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慧
(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我国2012年2月颁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合格小学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学生为本”、“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那么,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落实这样的理念,如何才能为每一位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初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必须回答的问题。
本文认为,对小学儿童①需要的认识与理解,是能否实现为每位小学生提供适合之教育的关键。小学教育一定要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需要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关注需要,就是关注个体生命活动的内在动力。关注儿童的需要,就是要关心儿童的需要,注重儿童的需要,就是要研究儿童的需要(包括儿童需要的满足与引导等),实质是关注儿童的生命健康成长。
何谓需要?可以说,“需要”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法,也很混乱。凯特琳·勒德雷尔主编的《人的需要》一书指出,对需要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大流派。一种流派认为,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的,即是预先设定的。它是以下定义为特征的,如,“需要可以被抽象地理解为人们在某一社会中为了使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成为可能而要予以满足的要求”,“它是某种必要条件,是至少要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满足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使需要的主体作为人的存在而起作用”;另一种流派认为,需要的历史特征和主观特征是决定性的,它是以非定义为特征的,如,“需要因社会而异,因此不可能预先确定需要,也不可能谈论什么普遍的需要。”[1]莱恩·多亚尔和伊恩·高夫在《人的需要理论》一书也对需要概念进行了解释,一是把需要当作驱动力,二是把需要当作目标。对于前者,书中指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顺从。对于后者,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每一个人都要么实现,要么应努力实现这些目标[2]。
上述可见,对需要的解释分别从主观与客观,或从社会学与生物学的角度,构成了两种貌似相互排斥的需要观。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即从人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环境因素两个维度探讨和描述人的需要。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作为人的目的与生活目的的展开”[3],既是个体生命内在规定性的显现,又是个体生命在生成过程中要适应生存的环境的反映,是遗传与环境“共同运作”的产物。正如奥托·克兰伯格所言:“人的所有活动(包括需要)百分之百源于环境,百分之百源于(生物)遗传。这意味着确实存在着有机体需要,这些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维持肉体组织的健康和生存。但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因素,在有机体的需要的表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
在理解需要时,还要明晰需要与本能、欲望的关系。本能是人生存的原动力和先天的能力,需要是本能的有条件的显现,欲望是基于需要却超出需要之上的想要。不能将需要混同于本能、欲望或想要。
有关“人的需要”的研究,我们熟悉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在1943年出版的《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在1954年出版的《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又对此理论做了进一步的阐述,在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之间增加了认识和理解的需要、审美需要。15年之后,他又修改了此书,根据遗传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基因的巨大决定作用,对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的宗旨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提出的一个假设是:“从某种意义说,基本需要在某种可以观察的程度上是由体质或遗传决定的。”[4]可见,人的基本需要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人的基本需要似本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有遗传决定的。
需要是个体生命成长的动力、原理。埃莉奥诺拉·马西尼曾指出:“需要是以人的生理的、心理的、精神的因素为基础的,在这样的意义上需要是原理:它们是人的发展借以展开的路线。”英国学者迈·凯梅·普林格尔在《儿童的需要》一书的开篇写道:“只有满足儿童在物质、情感、社会意识及智力发育方面的需要,才能使他们尽情享受生活、充分挖掘潜力、成长为积极参与社会、并为之作出贡献的人。”[5]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意识生活的所有方面在童年时期受到的影响不可低估,童年时期压抑和情感自我保护的过程连接了生活中的生物、情感和认知等各个方面,建立了无意识的动机结构,这些结构在以后的日子里将会以隐秘的方式影响个人的日常活动和思维过程[2]。可见,一个人的需要在他的儿童时期满足与否,直接影响他的生命成长状态与生命质量。
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教育。这不仅因为需要的产生是复杂的——人内在规定性与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各种需要本身具有显性与隐性、优势与弱势之别,随着它自身的满足与否而不断变化;而且由于人对自身生命活动复杂性认识的有限性、人对其生存环境复杂性的把握与选择的有限性及对两者相互关系的认识与利用的有限性,人对自身需要状况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即便是意识到了,如何能得到恰当的满足,也并非能非常清楚。因此,个体生命对自身需要的认识、理解满足程度,都离不开教育的帮助。
个体生命的成长具有多种可能性,成长为哪一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自身与环境契合或环境激活了他生命内在的什么样的需要,以及这种需要满足与否、满足程度如何。人的什么样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的制约。教育是影响人之需要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教育可以激活、引导、满足人的某些需要。
