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与思考

2013-08-15 00:43胡晓东龚志鹏曾志刚赵北平
关键词:大学生教育学生

李 立,胡晓东,龚志鹏,曾志刚,吕 聪,赵北平

(1.湖南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学院,湖南 湘潭411101;2.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湖北 武汉430070)

创业教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国家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拓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个性人才为培养目标。高校教育现状分析调查显示,当今高校毕业生不仅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且在工作岗位上也显示专业技能不足,适应环境能力差,缺乏创新创业精神等问题。这种状况的形成与就业环境不乐观有关,更与高校在教育教学及就业引导方面有关。从高校来讲,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推行创业教育,进行创业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开展创业教育的有效方式以及实施途径[1],是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 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要求未来的劳动者不仅仅是生产环节中的操作者,还应能参与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并进入管理、服务等经营环节。这些都要求未来的劳动者具有从业和创业的双重能力。

高校创新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创业教育的对象是面向有创业潜质和特质、适合于创业的部分学生。自主创业的对象则是初步具备创业条件的少数在校生或即将毕业的学生。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

创新是理论、方法或技术等某一方面的发现、发明、改进或新组合。创新教育涉及面非常广泛,仅就教育界而言,就涉及小学、中学和大学近20年的培养过程。[2]是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创业是将创新的思想或成果用于产业或事业当中,开创新的领域或局面。从广义上讲是围绕事业成功的准备、经验积累和行动;从狭义上讲包括创造价值在内的,创建并经营一家新的盈利性企业,有意识地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教育就是以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并开发学生创业素质与能力为核心,通过组织相关课程体系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创业能力。

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两者的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深化,它使创新教育变得更为具体。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职业发展教育的一种形式,二者既具有同质性,也具有差异性。它们同质性表现为二者都是唤醒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大学生明晰自我,理清自我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培养积极进取和主动学习态度,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而理性选择职业发展道路。二者的差异性表现在教育对象上,职业发展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创业教育是面向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特质的学生;在教育内容上,创业教育是在职业发展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知识理论体系、素质拓展体系以及实际操作技能培训体系的教育活动,与职业发展教育密切关联。

(三)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创业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大学生自主创业不能等同。创业教育重在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观念上的培养,由学校主体实施,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和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的知识、技术和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参与创办企业、经营企业的过程,由大学生主体实施。大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效是高校创业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体现。

(四)高校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高校创业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学生工作处、团委、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后勤管理、财务处以及各个教学院部。为了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多渠道地引导、帮助、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成立了校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创业教育进行规划、决策、部署和管理。由校团委统筹安排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学生工作处以及各学院配合参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训、定期举办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引进SYB(创办你的企业)和模拟公司创业实训,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成立创业社团,开展创业竞赛,建立大学生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充分利用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的用人单位信息、校友协会的校友信息,挖掘一切可用资源,为在校大学生开辟一批创业、见习、实习基地,并挂牌。每年由学校拨付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确保对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扶持。

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工作一定要整合校内资源,充分调动发挥各方面、各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业教育工作必须通过相应的体制与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

二 创业教育现状考察与分析

对北京高校近三年的连续调查表明[3],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不高,创业大学生的经营状况也比较困难。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具有生存型创业意愿的分别占43.9%、45.8%、42.9%,宁可失业也不选择创业的占32.2%、20.6%、25.7%;二是大学生创业能力不足,90%的大学生不具备足够的创业能力;三是创业环境较差。应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扩大创业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处于起步阶段,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为开展创业教育的首批试点院校。部分试点高校如黑龙江大学和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成立了“创业教育学院”,开始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但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主要采取选修课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较为单一。而应用型本科层次的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如何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逐渐获得创业技能是目前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高校的创业教育重在通过创业理念和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能力的提升、创业技能的实训来培养一批“创业者”和“具备企业家素质的创新人才”。创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三 创业教育实施途径的探讨

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以学生创业意识的唤醒为起点,以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的培养为重点,以基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创业辅导为特色,通过“五个模块”培养模式的实施,对实现培养创业型人才的目标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一)创业意识唤醒和职业规划教育模块

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学习兴趣。解决兴趣问题,首先是在学生进入大学就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确立初步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树立自我的人生价值观。该模块包括:(1)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选修课程,由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编写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教程》;(2)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实“职前教育网络学堂”,在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下,建立“创业教育职前指导教研组”;(3)在高年级大学生中挑选学科竞赛获奖者、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与大一学生交流经验,树立榜样;(4)邀请创业成功人士、企业工程师来校讲座、进行创业成功人物生涯访谈、职业生涯规划交流等活动。如:电气学院的就业讲座“电子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邀请湖南水晶坊创业集团CEO曹勇来我校传授创业经验等,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创业热情。

