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关爱与自由的教育之境

2013-09-25 02:11:30蔡剑桥高晓清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天赋公平体系

蔡剑桥,高晓清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人类自然地存在着极少数具有重大创新天赋的人,其潜能要变成现实的重大创新能力并产生重大创新成就,需要合适的教育环境。以保证公平和推进全民教育为基本职能的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系,却难以关爱到每一位学生。为此,我国重大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现有体系之外,增设一套以个别教学和学生自由学习为基本特征的面向少数人的教育系统,使那些与众不同的具有重大创新天赋的人从卓越的个人关怀中而不是在标准化的教育环境中正常成长。本文所指的“创新”和“创新人才”是指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获得重大成果的人,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者或带来改变者不属于本文所指“创新人才”之列。

一、自由与关爱:创新人才成长之由

基于本文对于“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界定,来寻找符合这一概念的人群,那么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了。从1901年诺贝尔奖首次颁发至今,共有8位华裔人士荣膺诺贝尔科学奖奖项(以下简称“诺获”)。本文通过对他们受教育经历的详细考证,发现其教育背景具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大学本科阶段或研究生阶段就读于世界顶尖级名校;第二,早期接受过卓越的教会学校教育、私立教育或家庭教育。中国大陆出生的诺奖得主无一不是接受过教会中学的教育,它们在提供先进文化和先进教育方式方面对人产生了正面影响。李远哲作为唯一没有教会学校与西化知识精英家庭教育背景的特例,其获得诺奖,也是得益于教育尚未普及时相对精英化的中小学教育。第三,具有西化知识精英的家庭背景,或者其家庭成员是当地的贵族。第四,非常早地接触了西方语言。

这些共同之处表明:从家庭到学校、从语言到文化、从信仰到知识,华裔诺奖获得者都接受了充满人文情怀和个人关怀的卓越教育。列奥·施特劳斯在他的一篇演讲《什么是自由教育》中,把教育看成是耕耘与培养,就像农民辛勤耕耘他的土地和精心养育他的作物一样,教师精心选择适合于学生生长的养分,并提供给学生,使学生身上的好的天性等到保护与发展①。“卓越人文关怀教育”之所以具有开发创新潜能的能力与效果,正是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点:

首先,针对每一个个人,其教育宗旨与教育方式以尊重人的自然天性为前提,因而学生容易获得发展天赋的教导。中国的教育自古以来讲究“因材施教”,现代教育学中将“因材施教”当成了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1],就是因为教育只有尊重人的天性,才能真正唤醒人内在的自我,开发人蕴藏的潜能,使人成长为他自己。具有创新天赋的人,往往从小就思维独特,领悟力高强,具有对事物和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甚至对某一领域非常痴迷,具有其他种种与众不同的“怪癖”。对于拥有这些特点的人,只有个别教育才能适合他。卓越的私人教育,要么是由精英化的父母提供,要么是在教会学校、私立学校或顶级公立学校里进行。父母对儿女进行因材施教,更有可能尊重他们的自然天性;卓越的教会学校、私立学校或顶级公立学校,一般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将人当成真正的人来教育。同时,由于这些学校一般实行小班教学(一个教学班不超过15个学生),生师比非常小,教师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

其次,“卓越人文关怀教育”提供先进教学内容(包括西方语言),学生早期就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掌握西方语言,并形成西方语言与科学的阅读和思维习惯,这为创新人才后期的进一步开发潜能和创新奠定了知识和语言的基础。要在科学领域内有所重大创新,就必须要进入西方的科学领域,掌握科学的研究范式,在此基础上寻求突破。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他的著名作品《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指出,科学的范式包括这一科学的共同的基本理论、共同的观念和方法、共同的信念和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2]。一个科学家要进行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首先要掌握这一领域的科学范式。新理论的提出,一定是建立在这一套范式的基础之上。抛弃了范式就等于不再研究范式所规定的科学。而这样的以共同语言、共同理论、共同方法为基础的科学范式,很显然是西方化的。所以,中小学阶段就为学生奠定西方语言和科学基础,对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无疑是必要的。这同样也解释了生长于美国的华裔诺奖获得者不用接受本文所指的“卓越人文关怀教育”就能有所创新的原因。

“卓越人文关怀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谋生,其教育目的超越现实功利,学生能由此获得自由发展天赋的空间。诺奖获得者,往往具有良好家庭经济背景,且往往是西化的知识分子世家,而不仅仅是豪富的商业家庭。这一背景很重要,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必然需要厚实的经济支撑。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世家,恰恰具有这两个优势:一是具有较强的家庭经济基础,可以支持后代接受良好教育;二是正因为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并不着急让其子女谋生。因而相对来说,学生更能自由自在地学习。这样,在一种缺少压力的状态下,那些资质一般的学生,就未经剧烈竞争而获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而那些具有强大创新天赋的人,就能在自然状态下如饥似渴地学习,以满足他们与生俱来的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也是为什么同是接受“卓越人文关怀教育”,大部分人不能成为创新人才,而只有个别人具有重大创新的原因。