从阿德勒所提出的个体生存无可回避的3个基本问题看,也离不开教育的帮助。这3个基本问题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与职业的关系、与异性的关系。第一个问题涉及社会关系,一个具体体现为如何赢得朋友和与人相处,其中包含着对友谊、信任和忠诚等抽象观念的理解;第二个基本问题涉及个体如何投入和运用自己的一生,是个人的职业问题,涉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而非单纯的个体单方面的问题;第三个问题的解决同样不是个人的,而是要与两性关系的内在客观的逻辑一致。这3个问题在儿童早期就开始出现,是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如何才能处理好这3个关系,并非自然而然地能获得与实现,而是需要教育的帮助。
儿童的需要有哪些?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迈·凯梅·普林格尔所著《儿童的需要》一书将儿童的需要分为4类:对于爱及安全感的需要,对于新体验的需要,对于赞扬和认可的需要,对于责任感的需要。并指出儿童的发展需要,同人类的所有需要一样,都有着内在联系,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其关系既微妙又复杂[5]。在此书中,作者研究的重点是婴幼儿时期,来自家庭、父母对儿童需要满足与否的状况。在此,结合小学教育中的现象和小学儿童的特点,着重强调小学儿童以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无论是在学校教育现场,还是在家庭生活情境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儿童有强烈的被关注的需要。被关注的需要,首先是儿童爱与安全需要的表现。对儿童来说,除了生理需要的满足外,爱与安全需要的满足是最为重要的。这种重要性不仅在于童年期,而且在于人的一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在与人交往中,儿童会以各种方式引起他人的关注,尤其是在学校生活中,无论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更为渴望被教师所关注。但作为成人并不能真正理解儿童这样做的意图,或儿童本身也并不一定清楚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儿童为了引起别人的关注,是寻求被爱的需要所致。
被关注的需要,也是儿童对赞扬和认可的需要表现。儿童的成长过程是进行大量的、漫长的学习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困难重重,遇到许多矛盾和挫折,所以需要鼓励。这些鼓励除了成功后自身的喜悦,还有‘大人’对儿童进步的赞扬,因为儿童爱着那些大人,愿意让他们高兴。”[5]所以,被关注的需要,是儿童与成人友爱互动、并从成人那获得成长的正能量的表现。
被关注的需要,还是改善儿童自身处境、缓和自卑感的需要。阿德勒的研究指出,所有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每个孩子都追求优越感,而有益的优越感对自己和社会都是有价值的[6]。儿童被关注的需要,恰恰是改善自身处境、消除内心自卑感的需要;同时也是儿童社会情感与社会兴趣发展的需要。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第一天上学回家,妈妈问上学好不好,小朋友说,不好,妈妈问为什么,孩子的回答是,老师什么都没讲,不知道学校有什么要求。还有一个与此截然不同的故事:一个小朋友第一天上学回家后,对妈妈说,再也不想上学了,妈妈问为什么,孩子说,老师提了十几个要求,太可怕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是否应该对儿童提要求?当时的讨论并没有结果。从儿童需要的角度,就可以得出答案了:儿童既有常规的需要,也有游戏的需要。
对此,沛西·能曾指出,常规和游戏是人类保守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的表现形式。儿童喜欢伴随有节奏的动作的游戏和具有节奏反复的舞蹈和歌曲,这种现象表现了儿童具有的常规趋势。在儿童期,常规趋势是过多的活动的表现,儿童渴望运用他成长着的身心的力量,但是他的才艺宝库却狭窄有限,所以,他喜爱重复熟悉的东西,因为他从其中得到最充分的有效的自我表现。儿童为着正当的生物学的理由,喜爱反复熟悉的东西,这是他们控制他们小天地所不可缺失的手段。他又指出,游戏出现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通常被解释为“剩余精力”的表现。也就是说,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有机体所能使用的身体的和心理的精力,多于它单纯自我保存或身体发育的需要,并且大都以游戏的学术来消耗这种剩余的精力[7]。
从儿童需要新体验的角度,也能解释儿童的游戏需要。有研究指出,游戏(即玩耍)从两个主要方面满足儿童对新体验的需要:使儿童认识到他所生活的世界,使儿童认识到并且能正确处理矛盾着的复杂情感,即用可以允许的想象来压倒现实和逻辑[5]。可见,常规和游戏都是儿童生命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需要,教育既要满足儿童常规的需要,也要满足儿童游戏的需要。
儿童同样有追求人生意义、追求优越性的需要。这一点也许从儿童生活的现实中不易直接得到结论,但从人性的角度、从人的生命成长特点,以及小学儿童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中,可以得到证实。
追求意义是人的生命的本性。即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对意义的追求,并不是从成人期才开始,而是在童年期。阿德勒的研究表明,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即虚构目的论。儿童和成人都无意识地受到这种虚构目标的牵引。这个虚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性、超越、完美,即追求优越感[6]。
对此,笔者曾对3~5年级小学生做过的有关生命问题的问卷调查,可以佐证。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生命问题的思考丰富而根本,主要可以概括为3个方面:一是有关生命的问题,如,人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人是怎么形成的?我是从哪来的?怎么来的?我为什么会从妈妈的身体里出来?生命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到底有多神奇?人的生命为什么那么珍贵?生命有那么重要吗?我为什么有生命?没有生命不行吗?如果人没有了生命是什么样的感觉?二是有关死亡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死?死了会有感觉吗?死了便什么都不知道了吗?为什么生命只有一条?我会有生命危险吗?我能活多久?三是有关爱与生命的问题,如,如果世界上第一个人不爱生命,还会有这个世界吗?“回答此问卷有何感受”一题时,有这样一些表达:今天,我感到非常温暖,终于有人可以和我说知心话,感到欣慰。要珍惜生命、觉得这个话题很有趣、喜欢这个话题,等[8]。
可见,小学儿童对生命本身问题的思考已超出我们成人的一般预期。小学儿童的年龄虽然仅有6~12岁,但追问生死问题、追求人生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不存在或缺失,而且还非常地渴望,正可谓儿童是哲学家。
