部系统地研究马仲英生平经历的学术著作。

师纶的《西北马家军阀史》与吴忠礼、刘钦斌的《西北五马》两部著作也对马仲英的生平事迹做了详细的概述,所不同的是,《西北马家军阀史》一书侧重对马仲英生平事迹的叙述,并未对其进行评价;而《西北五马》一书则在记述马仲英事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正面评价,书中认为,在黑暗的旧中国,“马仲英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痛苦地摸索着,百折不挠地像光明的大道迈进。”

郭胜利2006年的硕士学位论文《马仲英述评》是迄今为止研究马仲英最为系统和全面的一篇文章,文章分四个部分分析和探讨马仲英家族的历史渊源、马仲英与河凉事变、河凉事变与国民军治甘时期的民族政策以及马仲英进入新疆后的活动。文章认为河州事变本来是一场以马仲英为首的回汉人民反抗国民军残暴统治的正义斗争,但是由于战事的失控和马廷贤部的加入“使得队伍背离了原来的方向,给河州地区回汉百姓带来了一场深重灾难”。文章认为国民军在甘肃的民族政策是失败的,河凉事变与国民军民族政策的失误有莫大关系。作者认为马仲英在新疆的失败是由其主观上的局限性和客观上新疆特殊的民族环境以及凋敝的社会经济所致。该文详于对马仲英在甘、青、宁的活动而略于新疆,在研究马仲英在新活动及对新疆社会造成的影响方面有欠深入。

(二)河州事变研究

关于河州事变的探讨,是马仲英研究最为热门的一个话题。吴忠礼的《马仲英与河湟事变述评》和《“尕司令”马仲英其人》两篇文章对“河湟事变”爆发的原因、“河湟事变”的性质以及马仲英一生的征战生涯都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认为,导致“河湟事变”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军入甘后政治上的倒退和经济上的盘剥激起了回汉民众的反抗,至于历史上回汉之间的民族隔阂以及国民军入甘后与回族军阀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不过是促使事变爆发的外因而已。作者认为“河湟事变”是甘青宁广大回汉民众反抗国民军新军阀统治的武装抗暴斗争。关于“河湟事变”最终所引发的回汉民族大仇杀,作者认为其主要责任应该由实施“以汉制回”政策、激起回汉矛盾的国民军来负。

董汉河的《马仲英与河州事变》一文,对马仲英三围河州城的军事活动做了详细梳理,在谈到河州事变的性质时,文章亦认为河州事变是“一次回汉各族人民的联合起义,是回汉人民反抗国民军残酷统治的正义斗争。”韩高飞的《从河州贤孝唱本〈尕司令打河州〉谈“河州事变”》根据河州地区民间流行的说唱艺术唱本——《尕司令打河州》提供的历史信息,佐以参考相关历史文献,对河州事变的起因以及马仲英第一次围攻河州城的始末进行了详细梳理和分析,文章认为河州事变是国民军入甘后错误的民族政策和经济政策所致。作者认为,“马仲英既代表了普通穆斯林和汉族群众的意志,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处于西北社会权力高层的回族军阀的意志”。

陈红梅的《马仲英事变发展方向逆转原因分析》一文,对河州事变的性质以及事变中发生的回汉仇杀事件做了新的阐释。文章认为河州事变是国民军与西北地方军事集团之间矛盾激化所致,事变的目的是反抗国民军的统治,但是随着事变的不断扩大,事变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逆转,最终酿成了大规模的回汉仇杀事件。文章还认为,导致事变方向发生逆转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历史上造成的民族隔阂;二是国民军部分人员有意制造民族矛盾;三是马仲英的军队人员复杂,素质低下,军纪难以保证”。马云山的《评河州事变与马仲英》一文认为,马仲英部队在甘肃地区的杀戮是一支起义部队对“抗拒接纳,横加阻挠者”的正义斗争,是无可厚非的。作者认为河州事变是一次具有反抗大汉族主义民族压迫性质的武装起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除以上期刊文章外,马通先生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和《甘肃回族史》、王劲的《甘宁青民国人物》、丁焕章的《甘肃近现代史》、许宪隆的《诸马军阀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康民的《冯玉祥在西北》、刘敬忠与田伯伏的《国民军史纲》等著作,都从不同侧面对马仲英在河州、青海、宁夏、河西等地的活动进行了或详或略的记述。

(三)马仲英在新活动研究

曾问吾先生的《中国经营西域史》一书是一部最早涉及研究马仲英在新活动的著作。该书虽为通史性著作,但是有关马仲英在新疆的一些列活动,作者记述亦颇为详细,从马仲英入新的原因与背景,马仲英与金树仁、盛世才争夺新疆的军事斗争、马仲英败走南疆等都有详细的记述与讨论。除此之外,张大军的《新疆风暴七十年》、刘志霄的《维吾尔族历史 中编》、新疆社科院编的《新疆简史 第三册》等著作对马仲英在新疆活动的记述与探讨也比较全面深入,内容包括哈密事变后,马仲英、和加尼牙孜、尧乐博斯联盟与金树仁政府的斗争,张培元、马仲英联盟与盛世才争夺新疆的斗争,国民政府特派员黄慕松、罗文干入新宣慰调停盛、马战争,马仲英被苏联红军击败后在南疆的活动及出走苏联等重要历史事件。《新疆风暴七十年》一书虽未对马仲英在新疆的所作所为进行直接评价,但是从作者列举的一串串死于战争的平民数字来看,张大军先生对马仲英在新疆的战争颇为谴责。《维吾尔族历史》一书在记述马仲英与金树仁、盛世才争夺新疆的活动时,尤为突出马仲英与民族军即和加尼牙孜、尧乐博斯之间关系的演变,作者引用了大量维吾尔语史料,填补了汉语史料方面的很多空缺,使得对马仲英在新期间的研究更为全面客观。