二、公平与择优: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系培养创新人才之惑

基于我国已有研究对现行教育体制的许多反思与批判,本文拟为现有公共教育体系难以培养创新人才进行说明:

第一,政府公共教育的职能在于尽量保证公平和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实现全民教育。政府的这一职能要求它公平地对待每一位需要接受教育的人,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目标是使所有人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权,但造成了事实上对少数具有重大天赋者的不公平。所谓对所有人的公平就是对少数人的不公平[3],少数有创新潜力者不可能在一种全民教育模式中获得正常成长的机会,尤其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他们的创新天赋还未被证实以前,他们只能得到与所有人同等的教育机会,也就是中国现在的标准化、应试化教育。但是,这些人的成长需要一种更为自然和宽松的环境,全民统一的标准化教育和剧烈的考试竞争对他们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然而,政府不能也不应该放弃公平和大多数人的利益,来给予这些尚未证实个人能力的受教育者以特殊待遇。

第二,公共教育需要面向众多的受教育人口,而政府的财力有限,不能对所有受教育者提供与“卓越人文关怀教育”相同的资源配置。政府公共教育体系的教育对象是全国所有适龄儿童,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受教育群体,因而需要政府投入庞大的教育经费。我国虽然号称GDP全世界排名第二,但人均可支配收入还相当低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还是一个穷国。穷国办大教育,教育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都会相对紧张。何况我国还存在许多需要政府投资的国民生计的基本领域,因此各个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能得到的教育资源与投入就相当有限了。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无力再担负中小学的精英教育。即使在英美和日本,中小学的精英教育也主要是由私立学校来承担。

第三,为了保证公平,政府公共教育必须具有统一性和标准性。我国的高考制度是一个体现公平的制度,为了保证人们心中珍视的这种公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回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命题对公平是必要的,但对个别是摧残的。然而,政府不能为了这个不确定的个别去牺牲公平。

第四,在人口众多的国家,政府选拔优秀人才必然会导致剧烈竞争。在我国,竞争的主要方式就是考试,然而由考试产生的剧烈竞争会磨灭学生的兴趣与精力。最大规模的高考和中考的竞争激烈程度自必不说,为了应付这两大考试进行的其他考试更是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至于学校教育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应试教育。学生为了应付这些考试,在中小学时代就已耗尽了精力、磨灭了兴趣,于是在本应进行创新活动的大学阶段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也没有精力进行创新活动了。这种大范围的激烈竞争既是现阶段政府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也是学生谋求生存的最好的方式。说到底,是中国人太多,而机会相对有限。通过统一考试来竞争大学入学机会的高考制度固然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没有高考的竞争可能会导致更坏的结果。这是目前中国教育的遗憾,也是广大受教育者的无奈。

第五,政府公共教育追求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难以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天赋者。在参加全面竞争的学生中,有的是具有创新天赋的,有的是天赋平平的,但由于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是统一的考试,后者可以通过过度强化训练达到甚至超过前者的考试成绩,这时,公共教育的选拔系统就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最优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公共教育体系想要通过全面竞争的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假设所有受教育者都拥有相同的天赋,通过教育都可以获得重大创新成果。但是,这一假设本身存在很大问题。有研究显示,在大范围中,不同地区的人种的平均智商并不一样。根据美国心理学会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东亚人的平均IQ测试值最高,其次是美国和其他地方的白种人[4]。即使人种相同,人和人的天赋才能都千差万别,根据统计学原理,人群中天然的正态分布着一些具有创新天赋的天才。相比整个人类族群,这类人虽属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稀有。如果公共教育能够将他们都培养成创新人才的话,那么,在普及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绝对量不在少数的具有创新天赋者中,成为取得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成果的创新人才应该不会如此之少吧。

以上五点,说明了我国现行公共教育体系在培养创新人才的处境困难。那么民办教育怎样?我国的民办教育,与西方的私立教育有本质区别。传统的西方私立教育,一般是精英教育的代名词,并且是非营利的;我国的民办教育,则是为了弥补政府财力不足,又要满足社会需要而确立的一种教育体系,其管理方式、教学内容、考试方式和内容等,都与公立学校并无不同之处,因此实质上还是公共教育的一部分。而且,相当多的民办教育具有营利目的,这使它的教育环境更加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

三、自主与成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之构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创新人才的严酷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基于前文的分析,我国要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新体系不是对现有公共教育体系的否认。公共教育体系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全民教育与教育公平,而新体系的基本构想是:在现有体系之外,增设一套以学生自由学习为基本特质的、面向少数人的教育系统。新增体系根据自行确立的标准独立招生和独立教学,旨在营造相对宽松和良性竞争的教育环境,开放个人天性、发展个人兴趣,使人成为人。这一新增的体系中,硬性的作业很少,考试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其基本构架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图1 新增教育体系的基本构架