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是小学教师胜任小学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阿德勒指出,任何一个未能精通人性科学理论和技术的人,要想把人教育好,都一定会遇到极大的困难。他完全只是在表面上操作,而且会错误地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孩子[6]。小学教师必须要学习有关人的理论,认识与理解人性,关注儿童的需要,以免在教育儿童时只停留在表面,或事倍功半,或南辕北辙。那么,小学教师如何关注儿童需要呢?在此,主要强调以下3方面。
我们对一线小学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小学教师并不了解小学儿童有哪些需要,也不知道怎样才能了解儿童的需要。当请他们谈谈小学生的需要是什么时,许多人都是从自己的角度推测,而不是回到小学生本身来谈。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教师所受的这方面的教育缺失之外,还有认识儿童需要本身的缘故——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阿德勒指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种自我认识和自我指导。由于儿童尚未成人,给予他们指导是异常重要的。但这里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的无知。成年人认识自己本身就已相当困难了,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就更是加倍的难事了[6]。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推卸责任,或可以不去掌握有关儿童需要的知识,而是提醒教师更应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这种意识不但表现为具有有关儿童需要的知识,而且要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情感与行为倾向。
小学教师关注儿童需要之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是小学教师教育的一项基础的、重要的内容。面对现实小学教师这方面的缺失,如何帮助他们在教育职场中培养与提升?我们的实践探索表明,生命叙事是一条有效途径。教师在叙述有关自己关注儿童需要的故事中,展现了他们对生命、儿童需要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对教育、教师角色的认识与理解。在团队的生命叙事活动中,教师彼此借鉴、学习,不断丰富与改造自身的经验,突破对儿童需要认识的盲区与偏见,增强自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
小学教师不但要有关注儿童需要的意识,而且还应有关注的能力,这种关注能力集中体现为关爱儿童的能力。“关注”一词,有关心和重视之意,具有爱的属性。弗洛姆曾深刻指出,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缺乏这种主动的关注,就不是爱[9]。需要是生命的重要表征,关注儿童的需要,必然落脚于关爱儿童的生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能以儿童的生命为本,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能回到儿童生命本身,尊重与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个体的差异,尊重儿童个体的需要。
关注小学儿童的需要,就要研究小学儿童的需要。马克斯·范梅南指出,研究就是一种关注的行为:我们想知道什么是生存最基本的东西,关注就是关心我们所爱的人,与之分享我们的一切,我们渴望真正了解我们所爱的人[10]。可见,对儿童需要的研究,并非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通过研究儿童的需要,以达到关注儿童需要的目的。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了解、理解儿童的需要,进而能够有能力顺应、引导、满足儿童的需要。
小学儿童的需要,主要通过他们的肢体语言、言语、表情等表达出来。小学教师要有能力读懂小学儿童的表达,进而认识、理解与恰当满足儿童的需要。如,一位小学男生在课堂上,不回答教师的提问,并不是因为他不会,而是认为老师不喜欢他,而这位教师不但全然不知,还以为自己在关心每一个学生方面做得很好了。阿德勒指出,儿童在情境中获得印象的强度和方式,绝不取决于客观的事实或情况,而取决于儿童看待和判断事实或情境的方式[7]。因此,教师在读懂儿童表达时,要放下自己的理解或依据客观事实的判断,进入小学儿童的生活境遇或视角来认识其需要。
读懂小学儿童的表达,除了具有一定的有关儿童的理论外,还要有更为重要的品质,即同情心、理性。阿德勒指出,我们的研究对象并不理解他自己的行为表现,因此,他无法隐藏真正的自我,我们是从行为来认识他的人格,他的人格也不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而表现出来,而是通过他在环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有意识的思想和无意识的动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距离。这种距离只有具备同情心,但又保持客观的旁观者才能跨过[6]。被关注的需要,是儿童需要的综合表现,是儿童从外界获得生命成长能量的表现。但小学儿童并不能真正认识,也难以真正理解自己的行为表现。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应有足够的敏感性,能透过儿童行为表现,真正读懂儿童的需要,并能给予适切的引导与帮助。
注 释:
① 按照世界《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小学儿童是指小学阶段6~12岁的儿童。
[1][东德]凯特琳·勒德雷尔.人的需要[M].邵晓光,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2][英]莱恩·多亚尔,[英]伊恩·高夫.人的需要理论[M].汪淳波,张宝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3]孙正平.事实与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英]迈·凯梅·普林格尔.儿童的需要[M].禹春云,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6][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儿童的人格教育[M].彭正梅,彭莉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7][英]沛西·能.教育原理[M].王承绪,赵瑞英,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刘 慧.生命教育为健康成长奠基[J].博览群书,2011,(6):25-27.
[9][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10][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宋广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