张静的硕士论文《二十世纪前期回族与新疆政局的关系》一文的第三章与第四章内容深入探讨了马仲英入新对新疆政局造成的影响,作者对马仲英在新疆的活动做了一分为二的评价,作者认为马仲英入新给新疆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后期他又消灭了妄图分裂祖国的地方分裂政权,并在进步人士的帮助下前往苏联,这些都是马仲英带有正义性的光明之举。”英国学者A.D.W.福布斯《新疆军阀与穆斯林:1911-1949民国新疆政治史》一书的第三、四、五部分对马仲英及其部下在新疆一系列活动做了探讨,内容包括马仲英与金树仁、盛世才争夺新疆统治权的过程,也包括马仲英的“东干”军队与新疆民族军的合作情况。福布斯认为马仲英入新意在夺取新疆的统治权,马仲英战败后前往苏联,他在和田的部队在马虎山的领导下忠于南京政府,“马虎山从未考虑过‘东干斯坦’脱离中国”。

关于马仲英进入新疆后的研究,除以上论著作外,白振声的《新疆现代政治社会史略》、陈慧生·陈超的《民国新疆史》、苗普生·田卫疆的《新疆史纲》、杨策的《近代新疆史事述论》、朱培民的《新疆革命史1933-1957》等著作,也从不同的角度与侧重点有所涉及。

(四)马仲英下落研究

九十年代以来马仲英的下落问题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关于马仲英的下落,有各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在西班牙内战中死去;第二种说法是在苏联一次飞行训练中失事;第三种说法是在苏联卫国战争中牺牲;第四种说法是马仲英被斯大林处死。董汉河的《马仲英》一书除系统记述马仲英一生的事迹外,也记载了前三种说法。后来董汉河在《马仲英之死》一文中也提到了第四种说法,并认为第四种说法比较靠谱。回族学者马通先生在《甘肃回族人物》一书中,就自己在吉尔吉斯斯坦,从东干人处得知马仲英被斯大林处决的消息有详细记载,作者亦认为马仲英被斯大林处死这种说法比较可信。王希隆先生的《马仲英赴苏及其下落》与《再论马仲英赴苏及其下落》两篇文章中,主要以自己访问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期间所得消息和回族学者马通在吉尔吉斯斯坦访学期间从东干人处所得消息为主要依据,对马仲英的下落做了深入分析,由于没有档案资料确切证实,作者最后推测得出的结论是:马仲英于1937年下半年被斯大林处决。马仲英之所以被斯大林处死,作者认为与苏联怀疑马仲英与英日帝国主义有染以及马虎山事变有关,也与盛世才政府与苏联关系全面进入蜜月期有关。

(五)其他研究

师存勋的《马仲英军事失败原因探微》一文对马仲英在新军事失败的原因做了探讨,文章认为,苏联旨在控制新疆保证其中亚战略安全而出兵帮助盛世才是马仲英失败的主要原因。郭胜利的《马仲英赴苏原因之分析》一文对马仲英赴苏的原因做了全方位的分析,认为马仲英赴苏是由以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苏联新疆利益和中亚战略对马仲英赴苏有重要影响;二是中国国内形势所迫;三是马仲英思想的转变时期赴苏的主观条件;四是马仲英与三十六师的特点是其敢于赴苏的关键。马德丽娃的《继承关荣传统,反对民族分裂-焉耆蒙古人民与马仲英的斗争》一文站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仇杀和宗教仇杀的立场上,对马仲英入新后所造成的民族仇杀、宗教仇杀给予了严厉批评,认为马仲英是造成新疆动乱的祸源。

总的来说,马仲英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史学界对其从河州起事到西进新疆以及后来兵败赴苏等历史活动的轨迹已经有了较为细致清晰的勾画,对马仲英的认识也由对单个的历史事件的评价到全面进行地论述。马仲英研究,可谓成果不断积累,领域不断扩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马仲英研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就运用史料来说,大多数研究所参考史料多为汉文史料,对民文史料的整理与运用则显得不足,且大多研究重史料堆砌而少论述评价;其二,就研究方法来说,大多研究以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为主,缺少新的视角与跨学科研究等;其三,就研究内容来说,大多数研究以详于探讨马仲英在甘、青、宁的活动,而对马仲英在新活动的研究则显得不足。马仲英研究领域存在的这些不足和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研究者的进一步充实和解决。

注释:

①(法)朗格诺瓦,(法)瑟诺博斯著.史学原论.郑州市:大象出版社,2010:3页.

②《新疆通史》编纂委员会编;沈志华编译.俄国解密档案:新疆问题.乌鲁木齐市:新疆人民出版社,2013.01:16.

③包尔汉著.新疆五十年.北京市: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④赛福鼎·艾则孜著;郭丽娟等译.赛福鼎回忆录.北京市:华夏出版社,1993.03.

⑤(瑞典)海定(Hedin,S.)著;凌颂纯,王嘉琳译.马仲英逃亡记.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19.

⑥吴蔼宸著.新疆纪游.北京市:商务印书馆,1935.10:176.

⑦记者.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新战将告结束:马仲英之反攻失改[J].大道半月刊,1934,(第3期).

⑧记者.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新战将告结束:马仲英部[J].大道半月刊,1934,(第3期).

⑨记者.国内外大事述评:国内:疆藏情势益趋严重:马仲英部,占领疏附[J].大道半月刊,1934,(第7期).

⑩董汉河编著.马仲英.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11.

猜你喜欢
河州事变史料
河州砖雕装饰纹样的应用与发展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古河州的魅力
史料二则
在河州(外一首)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好事变“坏”事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浅谈“河州花儿”传承的现代意义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