(二)基于项目驱动模式的创业素质培养模块

大学教育的使命不只是传授有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普遍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意志、能力、习惯。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人才成长的知识素质需求,应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4](1)通过开展项目,在项目驱动下的双主体互动式和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项目,开展面向专业认证的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每门课程都有大作业,将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应用或者设计,基于项目掌握好理论、编程技术、硬件设计、系统调试以及自学习能力,培养解决本科的教学内容广而不专,毕业生多缺乏一技之长的不足;(2)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理论、软件使用等自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习能力;(3)实施开放性实验和开放性课程设计,因材施教,在时间上、器材上、内容上给学生动手实践的环境,提高实践能力;(4)开展相对固定的、具有周期性的创新活动,利用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电气信息科技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的有利条件,开放创新实验室,为有创业意识和创新潜力的学生,营造良好的专业素质训练环境;(5)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活动、省大学生研究型实验项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与学术作品竞赛、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项目。在国家、省、学校三级赛制等活动中,多角度为大学生提供展现创新才能的平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三)创业知识拓展模块

对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潜力的学生进行素质拓展,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1)创业知识内容的拓展。通过讲座、网络课堂、选修课程等方法,引导学生拓展企业管理、宏观经济学、商务法律等知识;(2)在大三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选修课程,并针对电类专业的就业和创业行业,增加面向电机、电器、电力系统、自动化、通信等行业的前沿技术、招聘要求等内容的讲座,如:电气信息学院举办的工程师论坛“TRIZ理论在电气创新设计中应用”等等;(3)下载一些知名讲师的专题讲座,结合创业教育理论教学,指导大学生成立创业就业协会、创业俱乐部、辩论大赛、志愿者服务、义务维修等活动,培养创业需要具备的人际沟通与表达、领导力、团队合作、耐挫、决策能力等素质。(4)鼓励学生参加校团委组织的我校社团联合会、戴尔(中国)有限公司主办、KAB创业俱乐部承办的“创业大讲坛”活动,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CEO交流、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创业观念,提升创业知识。

(四)创业实践训练模块

创造条件,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虚拟企业经营管理,创业工作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1)对有专业创新潜质和热爱专业技术的学生,指导这些学生参加学校电力研究所、校企合作单位湘电集团、老师科研课题的研究;(2)在学生工作处和学院的组织下,指导学生暑假专业顶岗实习,强化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给予学生创新项目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生组建跨专业学科、跨年级、师生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4)学校授牌湖南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成为我市首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并举办“德力西”科技创新等竞赛,让学生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5)鼓励学生参加由校团委主办的SIYB(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我校已经推动和指导了几十个创业团队,包括青鸟影视传媒、明宇电脑科技、大学生心灵成长工作室、直销公司、学习网站等,充分体现了创业培训的实效性。

(五)创业跟踪服务模块

在学生毕业后的创业过程中,学校继续尽力为创业者提供培训、推荐工作等服务。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每年到企业对部分毕业生进行回访,并在多个省市成立校友联谊会,开展了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就业咨询等工作,建立了相应的信息库。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并为后面学生的就业、创业培养提供经验和资源。

四 促进创业能力培养的思考

创业教育在教学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创业教育的理论观点也很多,要有计划、分层次推进全过程的创业教育训练,还必须进一步探讨:

1.课堂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要改变传统的讲授得“细”,讲得“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如:结合大作业的项目驱动方式,多采用揭示课程内容内在规律的启发式。教师把典型问题分成若干子项目,提出项目主题以及背景介绍,学生根据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然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2.因材施教,开辟包容创新创业人才的绿色通道。许多案例表明,人才的成长和成功与学历没有非常明显的关系,曾被老师称“笨得完全不应该学自然科学”的英国约翰.格登,因细胞研究获得了2012诺贝尔医学奖。很多杰出的人才是在某方面有特长而不是全才,如何建立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让学生抓住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这个成长的关键环节,建立创业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参加省级,国家级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在学位获得条件上有一定的余地等等。

3.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建设,带动学风建设,促进创业教育,带动就业。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育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创业意识唤醒和职业规划、创业素质培养、创业实践训练和创业跟踪服务的“三层次”创业教育模式,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1]杨幽红.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1(6):75-76.

[2]刘彭芝,周建华,张建林.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3(1):58-64.

[3]黄敬宝.大学生创业的动态考察与思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44-47.

[4]李 立,刘国繁,李淑敏,等.“三开放”实践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6):96-98.

猜你喜欢
大学生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学生写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