一是办学主体: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新的体系中,办学主体不能是政府,政府进行的是全民教育,如果它拿纳税人的钱办贵族学校,为少数人服务,就有失它的公共性,既不合理又不合法。当然大学是另一回事,政府可以向高水平大学多投入经费,那是因为高水平大学本身就能够产出重大社会价值,而且其学生是经过公平竞争后获得入学资格的,政府需要这些经过层层选拔后被证明是有高水平和出色能力的人为国家服务。新体系的办学主体也不能是私人企业或别的营利性组织和个人,因为他们很可能将学校办成营利性机构。而且,新中国的民办学校的社会地位比公立学校低,要让现有的民办教育成为精英教育,各种条件都不允许。正因为如此,新的教育体系中的学校需要非政府非营利性机构来主办。作为非政府机构,它不必承担全民教育的责任,也不需要标准化与模式化;作为非营利机构,它可以克服现有民办教育的功利化。作为非政府的一个非营利的组织,它只为自己的理念负责。

二是办学层次:中小学。世界顶尖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催生重大创新成果的摇篮,我国的大学也正朝世界一流大学努力,所以就目前而言,大学并非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最缺失的环节。中国的学生中学毕业后,既可以进入那些世界名校,也可以进入我国正在努力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学习深造。问题在于,新中国成立已有60余年,我们的学生进入欧美名校的不可谓不多,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去欧美读名牌大学的学子更是层出不穷,但是,迄今为止却没有一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也无一人获得各自所在科学领域的最高奖,如数学菲尔斯奖、计算机图灵奖等。所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不在大学,而在中小学。我们已经没有了华裔诺奖获得者在青少年时代的那种中小学校。在目前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我国现有的中小学只能是按考试标准进行批量生产式的教育,所以我们的学生即使升入世界名校,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只有中小学真正办好了,办对了,创新人才的基础才能奠定起来。所以,我们现在最迫切的任务是办好优质中小学。

三是招生方式与录取标准:学校自主设置。学校按自行独立设置的录取标准进行招生,更加广泛全面与多元灵活。广泛全面是指在品德、行为、天赋、阅读量等更多的方面考察学生,而不是以考试方式确定学生的入学资格;多元灵活是指学生如果在某一方面有突出才能,而其他能力不够优秀的话,学校也可以选择录取。当然,高额学费是一道入学的门槛。家庭经济的相对富裕与学校的高经费投入,可以更好地让这些孩子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自由自在地生活和学习。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人身上天赋存在的种子胚芽”[5]才能“实现自身属人的独特价值与发展,真正成人”[6],那些创新天赋高的学生,才会自然展示出他们的与众不同。这样,学校和教师才有可能进行符合他们特点的教育,他们才更有可能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和其他各类创新型人才。

四是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式:小班教学制与个别教学。有了教育的高投入,15个学生一个班级的理想就可以变成现实。在这种学校的班级里,学生不再是考试的工具,而是与教师亲密交往中的活生生的个人。

五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语言:学校自主确定。既可以选择中国教材,也可以选择外国教材。具体而言,教学内容中,除中小学生必要的游戏、体育、艺术外,其知识体系主要由西方的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和中国的人文社会知识两部分构成。教学语言采用特殊的双语教学,即关于西方知识的部分,就全部用西方语言;关于中国知识的部分,就全部用中文。当然,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但我们相信,只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一个更加开放的背景下,就不难找到能胜任这种教学要求的优秀教师。

这一套新增的教育体系,可以叫它自由教育体系,或者精英教育体系,或者非政府非营利教育体系。总之,它的目标定位于弥补现有教育体系不能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缺陷。新增教育体系遵行的或许是“用不平等的办法增加实质平等”[7]的原理。但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以往的实践看,这样的教育体系至少能更好地保证一部分创新人才正常成长,增加取得创新成果的可能性。另外,这一体系的现实可行性还有待国家教育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

注 释:

① Leo Strauss.What Is Liberal Education[D].An Address Delivered at the Tenth Annual Graduation Exercises of the Basic Program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June 6,1959.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Thomas 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6.

[3]David Miller.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M].Harvar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Publication Manual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C].Washington:DC,2005.

[5]张楚廷.教育学是人文科学[J].教育研究,2011,(8):25-30.

[6]赵荷花.人的教育学立场[J].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30-35.

[7]石中英.教育均等的内涵及其政策意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10-15.

猜你喜欢
天赋公平体系
不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跳水天才”全红婵:有天赋,更有努力
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8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公平比较
用努力换天赋
测测你的天赋是什么
学生天地(2016年19期)2016-04-16 05:15:36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中国火炬(2010年7期)2010-07-25 10:26:09